西藏那曲: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 促进牧民增收致富
中新网拉萨3月25日电(益西色珍 德吉)近日,西藏那曲市嘉黎县措多乡为加大娘亚牦牛纯种保护与种群逐步扩大,加快发展高原绿色生态科技畜牧产业,以畜牧业促进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经多次调研、结合实际形成六个村居成立了多村“一合”牧民联合专业合作社,切实保障“娘亚”牛养殖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实现村民集体经济收益的明显改观。
图为多村“一合”牧民联合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给牦牛喂饲料。益西 摄
图为多村“一合”牧民联合专业合作社集中供养的牦牛。益西 摄
嘉黎县措多乡经多次调查研究,发现六个村居沿大道成条状分布,地理位置较为集中,加之六个村居的草场面积共享情况较多,基于以上诸多优越条件以及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为目的,措多乡整合资源,形成多村“一合”牧民联合专业合作社,由一乡一社和六个村居共同出资266头牦牛,合作社成立至今的四个月里实现了6万元(人民币)的收益。
措多乡多村“一合”负责人次多说,错多乡娘雄的六个村居成立了多村“一合”牧民联合专业合作社,2023年11月成立至今收益非常可观,选择这六个村居成立一个合作社的原因是这个六个村是沿一条路分布,不仅方便了牧民群众,还加上六个村的夏季、冬季草场都是共享的。
据了解,措多乡多村“一合”牧民联合专业合作社一改以往传统牧户寄养模式,转型成集中供养,民众还能通过草场承包形式实现增收。合作社还从六个村居当中聘用养殖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人担任合作社的管理员、放牧员、挤奶工,提高牧民收入。
该负责人介绍,为了有力发挥多村一合发展优势的作用,合作社产出的肉类及畜产品在拉萨、沿314国道村建立销售点进行销售,还将合作社部分盈利用于监测户、残疾、兜底对象进行慰问。牧民群众享受到了合作社带来的红利,激发了大家投入到村级合作社发展的热情。(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00后”女机务:当好“飞机医生”,守护航班安全
- 期待!大熊猫“福宝”将于6月12日与公众见面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单日客流量创新高
- 春节期间北京百余家博物馆开放 多家博物馆除夕不打烊
- (聚焦博鳌)让罕见被看见 专家博鳌聚焦罕见病救治难题
- 江西儿童孤独症纳入门诊慢性病保障范畴 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负担
- 美国自杀人数反弹逼近历史最高 非裔自杀率增加近20%
- 和评理丨美国人权状况持续恶化 侵犯人权罪恶累累
- 渤海油田渤南油田群年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
- 转基因香蕉首次获准种植
- 福建图书展亮相新西兰中文周 “福文化”抢眼
- 哈萨克斯坦中小学召开“安全”专题家长会
- 如何建?怎么管?城市绿道建设“加速跑” 折射出哪些发展理念?
- 吉林省2024年均温创历史新高
- “小小艺术家”——2023年京津冀地区少儿才艺展演将启
- 释放夜经济更大活力
- 浙江“千年古县城”修缮故事:将厚重历史融于万家灯火
- 麦当劳增持金拱门股份至48%
- 西安至万象国际航线复航
- 收购推特余波未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马斯克
- 热门推荐
-
- 北京明后两天将迎国庆假期返程高峰
- 浙江开化:小小羊肚菌 共富新产业
- 育才之路纵横畲乡青山绿水 “一技之长”点燃县域发展引擎
- (身边的变化)从市场之变,看中国之变
- 乌克兰首都基辅拉响防空警报
- 推动山西特色产品“走出去” 山西2025“全晋乐购”网上年货节将启
- 山西供电部门多举措应对降雪天气 特巡检修同步开展
- 新闻周刊丨高效办成一件事 各地推出便民利企新举措→
- 如画田园 文旅火热——国庆假期农村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 湖南蓝山“小辣椒”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 爬树、荡秋千也有全国大赛?这个运动会真好玩!
- 假低价、真诱导!网购需警惕电商平台“价格坑”
- “格美”加强为超强台风 浙江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 暖心“菜篮子”惠民又便民
- 专家:高危人群早预防 远离“心头大患”
- “2024年黑龙江网上年货节”收官 31天销售21亿元
-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
- 江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首次突破2000万
- 向新黔行·内陆开放高地|穿越山海,滇桂黔携手“破圈”
- 当生物标本被AI“复活” “数字世界”如何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