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做好清明节祭扫安全管理 把防范工作放在首位
中新网3月18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国家林草局今日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各地民政部门要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全力做好清明节祭扫安全管理,坚持把防范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清明节应急保障机制,制定完善祭扫服务接待、人员车辆疏导等方案,组织所属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疏散避险、应急处置演练,落实领导带班、应急值守、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等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理能力。
《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创新和细化工作举措,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督促指导殡葬服务机构认真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切实提升祭扫服务保障水平。各殡葬服务机构要通过热线电话、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祭扫相关信息,回应群众咨询留言,方便群众及时掌握祭扫动态。要通过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渠道、强化人文关怀等,想方设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服务,不断提升公众满意度。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情况,设置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要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服务标准规范,加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惠民措施公开公示。各地民政、林草主管部门要紧密协同配合,联合开展会商研判,加强祭扫活动管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采取预约、错峰、分流等方式,降低祭扫高峰期殡葬服务机构和进山入林人流密度,最大程度减少森林草原火情火灾发生几率,防止拥挤踩踏导致人员伤亡等次生灾害发生。
《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利用清明节集中祭扫的契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集体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要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积极推广网络祭扫、远程告别等在线服务项目。殡葬服务机构要多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光信箱”等活动,引导群众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封建迷信行为。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弘扬厚养礼葬、慎终追远理念,将组织祭扫活动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鼓励引导群众选择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逝者,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要引导群众将追思缅怀逝者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有机结合起来,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及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示范带动群众文明低碳祭扫。
《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全力做好清明节祭扫安全管理,坚持把防范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清明节应急保障机制,制定完善祭扫服务接待、人员车辆疏导等方案,组织所属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疏散避险、应急处置演练,落实领导带班、应急值守、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等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理能力。各地林草主管部门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强整改、重实效”原则,针对清明节防火工作特点,制定森林草原防灭火处置预案,全面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野外违规用火行为,确保无遗漏、无死角、无盲区;要进一步加大对重要时段、重点区域的巡查巡护力度,在主要进山路口摆放防火警示标语标牌,设立防火检查站、宣传劝阻点,严控将火种带入山林。各地要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及村(社区)扎实做好祭扫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严管严控森林草原防火区内墓地和零散坟头焚香点烛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林草系统各专业、半专业消防队伍要保持高度戒备,时刻处于临战状态,依据火险趋势变化,及时在防火重点区域靠前驻防、携装巡护,一旦发现火情能够迅速出动、科学扑救,确保“打早、打小、打了”。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大《殡葬管理条例》、《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等法规政策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骨灰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活动,鼓励引导更多群众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进一步增强全民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投身到文明祭扫、防火防灾的实践行动中来。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挖掘和宣传当地殡葬改革经验做法、殡葬行业先进典型和文明祭扫、护林防火的先进事迹,唱响殡葬改革主旋律,传播殡葬行业正能量,引领无火祭扫新风尚。民政部门要通过举办网络微课堂、播放公益宣传片等方式,让清明节宣传工作走进社区、服务群众,提升群众参与殡葬改革和森林草原防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殡葬服务机构宣传阵地作用,主动组织殡葬服务机构开展“开放日”、“服务体验日”等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殡葬行业,体验生命文化教育。林草主管部门要紧扣清明节防火主题,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文明祭扫、无火清明”宣传教育活动,注重遴选因祭祀用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切实营造“倡导文明祭扫,守护绿色家园”的浓厚氛围。各地要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为清明节祭扫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知》要求,各地要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清明节祭扫工作机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工作要求,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机构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周密安排部署,高效协同配合,切实保障群众合理祭扫需求,有效防范森林草原火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要规范服务收费,坚决查处殡葬服务机构巧立名目收费、超标准收费、强制捆绑消费、趁机变相涨价等行为。要会同网信等部门加强对网络祭扫活动的监管,及时纠正网络祭扫平台违法违规行为。要持续巩固近年来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成果,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不断提升殡葬治理水平。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商务部:中国新能源产品广受欢迎是企业拼出来的
- 上海打造国际青年创新会客厅助力国际创新人才高地建设
- 饲养异宠 这些法律风险要防范
- 和田旅游打造“新八景”
- 专访分子医学科学家谭蔚泓院士:推医学发展 解患者疾苦
- 弹窗广告为何“悄悄”变少了?
- “熔境江南”朱炳仁艺术展启幕 《跳舞的人》等亚运作品亮相
- (神州写真)“桥文化”带热天津假日旅行
- 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在江西景德镇成立 中外58城共续丝路精神
- 以色列加强对加沙难民营的攻势 加沙190万人无家可归
- 书房里的中国
- 聚焦“古老文明的诗意表达”等话题 “扬帆计划”文学沙龙举办
- 火车票“撞座”,撞出了哪些问题
- 以赛促学、以赛促建 陕西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 蔬菜制品等27大类食品不合格率降低
- 高通孟樸:数字技术赋能,开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新篇章
- 2023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种苗交易超百亿尾(粒)
- 股价太低,达利食品“不想玩了”?
- 石头山“绿”了
- 抢滩“五一”档 猪猪侠大电影新作广州首映
- 热门推荐
-
- 瑞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开始向上修正
- 5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共造成446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 荼槚荈蔎茗 茶的这些名字你会念吗?一起溯源中国茶文化
- 浙江湖州当选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
- “新大众文艺:现象与意义”研讨会在京举行
- 杭州城隍阁景区恢复“城隍巡游”民俗 再现周新精神
- 管涛:人民币汇率或已探明阶段性底部,回升值得期待
- 网络渠道“眼见”不一定为实 防范“AI换脸”诈骗行为
- 云南工业总量跃上七千亿台阶 中小企业户数突破百万大关
- 肯尼亚驻华大使吁更多中国投资者首选非洲
- 承载文化记忆 传统村落如何保护?
- 《齐民要术》分明就是“舌尖上的典籍”吧!
- 向佐:新片《门前宝地》展示原汁原味中国功夫
- 拉美两国领导人相继呼吁:抛弃美元!
- 上海高铁崇明站预计今年开工 效果图公布→
- 俄媒:乌军副总参谋长等人被俄内务部列入通缉名单
- 河南十道名菜、十大主题名宴上榜“中国菜”
- 中国官方出台二十条措施力促恢复和扩大消费
- 北京推进涉税事项数智融合 提升税费服务质效
-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20日开幕 亮点先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