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气象与粮食安全学术研讨会召开 专家建言改变“靠天吃饭”局面
中新网新乡11月7日电(记者 韩章云)近年来,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在我国各地频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利用气象科技护航农业生产备受关注。11月7日,全国气象与粮食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全国农业气象技术交流会在河南新乡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气象保障粮食安全的议题展开交流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通过视频发言指出,近60年来,我国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增多,我国农业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气象灾害威胁粮食安全,他预计未来10年区域性气象灾害及病虫害风险仍将增加。
李泽椿建议,应加强实时动态监测评估,做好数值天气气候预报,建设农业应对气象灾害暨防灾减灾预报预警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防灾减灾联动,开展未来5年至10年影响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风险预测。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在致辞中表示,农业高温热害、洪涝灾害、病虫害以及复合气象灾害日益加重态势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他说:“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科学指导农业活动因地制宜趋利避害,是新时期农业气象科技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省份,仅今年,河南就遭遇“三夏”和“三秋”连阴雨气象灾害。
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卢东林介绍,正是依托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建设成果,分区域、分时段制作精细化天气预报,递进式发布决策服务信息,在今年为河南全省龙口夺粮提供了有力决策依据,发挥了关键作用,“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继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近年来,河南加大气象科技在农业领途的应用。卢东林介绍,河南与中国气象局在气象保障防灾减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未来将共同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省,中部“数字气象”先行区、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样板区、气象保障国家战略和赋能行业发展典范区,以及中部区域气象科技创新高地,将气象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产能提升作为重要内容。
本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河南省科协主办,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新乡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全国气象科领域、农业领域及相关高校的3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神器”加持 机械化助广西崇左糖料蔗“甜蜜”加倍
- 收视第一!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动画片《千秋诗颂》首播反响热烈
- 公安机关依法处罚快手公司
- 探险家刘勇:汇流成海,愿做中法交流之“海”中的一滴水花
- 第八届中国鲈鱼文化节福建福鼎开幕 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云南曲靖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民众乐享智慧健康生活
- 黄山市逾20.6万人受灾 40家景区因暴雨暂停开放
- 便民“扫一扫”不该扫出广告来
-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发布
- 墨西哥古代文明展长沙开幕 154件文物集中亮相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网络表演领域新团体标准 平台运营者应对这些内容予以处置
- 第二届滇商大会前期促成签约金额超130亿元
- 报告:能源危机加速全球石油需求达峰 中国石油市场迈入新阶段
- 德国一男子驾驶挖掘机肇事 警方开枪制止
- 专访林一:希望成为“胡歌”式的演员
- 掀起你的盖头来,“网红”喀什的千年密码
- 苏州碧螺春茶3月15日开采 保护条例即将施行
- 乡约福建:乡村会客厅绘出振兴新图景
- 上海警方:2人编造“中山公园地铁站捅人”谣言及虚假视频被行拘
- (经济观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扩大内需 如何形成良性循环?
- 热门推荐
-
- 通讯:藏身在黄河大峡谷中的骡驮轿:别样婚俗“五一”出彩
- 也门胡塞武装领导人警告美国勿升级事态
- 厦门警方破获部督特大跨境走私“迷奸水”案
- 河北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8.2万公里 通村畅乡网络基本建成
- 福建南屿举办首届桑葚主题生活节 预热“五一”假期
- 港产新编粤剧《竹林爱传奇》10月将登陆广州大剧院
- “河套人”发现100周年 中外学者重新定义“一颗牙”
- 四川黑水县1名干部在抢险救援时因突发山洪失联
- 川渝15个执法部门联合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
- 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 新疆于田县中药材迎来采收季
- 申遗成功十周年 AI加持让运河文化“流动”起来
- 低价“全新正品” 原来都是二手机
- 年节筹备进行时 北京酒店业加速复工
- 韩国坠机事故:目击者称看到客机右翼起火爆炸
- 天津滨海与山西大同携手 共促两地文旅高质量发展
- 美国务卿布林肯称以色列已接受加沙停火协议提案
- 国际最新研究:一个强伽马暴或致地球上电离层电磁场发生较大变化
- 《凌云之志》首演!再现航空机载科研事业创始人昝凌航空报国故事
- 安徽首场“村晚”大戏开演 共制文化年味觅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