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机工回国抗日85周年:赤子之心常在
中新网昆明3月3日电 (陈晨)“重返滇缅战场 讲好云南故事”大型公益讲座周末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85年前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的历史在华侨大学教授林少川的讲述下再度鲜活。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重要港口和对外交通要道基本沦陷。1938年新修建的从中国昆明到缅甸腊戌的滇缅公路,成为当时中国和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国际通道。当时,这条紧急抢修的战时“生命线”,急缺大批技术娴熟的司机与机修人员。1939年2月,爱国侨领陈嘉庚发布《南侨总会第6号通告》,号召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来自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的3200余名南洋华侨响应,短短数月就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分9批抵达昆明支援抗战。这个特殊的华侨群体,被称作“南侨机工”。
“他们是华侨史上最有组织、规模最大、最英勇悲壮的抗日英雄群体。”林少川说,“但南侨机工的事迹一度尘封,鲜为人知。”
岁月几度秋,英魂使笔驱。1985年8月15日,67岁的南侨机工老人蔡汉良找到了在华侨大学教华侨史的林少川,向他讲述了那段告别南洋、归国抗战、出生入死的历史。
“不听不知道,一听不得了!”林少川当即决定,“我要把他们写出来、传播出去。”
自此,林少川致力“重拾”南侨机工抗战史,四十载岁月中,他曾只身深入云南、四川等8个省共计64个市县进行采访调查,找到一百多位南侨机工及部分遗属,抢救整理历史证件、档案史料等大量一手资料。《陈嘉庚与南侨机工》《烽火赤子心: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等著作陆续出版,归国赤子模糊的身影开始逐渐清晰鲜活。
新加坡华侨、卓有声望的机械工程师王文松自带全副机修器具,带领同伴10余人回国,招聘告示显示的机工月薪只有他原先工资的不到二十分之一;马来西亚华侨李月美女扮男装与弟弟李锦容一同回国抗战,直到在滇缅公路翻车受伤才被发现是女郎;刘瑞齐瞒着家人在新婚之夜放下婚戒、手表和钥匙,告别熟睡中的新婚妻子奔赴战场;新加坡华侨许志光将一家老小送回故乡福建,了却牵挂,一心参战……
“1939年2月至8月的半年内,司机、修理工、富家子弟、工程师、大学生等纷纷响应号召,前后9批、约3200名华侨回国担负起滇缅公路抗日军运任务。”林少川说道,“他们放弃了平静的海外生活,心甘情愿来滇缅公路上闯一个个生死关。”
在滇缅公路上,每个南侨机工都要闯“险路关”“雨季关”“瘴疟关”“空袭关”四个生死关。在紧张的军事运输中,南侨机工沿途要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横断山脉、高黎贡山,要横穿激流水深的漾濞江、澜沧江和怒江,还要穿过“烟瘴之地”。
“一旦出现翻车,车毁人亡是唯一的结果;一旦被敌机看到,就尸骨无存。”林少川说,“雨季的时候行车就像老牛拖犁,南侨机工备着长长的木板放在车上,碰到比较危险的路段就当枕木用。”
关关难过关关过。功果桥一半桥面被炸入澜沧江,南侨机工就用144个汽油桶扎成大浮筏过江;空袭不断,滇缅公路两旁少有树木、难以隐藏,南侨机工就转在夜间闭灯攀缘坡度约60度、需180度拐弯的“二十四道拐”······
据记载,1939年至1942年间,当时所有的国际援助物资约50万吨,九成以上都由南侨机工运输;约三分之一的南侨机工为之牺牲。
“南侨机工不该忘、不能忘。”林少川奔波半生,勾勒着他们的身影,“我每一次到滇缅公路都会默默向机工们致敬。想到他们中有些人还躺在江底,我的眼泪都会流出来。”
2022年10月29日,世上最后一位南侨机工蒋印生与世长辞。世上再无南侨机工,但他们的赤子之心被铭记着。“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在滇缅公路的起点矗立;《南侨颂》歌声飘荡……
逝去不是结束,历史会回到每一个人身上。正如南侨机工后代汤晓梅说的那样:“我们记得,他们便永远活着;我们继承的不是功勋,而是精神。”(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媒: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在俄边境进行演习
- 玉岑铁路重难点工程——黄华河大桥下部结构完成施工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论“智”:高科技赋能进博好物 小物件也有大用途
- 耗资2.17亿 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自杀防护网项目即将完工
- 从微纳米到数十米,3D打印技术员都能“拿捏”
- 国家发改委:切实维护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的权威性
- 广西乡镇“打边炉”爆火 “烟火气”助早市经济升温
- 打通千城百业、贯通供需两端 快递“小包裹”推动经济“大发展”
- 山西运城16家A级景区实行首道门票半价惠民政策吸客
- 财政部:打好新老政策“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1978-2022》新书发布
- 怒江大峡谷中的知子罗:“记忆之城”迎来文旅之春
- 第三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走进南昌:鄱湖画湿意 人鸟共家园
- 浙江婺州南孔携“礼”回归山东 一展生生不息文脉传承
- 春节后珠三角招聘会密集登场 释放大量就业岗位
- 学者:西方社会是非洲国家债务问题的最大根源
- 光明说经济丨多维数据彰显中国经济澎湃活力
- 中国流行文化“出海”正当时(国际论道)
- 长征故事|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如何扫除“文盲”?
- 有事好商量|工夫茶里的立法“真功夫”
- 热门推荐
-
- 今年首批远洋渔获上岸福州港元洪码头
- 中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
- 汽车圈“拉踩式”营销何时休
- 高温下,“瓷都”景德镇建设一线的坚守与关爱
- 自选床位、夫妻宿舍……大学宿舍不再“开盲盒”
- 地产股大涨 多地二手房6月成交创近年新高
- 各省份晒出2023年经济“成绩单” 17个省份GDP增速超5.2%
- 重度失能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谁来管?
- 浙江塘栖古镇:在史志中焕新
- 美候任国家安全顾问:特朗普和普京的会面“正在准备中”
- 2024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展示时尚产业多元新生态
- 名师汇聚2023阅读行动研讨会推进青少年阅读
- 医药反腐持续!今年已有超20位厅官落马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大鹿岛变迁记——看海岛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 单霁翔: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上)|道中华大讲堂系列之①
- 让人“爱恨交加”的动物内脏 其实是“营养小宝库”
- 浙江教育观察:一个都不拉下 浙江特殊教育做对了什么?
- 国家能源局: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 数据看发展|8月金融统计数据发布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上升
- 祖孙三代台商接续创业 江西德安筑巢引凤来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