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终,但文物“瑰葭路”刚开始
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 王诗尧)“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我迷路了。”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一时间,有关文物保护及追索话题成为网络热点。5日短剧上线最后一集,“下一站是,瑰葭(归家)路。”再度戳中网友泪点。
“国宝出逃”还是“国宝回家”?
短片以拟人手法,讲述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偶遇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随后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这部总共不足20分钟的短剧,却处处藏着创作者的用心,诸多细节已被网友们抽丝剥茧、细细品味。
初遇时小玉壶脸颊脏脏的,感叹男主角与室友可以住在这么大的“柜子”里。有网友晒出自己在大英博物馆参观时的照片,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与其他艺术品摆在一起,没有名字介绍,只用一个编号3代替。“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剧中,小玉壶终于可以为自己正名。
有人质疑,一部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文物的短片,为何主角却不是文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又称碧玉薄胎茶壶,由玉雕大师俞挺制作于2011年,2017年入藏大英博物馆。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并非文物,而是一件现代艺术品。
有人猜测,这是因为小玉壶年纪最小,最有可能找回家。其他文物都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被掠夺者装进麻袋里带走的,记不得来时的路。在最新一集中,小玉壶揭晓了自己的任务,就是带着“哥哥姐姐伯伯阿姨爷爷奶奶们”的信件回国寻亲,传递“亲人们”的思念与呼唤。
“琴师陶俑伯伯,笛师陶俑阿姨让我告诉您,改日那首未完的《长歌行》,大家再一起奏完吧。”
“唐大马,我是唐小马,一眨眼我们已经一百六十三年没有见面了。每天洋人走后,我就会围着这牢笼跑上几圈,跑着跑着,我便会想起几百年前,我们相约一起跑遍大好江山的誓言……”
“龙耳虎足爷爷,朝冠耳炉叔叔想跟您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自强不息。夫爱国之士,不惧九重之渊。前辈不必挂怀,我虽身在万里,仍不坠,爱国之心。’”
“诸位同胞,我的弟弟在战火中被洋人掳走了,我们兄弟本是一对,如果他先回家了,一定!一定要告诉我一声呀!”
“来,给你们壶爹爹念首诗,杯杯盏盏念故乡,相碰低吟诉衷肠。”
“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
一场场跨越千百年的文物对话,震撼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远在大英博物馆中的辽三彩罗汉说:“重逢,皆在一叶菩提之间。”木雕观音说:“我早已将回还之事抛之脑后。只是这具木镂之躯,承得住偷盗者的歉意,却载不动,故人留连的目光。”最后,一众文物齐发声:“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正好呼应了男主角的名字——张永安。
完成任务后的小玉壶决定不再停留,因为“中国人不做那种偷鸡摸狗的事,总有一天,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让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走红绝不是意外,这是一部兼具创意与深度的作品,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小短剧也有大视角,新时代的自媒体人年轻又赤诚,有理想、肯实干。他们和剧中的张永安选择了同样的道路,“举起笔杆,面对俗世烽火,替弱势群体说话这件事,你不觉得很酷吗?”
《逃出大英博物馆》由两位90后自媒体人“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噢”共同创作。短片上线前期,正逢大英博物馆被多个国家要求归还本国文物,戳中了每一个中国人强烈期盼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的内心。
当地时间8月16日,大英博物馆藏品被盗消息传来,相关文物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5世纪。不足10日,大英博物馆馆长费舍尔 (Hartwig Fischer)引咎辞职。而费舍尔宣布辞职的第二天,《逃出大英博物馆》的预告片正式上线。
这仿佛巧合般的存在,实则藏着一条文化接力的暗线。2023年初,一名网友自制短视频,提出了《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创意想法:“让流落在异国他乡的文物回家,以它们的视角展现出我们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刷到视频的煎饼果仔在评论区留下了两个字“等我”。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两个字的背后,是一群年轻人筹备半年,查阅资料、磨合脚本,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停更3个月,并且推掉商务合作,自费远赴英国拍摄。他们全部的努力,都浓缩在三集的故事里。
预告片发布后,up主“夏天妹妹噢”难掩激动之情,她清楚地记得自己走进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时,心真的狠狠颤抖了。“一条条裂纹他们也很痛吧,在异国他乡见到亲人,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同时,她也为自己真正成为了有温度的传媒人而骄傲。
“是承诺,也是自媒体人的热忱,是少年的一拍即合,是不计成本的赤诚之心,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争口气。”他们的创作让无声的文物,震出历史的回响,唤醒了中华儿女刻在心底的集体记忆。
或许这就是创作的意义,“让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自由创作的时代,自媒体人更应肩负起传播文化价值、社会正能量的责任。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创作者们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小玉壶的故事已经落下帷幕,我们期盼未来有更多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家国情怀的作品面世,更期待着有更多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找到自己的归家之路。(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互指对方违反停火协议 以军同黎真主党再交火致多人死伤
- 2023南京和平论坛圆满闭幕 发布《“一带一路”青年安全观》
- 粤港跨境水路航线春运期间总客运量预计约16.83万人次
- 中国建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新机制
- 法国出现疑似猴痘“人传狗”
- 青海海北国家公园示范州建设:空间布局更科学 生态底蕴更彰显
- 甘肃山丹通报大佛寺大佛殿火灾情况:大佛寺遗址未受影响
- 接犊育幼有“良方” 新疆大批养殖户“犇”向致富新希望
- 国家图书馆获捐《红旗颂》手稿等540余种重要艺术文献
- 海南为入境人员量身打造“放心付”等产品
- 2023中国(四川)首届民族音乐周开幕
- 新疆两条直流工程2024年外送电量突破1100亿千瓦时
-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开幕
- 天津师范大学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9项发明专利转让落地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韩书力、马丽华暨中国藏学出版社联合赠书公益活动在拉萨举行
- 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累计突破3万列
- 多部华语新片入围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 中东部两轮强降雪落区重叠 有哪些影响?专家分析
- 广州南沙复旦国际科创园奠基
- 热门推荐
-
- “医生建议上午拔牙”上热搜 下午真不能拔牙吗?
- 中越友谊关—友谊货运通道智慧口岸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 “对话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在京召开
- 浙江“千年古县城”修缮故事:将厚重历史融于万家灯火
- 泰国文旅达人首访澜沧江源:野生藏猕猴会“赖”在访客怀中
- 今日辟谣(2023年6月6日)
- “学术性”突出 2024上海油画作品展在程十发美术馆展出
- 国际舆论积极评价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90余件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代表作集中亮相中国美术馆
- “机车奶奶”骑行36000公里 走过大半个中国
- 2024首次出访即来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意义重大
- 谁说大熊猫只有黑白照?秦岭已发现11次棕色大熊猫
- 访陶瓷文物修复师,探“天衣无缝”式无痕修复
- 农村“手机争夺战”不只是教育问题
- 全世界最贵的乐器:唐代古琴“九霄环佩”
- 《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上线
- 重返三国现场:南朝砖画上有竹林七贤“标准像”
- 弗洛伊德去世三周年 非洲裔美国人处境仍然艰难
-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亚洲峰会在墨尔本举行
- 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放4915亿元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