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思考何谈表达?警惕短视频语言破坏逻辑思维
语言文字是沟通的基础,如今不少年轻人却时常感到“有话说不出”“说得不准确”,甚至慢慢变得“无话可说”,是什么困住了年轻人的表达?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郭小安,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不出口、词汇贫乏,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词穷”了,您如何看待该现象?
郭小安:“词穷”更严重点讲叫“语梗”,即语言文字表达好像被梗塞住了,表达能力萎缩。其他年龄段群体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词穷”现象,但在年轻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群体,年轻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巨大变化。“词穷”并非意味着日常词汇量的减少,相反,原有的词汇量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加上创造出来的网络流行语,词汇量还在不断增长。但是,年轻一代对原有词汇的熟悉度和掌握度在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多样的网络化表达方式,图像、段子、表情包、流行语等是他们重要的语言工具,而在离开网络环境时,他们就会变得局促不安,“提笔忘字”“笨嘴拙舌”“词不达意”等现象频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您觉得年轻人为什么会出现“词穷”问题?
郭小安:首先是过度依赖媒介技术。现在媒介技术发展很快,想吃什么不用自己做,点个外卖就能送到家;购物不需亲临现场,网上就能下单;开车无需认路,依靠导航就行;作汇报无须亲自动笔,AI工具能快速生成。虽然媒介技术能够解放人的身体,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过度依赖会导致个体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退化,甚至导致感官或身体机能萎缩。
其次是过度依赖线上沟通削弱了线下交流。现在不少年轻人是“低头族”,彼此的联系主要在线上,线下的面对面交流显得“无足轻重”。过去坐火车长途旅行时,总会有人找话题打破沉默,但现在这样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因为只要有手机在手,就能沉浸在线上交流中,完全没有必要打破线下交流的沉默;过去参加好友聚会时,朋友一见面常有聊不完的天、说不尽的话,而现在简单寒暄后,便没什么可多聊的,好像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这种线下交流的“无话可说”还体现在家庭中,有些年轻人回家之后,好像没有特别多的话要和父母说,因为平时会打电话和视频交流,从朋友圈也能了解各自最新情况,深度交流好像没必要了。
最后是“视觉传播”带来年轻人思维模式的变化。语言背后体现的是思维,过去的文字表达需要调动个人的知识积累进行遣词造句。但现在不少年轻人迷恋短视频,习惯了用浅白的网络语言进行表达。网络语言的复制模仿、随意改编、混乱使用可能会重塑青年群体的语言,进而影响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习惯。久而久之,“短平快”取代深度思考,“感官刺激”取代“理性思维”。因此,短视频语言取代文字表达,不仅会带来“词穷”问题,还可能导致个人逻辑思维的破坏和理性思考的缺失,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各种AI工具的普及,您觉得会给年轻人的表达能力带来哪些影响?
郭小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平时与大学生接触较多。我的直观感受是,现在的年轻人使用媒介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显著增强了,但一些基本能力却处于退步的状态。有些学生仅在手机上浏览文献,很少走进图书馆与经典对话,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经典为何物。我时常告诫他们要“多读书、多沉淀”“越是碎片化时代,越要重视经典阅读”“越是条件便利越不能丢弃笨方法”。在课堂上,我甚至要求学生尽量不带电子产品,鼓励他们携带经典著作。从2016年起,我会不定期地举办读书沙龙,就是希望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术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当前,学界已经开始关注“反连接”“数字排毒”“媒介倦怠”“社交媒体斋戒”等现象,这是对当下过度媒介化的一种思维矫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几年,“互联网嘴替”成为热词,“嘴替”代表着别人说出自己的心声。您如何看待“互联网嘴替”的出现和流行?
郭小安:“互联网嘴替”引发年轻人共情,从积极方面来说,反映了年轻人在高度紧张、充满内耗的情况下,获得了一种情绪宣泄方式,能够缓解生活压力。但也应当注意,“嘴替”受到欢迎只是得到某些群体的认同,一旦你的“嘴替”与我的“嘴替”意见相左,可能会产生群体之间的争论、互撕,引发网络暴力。
“嘴替”的出现,也反映出一部分年轻人放弃了自我表达、自我思考,是一种自我权利剥夺。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度剖析和思考,如果是不想说、不会说,这与年轻人的“词穷”现象有关;如果是不敢说、不愿说,则需要为年轻人提供敢于表达的社会环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应对“词穷”问题,您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郭小安:首先,要丰富文化积累。“词穷”现象反映出当下的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太少,比如形容某个事物好看,除了说“美”“漂亮”,就没别的词汇了,但如果熟知唐诗宋词,有古文的积累和沉淀,就会有更丰富的表达,“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近年来,主流媒体打造的一些文化类节目,比如《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诗词的魅力,这类节目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其次,要提高年轻人的文化鉴赏力。古诗词很多人都背过,但对文字的语感和审美却没有养成。提升语感需要大量阅读,提升审美则需要知道哪些是美的,哪些文字是精品、经典,学会用比较美的文字去表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要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引导,帮助年轻一代养成语言审美,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
此外,还需要从文字的规范性入手。现在的“火星文”“网络用语”很普遍,而且各个年龄层玩的“梗”不一样,容易导致群体之间的交流障碍。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年轻人玩“梗”的需求,网络流行语是他们的放松方式之一,但也需要加以引导,倡导必要的文字规范性,培养和提升年轻一代的文字基本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您一直强调互联网技术对年轻人表达能力的影响,如何应对科技带来的挑战?
郭小安:我们如今的生活已经充分媒介化了。媒介技术在不断挤压个人的生活空间,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个人的生活。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惊喜于“手机无所不能”,欢呼“媒介是人的延伸”的同时,也要警惕媒介技术带来的“自我麻醉”“自我沉迷”等负面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导致的后果是,媒介科技越发达,人的感官越退化,精神越发空虚,思维越发枯竭。因此,要妥善处理好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倡导“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回归。对个人来说,要学会给生活留白,不要被手机完全占满。平时可以尝试与家人、朋友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多参加运动锻炼,回归大自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今年暑运迎送旅客创历史新高
- 日本自卫队一架直升机失事 机上搭乘10人含一名师团长
- 尹锡悦举行就职两周年记者会 谈民生和韩美同盟关系
- 重庆:AI影像诊断系统助力临床血细胞检验
- 朝鲜成功试射新型高超音速中远程弹道导弹
- 宁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实现进出口756亿元
- 拜登:美国会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 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最突出的创新成果有哪些?商务部回应
- 西安中院五年来新收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863件
- 四川丹巴:“花开丹巴·为梨而来”梨花春赏季活动启幕
- 春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新高
- 中秋国庆假期中国民航运输旅客1708.2万人次
- “格美”接下来会去哪儿?台风叠加汛情如何应对?
- (乡村行·看振兴)变“废”为“肥” 山西五台循环农业助农“敲开”致富门
- 湖北宜昌:“社区盒子” 开启居民生活新空间
- 北京中考首日高温“烤验”突出 或现40℃三连击警惕中暑
- 四川: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全省高速总流量约3127.6万辆次
- 女硕士返乡和村民一起闯出“致富路”
- 应对极端气候需要国际合作
- 全国学员浙江“取经”:培养艺术乡建“带头人”
- 热门推荐
-
- 第四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暨于坚作品国际研讨会昆明开幕
- 日本靖国神社举行春季大祭 岸田文雄供奉祭品
- 西藏昌都森林消防迎接全国“火焰蓝”实战化比武竞赛队员凯旋
- “医”线直击丨肺炎高发期来临 如何远离“会呼吸的痛”?
- 柬埔寨王家农业大学孔子学院揭牌
- (经济观察)中国明年延续稳健货币政策,为何出现“价格水平预期目标”?
- 一线城市打响“认房不认贷”第一枪:为什么是广州?
- 医学新突破:中国专家找到引起缺血性卒中脑损伤的“元凶”
- 最后一名失联者遗体寻获 台湾屏东爆炸事故致10人死亡
- CSP-J/S认证考试数据解读报告:满分有多难?
- 四川:沿江高速公路溜筒河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 第三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颁奖典礼在辽宁辽阳举行
- 我们算了下,《狂飙》竟然怒刷了120条热搜
- 受欧美市场衰退拖累 香港4月商品进出口贸易额下跌
- 他涉嫌策划炸毁纽约证交所被捕,FBI说他动机是想“重启”美国政府……
- 清代“避暑山庄宝玺”首次在承德避暑山庄集中展示
- 两年6次柔性援疆 浙江医生持续为新疆患儿带来“心”希望
- 津甘两地书画联展在天津举行100余件作品展示东西部协作发展成果
- (乡村行·看振兴)标准化种植提质增收 山西上党山村不再“靠天吃饭”
- 慎海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助力并见证着新时代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