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储秋菜进行时:年轻人接棒传统乡俗
中新网吉林10月31日电 题:东北储秋菜进行时:年轻人接棒传统乡俗
中新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
霜降时节,李天奇将晾晒好的白菜一一摆进缸里,每放一层,都洒些盐。李天奇操作起来有些生疏,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腌酸菜。
今年是李天奇进行储秋菜的第一年。出生在东北吉林的李天奇对这一技能并不陌生。“东北人都有储秋菜的习惯,每年入冬之前都会腌上一缸酸菜。”
东北地区的储秋菜历史由来已久。过去,受交通、气温等条件制约,东北居民的冬季食材较为匮乏,储存的秋菜会在寒冬腊月里带来一抹“绿意”。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材已极大丰富,但储秋菜的习俗仍在延续。
对年轻人来说,储秋菜既是一门“生活本领”,也是“情怀”。32岁的李天奇今年腌制的白菜近200斤,装进高近1米的缸内,再压上石头。“满月应该就能吃了。”届时,东北名菜——酸菜烩血肠、猪肉炖粉条和酸菜水饺中,酸菜是“灵魂”所在。
相较于初学者李天奇,50岁的范瑞波则是地道的“老手”,堪称生活的标兵。刚刚入秋,她就在自家的阳台晾晒了红辣椒、萝卜条、南瓜子和切好的芥菜。“除了腌酸菜,晾秋也是必不可少的。”范瑞波将晾晒好的辣椒和萝卜做成咸菜,存放在玻璃罐中。
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皮福生介绍,东北地区的储秋菜历史可追溯至清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兴盛时期成为很多人的回忆。“秋收冬藏”的民间谚语便来自储秋菜。
“东北农村居民还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方法,比如挖坑‘埋’萝卜,用稻草或者棉被保温。”皮福生介绍,在当地的企业、厂矿等大型集体中,储秋菜仍有积极意义——酸菜、咸菜等食物在冬天很受欢迎。
皮福生认为,随着物流、交通行业的发展,以及青菜种植方式的多样化,东北地区储秋菜的生活习俗渐成“情怀”。随着年轻人的加入,“情怀”还将传承下去。
对“90后”石天宇来说,储秋菜更像是一种“乡愁”。作为吉林人的她定居贵阳后,重拾妈妈教给她的这门生活技能。“超市商品很丰富,随时随地能买到东北酸菜,但总感觉少了点家乡的味道。”
带着女儿挑选白菜、酵母,用视频和母亲沟通腌酸菜的技巧,再将这门技能“传授”给同事和邻居……石天宇笑称,她的“乡愁”在异乡生根发芽了。(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名美国军人在以色列驻美使馆前自焚
- 调查考研网课市场乱象 正版数千元网课盗录后只卖几元
- 景美如“桦”:吉林桦甸打造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 在华留学生“花式”共度“国际中文日”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石楼“孙小辣”:乡村“椒”响曲 “辣”出幸福味
- 春节旅游“热” 山西生态“行”
- “碰瓷”中国大蒜,一些美国政客太“装蒜”
- 山西省政协常委燕美琴:提升县域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
- 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全量功能适配华为鸿蒙HarmonyOS NEXT
- 重拾“低价” 电商深挖新增长红利
- 上海出台新举措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6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 青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保持在1660万立方米以上
- 丝路画卷丨土耳其苏丹大客栈:丝路贸易守护者
- “以鱼会友 齐聚一塘” 中国泗洪国际大圆塘百万钓鱼大赛开竿
- 特斯拉因自动驾驶问题将在美召回超203万辆车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 医药反腐风暴持续,两名院长同日被通报
- 6G加持传视频节省带宽50%以上
- 潘承洞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在济南举行
- 热门推荐
-
- 开学警惕传染病 多病共防健康提示请收好
- 法国外长访问以色列 寻求缓解地区紧张局势
- 崇礼雪场周边酒店最高涨价155%
- 李云泽: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群体量身打造保险产品
- 奥地利总统授权自由党党首基克尔主导组建新政府
- 商务部:培育一批中华美食街区 创新餐饮业消费场景
- 前十一月广州外贸进出口额突破万亿元
- 供需两侧发力 绿色消费提升“含金量”
- 中越边境广西宁明全力以“复”开展灾后重建
- “走进昆仑润滑花园工厂”活动在蓉举行 传播石油文化、展现最新技术成果
- 河南黄河启动今年第3次防洪运行机制
- 救援队影像日志·2月9日丨中国多支救援队奔赴灾区
- 加强体重管理 促进大众健康
-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将首次由京津冀三地共同主办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成为“新地标” “五一”迎来参观热潮
- 第13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出发
- “1070元的机票卖3357元” 如此赚差价吃相太难看
- 刘添祺《GOODBYE》全国巡演压轴站登北京 “告别”母题令人动容
- 联大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
- “四下基层”在宁德:从搬上来到建起来,聆听宁德与“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