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万个乡村“老地名”纳入保护范围 “乡村著名行动”呈现良好工作态势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过去村民口中的“老王家那趟街”,被正式命名为“智信路”;全市1万多条村路有了规范名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开展乡村道路命名行动以来,成效显著。
在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的农田旁,东西向的“五果路”路牌为青山绿水增添了一抹淡雅的蓝色,村里的小路从此有了名字。
……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王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023年,全国新命名乡村地名15.6万个,设置乡村地名标志20.2万块,一批乡村街巷、山水林田湖草沙有了温暖的名字,畅通了乡村邮路,打通了治理“末梢”。
省级层面普遍制定方案
2023年5月,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部署开展专项行动,明确了织密乡村地名网、健全乡村地名标志体系、推动地名文化进村入户、深化地名信息服务、促进地名利农惠农等5个方面14项任务。
王晓东介绍说,自“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各地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全国呈现良好工作态势。
一是坚持统筹谋划,因地制宜推进实施。各地积极推动将乡村地名建设有关任务纳入乡村振兴规划、方案、要点等,实现与本地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工作有机结合。比如,山东菏泽、德州等地将“乡村著名行动”纳入营商环境一把手工程和乡村振兴考核,广东将乡村地名建设任务纳入省委、省政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各地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查摆乡村地名建设短板,进一步细化明确目标任务、推进举措和步骤安排。目前,省级层面已普遍制定了方案,市县层面具体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二是坚持凝心聚力,多措并举汇聚合力。各级地名管理部门采取专题培训、实地研讨、推广典型等方式,进一步统一思想、厘清思路、明确要求。吉林、山西、河北、海南等地充分发挥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作用,联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交通、文化旅游、大数据等部门协同推进实施,形成部门合力。各地积极引导专家学者、乡村百姓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地名命名更名、采集上图、文化宣传保护等工作。中央主流媒体以及地方卫视、日报、网站等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报道,解读“乡村著名行动”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和工作成效。总体上,各方面对乡村地名建设的认知度与关注度不断提升,正在汇聚起强大工作合力。
三是坚持真抓实干,实施成效正在显现。在命名设标方面,各地注重将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范融入地名之中,命名了一批富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地名,提振乡村精气神。多地还积极推动乡村规划与地名方案编制相衔接,从源头规范乡村地名命名工作,比如,江苏全面推进乡镇地名方案编制,对乡村地名进行了系统性、前瞻性规划设计。
保护2.7万个乡村“老地名”
王晓东表示,“乡村著名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自该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在工作中呈现出不少亮点特色。
在乡村地名文化建设方面,各地深入村镇走访采编乡村地名故事,开展乡村地名文化“上墙”、进校园、进社区等,2023年共组织地名文化宣传展演活动1.36万场次,有效增进群众对家乡的情感认同。通过建立保护名录制度,已将2.7万个乡村“老地名”纳入保护范围,守护好精神家园。重庆、黑龙江建设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图文影像相结合赓续地名文脉。
在地名信息服务方面,开发上线了“乡村著名行动”采集上图微信小程序,依托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和互联网地图,实现“一次采集、多方上图”,提高地名信息和农家乐、采摘园等兴趣点上图效率。浙江、安徽、广西等地开展数字地名、智慧标牌建设,借助地名标志助力乡村治理“一码知”、政务服务事项“一码办”。
在地名利农惠农方面,各地深挖地域地名文化,用独特的地名文化故事为文旅项目增添文化含量。山东、四川、甘肃等地积极探索“地名+农产品推广”新模式,发挥地名品牌价值,助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建设,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研究编制乡村地名建设指南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王晓东指出,2024年是“乡村著名行动”全面推进实施的第一年,民政部将通过会议培训、调研督导等方式指导各地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创造性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切实把“乡村著名行动”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同时,民政部还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研究编制乡村地名建设指南。充分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准乡村地名建设规律,研究制定乡村地名建设指南,明确乡村地名建设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针对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不同乡村类型,分层分类细化乡村地名建设重点任务、路径方法和目标要求,增强“乡村著名行动”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为推进实施提供科学指引。
大力推进乡村地名采集上图。采集上图是乡村地名建设的末端,也是乡村地名服务的开端,是地名服务乡村生产生活最直接、最显性的环节。我们将指导各地加大乡村地名采集上图力度,大力提升乡村地名的精细度、精准度,广泛发动群众依托地名信息自主上传农家乐、寄递物流点等乡村产业设施,更好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着力打造一批乡村地名建设先行区。遴选一批乡村地名建设完善、服务乡村振兴效益显著、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地区,作为“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深入总结先行区的典型经验、实践机理和工作规律,便于各地互学互鉴,以点带面推动“乡村著名行动”融合发展、纵深发展。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茶为媒 20余位海外茶商在赣体验中国茶文化
- 广西加强汽旅露营圈建设 服务“汽车+旅游”房车文化
- “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正式启动 美团联动百万商户助力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 北京今年5.8万余人参加高考 每考点至少设置3个备用考场
- 解燃“煤”之急 增加煤炭运力投放 全力以赴护航供暖季
- 特殊墨水打印的扁平物可立体变形
- 视察前线、会见指挥官 俄防长提出这些重点关注
- 人民财评:2023年我国外贸提质升级 持续激发新动能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杭州基地揭牌
- “黄金叶”托起“黄金业” 山西长子烤烟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中外3000余嘉宾湖北宜昌共论“图书馆力量”
- 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退落 沙市太平口水道疏浚忙
- “钱德勒”之死:一场美国式的“慢性毒杀”
- 鞍山千山湾矿业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
- 何超莲:港珠澳大桥让澳门没那么远
- 蔡昉:户籍制度改革可释放中国1.8亿农民工万亿元级消费意愿
- 湖北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来袭 局部将有暴雪
- (乡村行·看振兴)亩产提高300公斤 山西上党以绿色理念促玉米高质高产
- 中国5G发展进入“下半场”阶段 应用场景持续扩展
- 无人机配送何以受欢迎
- 热门推荐
-
- 2024全民营养周:奶豆添营养 少油更健康
- 有聊|李健:光环不属于我,属于李响和“李响们”
- 美媒发现,拜登弄错了……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迎来数字蝶变
- 普京抵达蒙古国正式访问 克宫:计划签署多份双边文件
- 日本排污入海进入最后阶段 国际社会反对呼声强烈
- 义乌展销会助力宁夏同心县农特产品拓展市场 签约金额约1.35亿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二批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 第三届中国南昌国际金融会议开幕 促进国际金融领域学术创新
- 持续更新丨伊朗向以色列目标发射弹道导弹
- 湖南多举措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 (身边的变化)“东方经验”调解为何越来越受青睐?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答记者问
- 面对雾霾天气,如何做好健康防护?|科普时间
- 哈萨克斯坦中小学召开“安全”专题家长会
- 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第二季)》 研讨会举行
- 拿去,事关出行的安全小贴士
- 居民膳食将更加注重营养健康
-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十五部门联手行动
- 剥完橘子别摸气球 柠檬烯等有机物腐蚀气球表面易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