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38年了,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仍在回响!
中新网4月26日电(魏晨曦 孟湘君)38年前的今天,一声巨响,一座城市沦为“地狱之城”,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严重的事故之一。自此,“核灾难”一词走进公众视野。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响彻38年,早已成为刻在地球表面和人类心灵的一道伤疤。“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城市,我们失去了全部的生活。”一名幸存者说道。
除了切尔诺贝利之殇,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亦让核殇教训历历在目。如何避免核灾重演,是全人类需共同面对的考题。
视频: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回响38年,如何避免灾难重演?来源:中国新闻网
“被巨大的恐惧包围”
核电站事故发生时,来自乌克兰的幸存者利特维诺夫只有7岁。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期,他感到被一种“巨大的恐惧”包围。
1986年4月26日凌晨,在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一声巨响”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传来,大量放射性物质飘落空中,大火冲天。
事故发生后几周内,一大批消防员、工程师、警察、军人、矿工、清洁工和医务人员,被派往被毁坏的核电站周围地区,努力控制火势和堆芯熔毁,防止放射性物质进一步扩散到环境中。
在这场全球瞩目的救援行动中,因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救援人员的身体受到不可逆转的伤害。
据世界核协会官方数据,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数月内,超30名工作人员死亡,随后134名急救人员确诊患有急性放射病,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污染。
这场灾难的影响之广,累计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给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混乱,并进一步影响波兰和其他欧洲国家。
而核事故影响的,远不只一代人。
“只要下雨,树叶就会变白。”利特维诺夫在回忆童年时期对故乡的印象时说道。当时,他住在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的一个小镇,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仅两小时车程。14年后,他被诊断出患癌。
自事故发生以来,切尔诺贝利辐射区出生的儿童,先天缺陷患病率增加两倍,罹患甲状腺癌的人数大幅增多。他们长期活在核辐射的阴影下,身心都在承受折磨与创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切尔诺贝利儿童”。
他们只是当时被迫离开家园的35万人的缩影。当年的小镇居民们预计数天的紧急疏散,变成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流放”。
“封印切尔诺贝利之殇”
这场空前严重的危机,改变了人们对核安全问题的认知。
1997年,切尔诺贝利避难所基金成立,截至2011年初,累计获得国际捐助8.64亿欧元。迄今为止,欧盟委员会已向切尔诺贝利项目总共承诺资助约 7.3亿欧元。
38年间,核事故反应堆的处理工作一直在继续,约有60万人直接投入其中。监测核辐射水平、清理土壤中的污染物、安置与治疗受辐射人群……
据世界核协会官网,2011年至2015年期间,超两万套住宅接入天然气供应,约5600座破损建筑物被拆,部分污染区近14万人顺利搬迁。
从2016年覆盖4号反应堆的新安全保护罩“封顶”,到2018年重建光伏太阳能发电厂正式投入运营……人们希望通过重建工作,永久“封印切尔诺贝利之殇”。
在核禁区,动物在这里自由出没,花草树木也重新生长。2011年,切尔诺贝利被正式宣布为旅游胜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2019年7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为游客创造一条绿色走廊,并取消拍照的限制。他说,乌克兰应当向全世界展示这里。
近年来,这座“地狱之城”表面上已恢复生机,除了断壁残垣以外,一切似乎都没有异常。
“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场灾难,留下哪些启示?应该如何和平安全地利用核能,使其造福人类,而非成为人类的“终结者”?
据世界核协会官网信息,当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与核反应堆设计有缺陷、操作人员未经充分培训有关。此外,该协会还指出,“这是由冷战时期的孤立,及其造成的安全文化缺失导致的直接后果。”
分析称,切尔诺贝利的经验教训,同样适用于西方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一些与核相关的国际计划和项目开始执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东西方工程师聚集在一起,重点关注核安全改进。
自1989年以来,来自前苏联的数千名核工程师访问西方核电厂,双方还进行了多次互访。
世界核协会指出,“如今,核反应堆安全性已大大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东西方之间加强合作、鼓励安全文化的发展,以及在改进反应堆上的大量投资。”
从切尔诺贝利发出的悲鸣,到日本福岛遭受的重创……一次次重大核电站事故,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全人类头顶,为人类敲响警钟。
核泄漏危机,是让全人类警之诫之的灾难。只有在符合安全标准的条件下善用这方“能量源泉”,及时妥善处理核泄漏事故,才是对全人类的负责任之举。(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城市烟火升腾背后,流动摊位怎么治如何管?
- 云南船模大师付昆祥续写郑和航海梦
- 《只此青绿》启动120场巡演
- 自然资源部:大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 (经济观察)国常会审议通过事关资本市场新规 强调发挥好“看门人”作用
- 端午节假期将至,公安部发出道路交通安全预警
- 含“果”量增加 白酒加速年轻化布局
- 三亚丰富特惠旅游产品供给 迎接“五一”假期
- 以总理: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申请逮捕令不会阻止以色列行动
- 第一届世界林木业大会签约超480亿元
- 暑期档六部影片满意度超84分 电影市场题材多样
- 宁电入湘工程中宁换流站正式进入电气安装阶段
- 广交会锂电池等“新三样”走俏国际市场
- 官方通报“江苏一飞机坠落农田”:机上两人无生命危险
- 联合国秘书长苏丹问题特别代表福尔克·佩尔特斯宣布辞职
- 哈尔滨站举办“百年哈站冰雪音乐会” 连线广西南宁直播送去音乐祝福
- 美国须停止损害国际气候合作的政治基础
- 引领行业向智能化跃升
- 中国传媒大学张洪生:打造文旅城市IP要符合城市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
- 平安健康推出HPV女神关爱宝 全方位护航女性宫颈健康
- 热门推荐
-
- 上海旅游节闭幕:接待市民游客3876.74万人次 对话全球展国际都市形象
- (经济观察)中国提速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1至7月西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
- 首部快递包装强制性国标将于6月1日实施
- 重庆2023年器官捐献突破百例 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超15万人
- 海淘“多肉”需谨慎 海关:违法携带、邮寄入境或负刑责
- 浙江磐安油茶果实“大如拳” “绿色油库”促共富
- 融入时代芳华 《十月》举办诗人海子纪念活动
- 2024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启幕 融汇乡村旅游多业态
- 宁夏推进碳排放权改革全面融入全国碳市场
- 应对寒潮守护温暖 他们坚守一线保障能源稳定供应
- 俄乌局势进展:俄外长称将寻求公正调查“北溪”事件 乌总统访问赫尔松地区
- 地产股大涨 多地二手房6月成交创近年新高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将进一步助全球南方国家工业与城镇化发展
- “双11”明降实涨套路何时休
- AS700载人飞艇完成首次低空旅游应用场景演示飞行
- 原木期货及期权推出在即 全市场品种总量将增至139个
- 连环画艺术巡展在京举办 展现优秀传统文化新风采
- (申城风景线)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花经济”拉动乡村振兴
- 通胀降温,美股收涨,苹果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