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走红出圈 2024年市场预计突破500亿
在过去的2023年,如果要说最热门的赛道,一定离不开短剧。
这一年,多部长短视频平台的短剧走红出圈,腾讯视频的《招惹》、芒果TV的《风月变》等,以及在抖音、快手、B站等多平台播出的《逃出大英博物馆》、快手星芒短剧《东栏雪》等;还有小程序短剧横空出世,凭借“短平快”的特点及“爽文题材”走红。
《2023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预计2024年将超过500亿;2023年前8个月,全国备案拍摄的微短剧有3574部。
2023年短剧行业爆发
短剧,又称为微短剧、小剧场、迷你剧等,一般是指网络影视剧中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剧集作品,多为1到2分钟,特点是单集时长短,总集数较多,主要以手机小屏方式传播。短剧剧本可原创可改编,画面格式以竖屏为主,播放平台大多为内容承制方自己搭建的小程序平台以及各类短剧App,或是短视频平台。
在2017年,短剧乘着短视频的东风崭露头角,开启了“竖屏短剧”这一全新的内容形态。一路发展到2022年,短剧进入了成熟阶段,并逐渐向精品化发展。2023年,短剧行业呈现爆发趋势。
以2023年爆火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这是一部由两位90后网络博主夏天妹妹和煎饼果仔自发创作而成的短片,讲述的是一盏中国玉壶“出逃”大英博物馆寻家的故事。漂泊在外的华人记者张永安正在拍照,一个陌生女孩不小心撞坏了他的相机,就在两人协商争吵之际,张永安脱口而出一句中文,陌生女孩听后,突然抱住了他,并告诉他:“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好久,我迷路了,我不知道怎么样找到回家的路。”于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引出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逃出大英博物馆》让短剧第一次实现了流量破圈,不仅满足了观众喜好复仇、逆袭等爽剧模式的需求,也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议题等方面得到足够多的受众与认可。它不仅将短剧视频的潜力极大发挥了出来,同时有了更高的视野和格局,就像人民文娱的评价:“小短剧也有大情怀。”
整治“内容乱象” 短剧从粗放走向正规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网络视听成为我国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达10.4亿,其中短视频领域占比40.3%,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时有一半以上的短视频用户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等,19岁及以下年龄用户收看微短剧的比例为57.9%,成为时下年轻群体的新宠。
短剧是怎么火起来的?可以说,依托于微信、短视频平台的小程序短剧功不可没。小程序短剧往往需要用户进行付费才能观看完整的剧集,这些小程序短剧通常是80到100集,每集解锁费用从几毛到几块钱不等,看完全集要几十到数百块,除了单集解锁,还可以选择包月等套餐。一天充值破2300万、8天收入破亿……《无双》《化龙》等多部小程序短剧凭借惊人的吸金能力、不可思议的投产比,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关注。2023年,也被称为“付费短剧元年”。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短剧发展如火如荼,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褒贬不一的作品,这些争议再次将短剧推上了风口浪尖。
如同娱乐产业的任何一股“新浪潮”一样,短剧一样走过弯路,从早期的“虚假繁荣”到近两年题材雷同、盗版肆虐、低俗擦边等“内容乱象”,但同样,它也在不断革新,逐步走上了正轨——于行业自清、政策监管、平台引导多方合力之下,从粗放走向正规。
突破同质化“爽剧” 丰富内容不断涌现
从制作方式来看,目前短剧有明星短剧、达人短剧、演员短剧、素人短剧四类。
其中,明星短剧是由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出演,达人短剧则是由有一定粉丝量的短视频达人出演,这两类短剧因为参演人员的知名度,自带基础流量。演员短剧则是由有表演背景的人出现,素人短剧就是由普通素人出演,不具备基础流量。前者在内容呈现上具备一定优势。
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的数据统计发现,2023年前8个月上线的微短剧内容中,爱情题材微短剧数量有379部,在所有题材类型中占比最高,达到了31%。其次剧情类题材占比19%,排名第二。古装类题材占比11%,排名第三。都市类题材占比9%,排名第四。
而目前业内对于微短剧的题材标签有:男频、女频、重生、女配、魂穿、龙王等。其中,男频是以男主视角展开故事,这类题材短剧以逆袭打脸、升级转变比较受欢迎。女频以女主视角展开故事,比较受欢迎的细分题材有女主重生、穿越变成女配等。
短剧为了增加人物更大的逆袭反差,会在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架空社会体系中,加入玄幻、修仙等概念和设定,并赋予主角某个声名显赫但隐匿于江湖的家族身份,常见的有龙王、战神、神医等,这些设定也决定了一些剧情走向,所以也成了类型标签。
从2023年开始,由于同质化严重、非复仇类爆款短剧出现,以及消费人群的持续增长,古装宫斗类、社会议题类、家庭教育类、温情导向类等许多新方向的内容出现,内容生态持续丰富繁荣。
文/本报记者 陈斯
(北京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贝玲妃下线 外资彩妆继续退潮
- 庐山天下悠: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用融合传播升级“爱情”IP
- 以色列“我们的基布兹”农场文化节走进贵阳
- 国内学科领域首本《游艇经济学》出版发行
- 网友热议的NPD,究竟是啥?
- 北京金融法院近三年受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678件
- 安徽屯溪警方破获一起跨境赌博案 涉资金近5亿元
- 贸易争端“熄火”?日本:解除管制 韩国:撤回申诉
- 撞鸟、设计违规、准备不足?韩国失事客机原因为何?
- 北京动物园喜添201只小萌宝
-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季度外贸实现“开门红”
- 河南“花木兰”邂逅广西“刘三姐” 戏曲特色旅游专列上线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陕西自贸试验区7年来新登记经营主体21.08万户
- 南非卫生部提示民众加强猴痘疫情应对
- 马来西亚能源转型获进展 将力推东盟电网
- 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闭幕
- 青海西宁冬至见闻:冰点下的十年爱心之约
- 候鸟北迁春意浓 “塞北小城”擦亮“生态名片”
- 中国民航局:全力推进国际客运航班进一步恢复
- 热门推荐
-
- 暴雨袭粤 部分路段积水深达成年人大腿
- 崔致远纪念馆升级开馆 韩国崔氏后人扬州祭祖
- 杭州上城文旅携手《金铲铲之战》,引领文旅融合新潮流
- 皖沪海事“同船会诊” 为船东提供高效便利服务
- 日本能登地震受灾损失额估计达2.6万亿日元
- 19岁“唐氏女孩”表演川剧变脸走红网络
- 四项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重磅发布 存量房贷利率10月31日前批量下调
- 甘肃静宁赊销农资送到“家” :农户“0元”下单有收入再还款
- 端午节旅游数据报告:短途自驾游成出行首选 “避暑游”受追捧
- 工业化、本土化、品牌化:暑期档刮起科幻风
- 日本将于11月11日举行首相指名选举
- 中新真探:多吃猪油利于健康吗?
-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将至 这“碘”知识很重要
- 中国首艘大型Mark III Flex薄膜式LNG船在沪交付
- 音乐剧《恋曲》以“戏中戏”呈现两代人两岸情
- 新西兰两政府部门计划裁员上千人
- 增发万亿元国债将带来哪些影响?如何用好管好国债资金?
- 意总理梅洛尼访美与特朗普会面 或成特朗普“强有力伙伴”
- 武汉一外卖员遭业主投诉后持刀上门威胁 警方称双方已和解
- 中国商务部:汽车报废更新中,外资品牌新车约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