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唐氏女孩”表演川剧变脸走红网络
19岁“唐氏女孩”表演川剧变脸走红网络
已经会变8张脸谱,目前正在学“吐火”
4月11日下午,南充市蓬安县相如一小,19岁的殷秋华化身“旁听生”和“小助教”,在非遗文化进校园的课堂上,和小学生一起练习剧目《七奶奶坐花轿》,这是她第一次接触这幕剧,但很快就上手了。
殷秋华患有先天性脑瘫和唐氏综合征,两年半以前,她还是川剧都没看过的胆怯“小唐宝”。然而近日,一段由她表演川剧变脸绝技的视频,受到全网关注:娴熟的动作,精准的节奏把控,令人惊叹。她也因此被称为“全国唐氏变脸第一人”。
“唐氏女孩”偶然接触川剧 眼里终于有了光
今年19岁的殷秋华,除了是南充市特殊教育学校家政服务专业的学生外,还有另一个身份:川剧变脸学员、演员。
出生6个月,殷秋华就被诊断出唐氏综合征。这是一种染色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智力低下、特殊面容及生长发育迟缓,同时可能伴有多种畸形,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母亲赵海英照顾女儿,教她生活自理,带她四处求医之外,还希望她能掌握一门技术。“一方面是希望她能有个独立的谋生能力,另一方面是我始终相信她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为了找到适合小秋华的技能,赵海英带着女儿外出看世界,做了很多尝试。
学小提琴、拉丁舞、民族舞……“几乎跑遍了我们县城所有的培训班,要么是她根本理解不了,要么是一起上课的小朋友很难接受这个特殊学生打乱教学,要么是老师无法和小秋华交流。”赵海英说。
直到202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殷秋华接触到川剧,赵海英看到了女儿眼里迸发出的喜爱。
多番打听后,赵海英带女儿拜师蓬安县文化馆的川剧老师林春。这个特殊孩子眼神里的光芒,打动了林春。
从练基本功到上台表演 每个动作掰碎了学
11日下午,蓬安县文化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相如一小。林春和往常一样,带上了殷秋华。“你看她现在已经能带小朋友练基本功了,很有大师姐模样了!”
课后,林春告诉记者,“要怎么教‘小唐宝’,一开始对我也是挑战。训练,不是声、台、形、表,更多时候是在教她认字、说话表达和理解,一点点拆分开来教。”林春对小秋华的教学标准,并没有因为“唐宝”这个特殊情况而改变。
“学习川剧艺术应该要掌握的技能,要达到的阶段水平,我们都要教她学到位。别的孩子教一分钟,那我们就花10分钟甚至一天、一周教她。”林春说,一开始她也有过近乎“崩溃”的时候。小秋华几乎无法用语言交流,只能一次次示范,一次次纠正。为了配合小秋华的训练,50多岁的秋华妈妈也跟着一起学,在家陪练。
“最开始的一年,几乎每天都训练6到8小时。”林春说,家长和老师都心疼到不行,甚至萌发过“是不是算了”的念头。“‘小唐宝’虽然不说,但看她的反应,她知道自己没掌握好就主动去练,练会了就笑开花,每一次学会一样东西就嘚瑟的小表情,支撑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第一年。”那一年,秋华每一天都在蓬安县文化馆二楼舞蹈训练室度过。练习变脸同时,还在县残联帮助下做康复训练,后考入南充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
掌握了基本功后,林春开始带秋华尝试完整的表演。在练习室给同学表演,在家里给家人表演,在一切林春能接触的舞台,只要有适合小秋华水平的演出机会,她都会推荐这个“唐宝”演员。
第一次登台,是在南充市区的一个文化广场,秋华的康复训练医生和川剧师父林春一起“刷脸卡”,给秋华争取到了变脸节目表演机会。
“那一次表演很顺利,小秋华在掌声中上台下台,我和她妈妈在舞台下,几乎泪奔。”林春说,那之后,殷秋华除了训练,也增加了一些表演。到现在,大大小小的舞台,秋华已经登上了几十次。
演出服装一穿,川剧扮相一画,不了解的人很难看出舞台上带来精彩表演的,是一个“唐氏女孩”。
舞台和掌声,让小秋华越来越自信。现在,她已经会变8张脸谱、1张回脸,目前正在学习川剧“吐火”。
希望她做技能型“唐宝”一步步走稳走踏实
“‘唐宝’姐姐,你最近好红啊,大家都知道你了。”下午6点,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结束,小朋友们围在秋华身边,聊起天来。
对“唐氏变脸女孩”的网络热度,懵懂的秋华并不了解,但林春和赵海英感触颇深。“我看到了很多鼓励的话语,也有质疑我当妈妈太严厉。”赵海英叹了口气,“我已经57岁了,如果我不能照顾她,把她交给任何人我这个当母亲的都不放心,只能狠下心让她做技能型的‘唐宝’。”小秋华在川剧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让赵海英有了新的希望:“她肯定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有家庭、事业,好好生活,活得更精彩。”
小秋华变脸的视频,也被文艺界很多人士关注到,其中有人联系林春,邀约表演。林春感激的同时依然很坚定——“好的机会,我们都会珍惜,但更重要的是关注秋华的技能掌握情况和情绪状态、心理状态。”
林春说,“唐氏宝宝”的内心非常纯净,像一张白纸,“她现在不能停,停下来会倒退。也不能太快向前,必须让她一步步走稳,走踏实,走开心。”
现在,殷秋华已经学会基础变脸技能,会变8张脸谱,正在学习快三张、童子拜观音等高难度变脸技能,并学习川剧吐火。“小秋华身上,让我们看到‘唐氏宝宝’在川剧文化学习上的潜力。现在她还有一个‘唐宝’小师妹,也在学习川剧,目前状态也很好。”林春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杰摄影报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适!” 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航重庆执飞“沪渝快线”
- 商务部研究院洪勇:新质供给引领“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
- 全国爱耳日 :6问6答带你了解如何“爱耳”
- 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2.1亿千瓦
- 垃圾场变身光储电站
- 大雾黄色预警:黄海东北部等将有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
- 突发!以色列空军一直升机在加沙坠毁 2名士兵死亡
- 广东税务服务护航“走出去”企业踏上“新赛道”
- 探访喇家遗址受损文物修复现场:古老陶器重焕新生
- 特色产业为媒 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瓜果经济”
- 全球专家学者齐聚江苏盐城 探讨滨海区域可持续发展
- 国家统计局:11月份工业增速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 9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148元 下调36个基点
- (身边的变化)感受历史厚重、触摸未来脉搏 看到“国际滨”的时光交响
- 中国驻美使馆举办开放日活动
-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
- 加拿大也准备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专家:该国电动汽车市场并不发达
-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秋粮旺季收购量2亿吨左右
- 国际最新研究:利用羊水所制类器官可模拟孕晚期发育
- 热门推荐
-
- 韩媒:韩国京畿道将朝韩交界部分地区划为“危险区域”
- 气象专家:湖南此次局地强降雨与“列车效应”有关
- 美国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CEO出席国会听证会
- 逾百件拓跋鲜卑民族文物亮相长沙 再现北魏峥嵘岁月
- 主雨带今起北抬 四川河南湖北局地将有大暴雨
- Z世代跃居人口最多代际 带动文化社交生活新浪潮
- 首款国产新冠特效药对“最糟糕毒株”有效
- 北京:杜绝虚假宣传,医美机构不得制造“容貌焦虑”
- 上海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破200列 可通达12个欧亚国家
- 新疆兵团“送福迎春”主题文化活动走进石河子
- 透过硬核数据看中国能源保供“底气” 以绿色能源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当端午遇上高考 提早谋划 出游更安心
- 罗马尼亚首都附近发生爆炸 造成1人死亡46人受伤
- 共促神经科学发展 第十六届三博神经科学论坛在北京举行
- 美媒:美国马里兰州一法官被枪杀 凶手仍在逃
- 中外专家在沪共探谢晋电影的“上海传统、中国风格与世界视野”
- 夏威夷毛伊岛搜救进展缓慢 人们苦苦寻找失联亲人
- 外媒:秘鲁前总统阿尔韦托·藤森去世
- 藏在敦煌文物里的故事
- 刘添祺·话剧《GOODBYE》两部曲9月初再登北京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