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浙江客流最大县级火车站为外来建设者备春运年礼
中新网义乌1月26日电(董易鑫)“我领了一大包春节用品,下午就带着东西坐高铁回家了。对联给女儿家送去,年画给儿子家贴上。”1月26日,在铁路义乌站,来自江苏徐州的铁路建设者赵彦荣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
义乌是浙江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义乌站是该省客流量最大的县级火车站。当日,2024年春运正式启动,当地举行了“用艺术温暖一座城”—2024“送温暖送祝福”关爱春运返乡外来建设者公益行动,工作人员在外来建设者返乡乘车前,为其送上义乌年礼,感受新年氛围。
“义乌小商品很多,希望各位外来建设者都能带一些暖心的年礼回去,和家人们分享。此外,今年我们还为2600名春节留守环卫工人预备了年夜饭。”世界义商总会理事、义乌一年画企业负责人楼宝娟说。
现场,当地组织了义乌市书法家写春联,文化礼品行业协会、帽业行业协会、围巾行业协会等多家企业送“喜福”活动,旅客可通过归乡的车票或电子凭证免费领取年画、挂历、对联、帽子、围巾等春节物资和保暖用品。
2023年是房屋建筑工人孙国礼来义乌工作的第一年。“这里赚得多,工资也基本结清了。我和朋友一会就坐车回家,老婆和孩子们都在家盼着。”他说,今年工地放假比较晚,明年他打算元宵节过了再出去上班。
为保障更多外来务工者来年就业顺利,活动现场还组织了义乌缺工企业设展招聘,提供优质岗位;发放人社各项政策,提供政策解答服务等。
“在义乌站,有事找警察。”义乌站派出所民警童阳阳说,春运期间,车站客流量激增。为此,义乌站派出所加强了站车巡查、增加一线警力,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青年民警志愿服务活动等系列举措,旨在净化辖区秩序,全力确保铁路运行安全和旅客出行安全。
数据显示,2024年春运期间,义乌站预计发送旅客85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故宫文化的历史根脉与时代价值
- 电影《远去的牧歌》成功在戛纳举办影片推介会及市场展映
- 公安部:2023年持枪爆炸犯罪同比下降20%
- 中国企业携手南非工业园区 助力两国经贸交流合作
- “未来”当选“中日韩精神——2025年度汉字”
- 茂木敏充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 曾憧憬古墓考古
- 税收数据显示:前7个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推进
- 五位经济学家共同诠释新发展格局下为何中国到了“强城时代”
- 中秋、国庆假期北京电力供应充足 多措确保电网稳定运行
- (寻味中华丨文博)左家山石龙:将中华龙起源史提前约千年
- 建馆114周年之际国家图书馆推出“夜读”等多项服务
- 元旦假期异地酒店订单占比近七成,商家力拓防疫“暖心房”
- 中关村论坛南非分论坛在约堡举行
- 上期所发布违规处理决定公告
- 阿斯塔纳即将进入“上合时间”
- 横琴口岸成“暑期热门”地 本月出入境旅客约113万人次
- 广西柳州通报“女子喝醉在路边被强暴后自杀”系谣言 多人被处理
- 孤寡失能老人:余生可以托付给谁?
- 彭侃:从《乐队的夏天》看爱奇艺的爆款网综方法论
- 福建口岸中秋国庆假期出入境旅客量预计将超13.4万人次
- 热门推荐
-
- 巴基斯坦报告首例猴痘病例
- 癌后恐怖怎么破?给患者心灵照一束光
- 北京固定资产投资补短板惠民生成效显著
- 数万名教师在葡萄牙里斯本游行
- 琵琶演奏家赵聪国乐新作《三星堆·神鸟》“数实融合”限量发行3千份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央企进博会大手笔“采购”
- 前三季度广东开行国际货运班列950列 全年有望突破千列
- 车辆撞上大树!泰国发生严重车祸已致14死32伤
- 西藏举行2022年度“法治人物”“法治新闻”颁奖仪式
- 六一儿童节 斗鱼x鹅伴青少年守护公益计划启动
- 湖南浏阳大抓产业大优环境 发展“好生态”孕育经济“高质量”
- 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有支撑
- 河南提出支持流量商超发展
- 青海西宁房博会系列大礼包增加市场活跃度
- “双节”叠加亚运红利 浙江传统老字号人气迎新高
- 工信部:进一步提升算力综合供给能力
- 欧洲阿丽亚娜6型运载火箭首次发射 任务持续约3小时
- 四川盆地至长江下游强降雨持续 苏皖鄂及华北等地谨防强对流灾害
- 山西灵石:污水处理全回用 助力经济绿色发展
- 黄河文化,中华民族的根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