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PM2.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达标
北京PM2.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达标【2023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二级标准】
1月3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行北京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新京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
去年气象条件不利 遭遇多次外来沙尘影响
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介绍,2023年,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是极为不易的一年。这一年,正值气候周期转换、气象条件整体不利,同时又遭遇了多次外来沙尘影响,且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为近十年来之最,影响空气质量的外在因素形势严峻。
加之这一年疫情防控转段,社会经济活动水平回升,区域排放强度回到疫情前正常水平,如何通过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来减缓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通过综合手段降低污染排放水平,都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挑战,北京市与周边省区市积极开展联防联控联治,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通过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优化、车辆结构调整,以及创新监管模式、持续扬尘治理百日攻坚、深入区域协同,攻坚克难,一微克一微克地抠,稳住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
去年PM2.5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
经过全市共同努力,2023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_2)、二氧化硫(SO_2)等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为61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和3微克/立方米,均持续多年稳定达标。
连续PM2.5“蓝天”数超半年。2023年PM2.5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PM2.5最长连续优良天数为192天,比2022年增加了20天,相较2013年的13天,更是由不到半个月增加到了超过半年。
空气质量保持整体改善趋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的环境效益持续释放,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呈现长期整体下降趋势。与2013年相比,2023年PM2.5、PM10、NO_2、SO_2分别下降64.2%、43.6%、53.6%、88.7%,空气质量实现根本改善;与社会经济活动和扩散条件水平相似的2019年相比,2023年PM2.5、PM10、NO_2、SO_2分别下降23.8%、10.3%、29.7%、25.0%,空气质量整体保持改善趋势。
去年全市降尘量较2019年下降37.9%
李翔介绍,2023年,外来沙尘频繁影响北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北京全年共有30天受到外来沙尘的直接影响,全年8天重污染日中有6天是外来沙尘造成的重污染日。其中,4月中旬发生一次严重沙尘污染过程,造成2天6级严重污染、2天5级重度污染、1天4级中度污染,PM10小时峰值浓度达到1384微克/立方米,是近十年空气质量受到外来沙尘影响最重的年份,区域颗粒物本底浓度明显增加。
面对不可抗拒的外来沙尘影响,北京市发扬“一微克”精神,力克沙尘带来的扬尘“二次污染”。2023年,全市降尘量为3.6吨/平方公里·月,较2019年下降37.9%,城市洁净度明显提升。
■ 释疑
如何看去年PM2.5年均浓度比前年略高?
2023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比2022年(30微克/立方米)升高了2微克,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说,空气质量的同比变化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是疫情防控转段以后,社会经济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带来排放量增加。另外,每年气象条件有较大波动,也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再就是持续减排的举措会使排放降低,改善空气质量。
在第一个因素中,2020年-2022年,包括京津冀在内,全国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量、能源消耗量和工业产品产量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也会自然下降。2023年社会经济活动水平回升,区域排放强度回到疫情前正常水平。在气象条件方面,2023年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扩散条件差,区域污染传输贡献增加。另外,2023年沙尘频次近十年最高,在此背景下,如果本地减排措施不继续加码,2023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很可能会高于32微克/立方米。
疫情前的2019年,社会经济活动和扩散条件水平与2023年相似。2019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张强说,排除疫情防控的影响,和2019年相比,2023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下降23.8%,平均每年下降的速度是6%左右。“从这个趋势可以看到,北京污染减排的措施是在长期持续起作用的。”
“空气质量的改善是波动的,尤其是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浓度进入低水平阶段的时候,一方面治理难度会更大,另一方面,每一微克的变化也更容易受到气象条件的波动,容易出现波动和反复。”张强说,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空气质量改善历史上是非常普遍的。比如韩国首尔,从2004年开始,用17年的时间将PM2.5浓度从3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微克/立方米,中间有十年同比下降,五年同比上升。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用三年滑动平均值来评价空气质量,这样能更好地去掉年际之间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
张强表示,未来要以污染物减排量的确定性对冲气象条件的确定性,实现长期持续改善的趋势。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来源:新京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国首个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全国性行业大赛天津开赛
- “热”起来的三亚:酒店和民宿客满,多数游客到了就“宅着”
- 安徽创新重大项目全程节地 连续2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 税惠红利为侨乡泉州外贸“出海”“扩圈”添动能
- 秦刚:坚决反对单边制裁
- (新春走基层)列车春晚:“让家更近,让心更暖”
- 北京师范大学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登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 数字中国成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引擎 专家建言共建数字新生态
- 中医药人士建言山西锻长补短 助推中医药大省升级破圈
-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下达农业救灾资金5.46亿元
- 浙江:四省边际衢州物流产业园开园
- 台青在北京共迎中秋:一轮明月两岸情
- 绿色新农居 安全且舒适(经济新方位)——河北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探访
- (乡村行·看振兴)小贝母大情怀 江西湖口七旬“愚公”的中药振兴梦
- 建行普惠金融“创业造福季”:普百业 惠万企
- 西延铁路铜川新区制梁场全面转入规模制梁新阶段
- “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二季正式启动 首站相约开封
- 核酸检测热,避暑需“凉”方
- 东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东北地区有雨雪天气
- 暧暧远人村|南京溧水诸家村:因渔而生 以旅促兴 700岁的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 热门推荐
-
- 第三届河北省“西甜瓜选美大赛”在“羲皇圣里”河北新乐举办
- 6月TOP50房企销售超预期,多家头部房企表态“保交付”是首要工作
- 黄群慧:建设现代新国企有五大着力点
- 2023旅英文化学会文商交流活动在伦敦举办
- 长篇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呈现近30年山乡巨变
- 助养老事业产业发展 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 从“一陵之景”到“一明之景”:“大明风华”重现明十三陵
- 见证“开枝散叶”的成长时刻 ——第三届统一战线学论坛侧记
- 重庆发布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第二轮项目 推动国企民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 要不要跟孩子谈钱?怎么谈?
- 国际识局:五天创两个“首次”!美日菲“开小会”,背后算盘耐人寻味!
- AS700载人飞艇完成首次低空旅游应用场景演示飞行
- 暑期病毒多作怪,如何避免儿童“中招”?
- 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发现一批境外恶意网址和恶意IP
- 宋佳:不完美才是真实的
- 2024年农村电商怎么搞?关注这14条政策措施
- 炎炎夏日 小心电动自行车“中暑惹火”
- 水利部部署近期华南西南强降雨防范工作
- 广东佛山首艘2万吨级国际航行船舶正式落户
- 八角湾创新大会在烟台举办 中外专家把脉电池材料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