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拉依苏村何以获“全球人居环境村落范例”奖?
中新网新疆昆玉12月16日电(史玉江 马春燕)在阿联酋迪拜日前举办的第十八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GFHS2023)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五团玉泉镇拉依苏村荣获“全球人居环境村落范例”奖,为2023年度全球唯一获得该奖项的村落。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是具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国际非营利组织,该论坛设立“可持续城市和人居环境奖”九类奖项,以独立性、权威性和标准严苛著称,被誉为“全球人居环境的诺贝尔奖”,目前已连续举办17届。
2023年8月1日—5日,GFHS秘书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可持续城市专业委员会一行赴二二五团玉泉镇考察范例项目。主要通过走访拉依苏村村民,了解当地生态环境得出上述结论。
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基层单位,何以获此殊荣?
世界五大长寿村之一
冬季的拉依苏村暖阳高照,整齐划一的住宅伸向远方。88岁的艾沙·毛拉在自家大门前清理宽约3米、布满院落一侧的葡萄架。房前院后,苹果、核桃等果树点缀其间。
“我现在就是腿脚不太灵便,身体挺好。一年四季,干农活没啥大问题。”艾沙·毛拉称,虽然年纪大了,但心态一直很好。闲时,就在院内的炕上晒晒太阳,找邻居唠唠家常。
在拉依苏,像艾沙·毛拉这样年龄大,但身体好的人很多。“我的父亲活到了100岁,他们性格好,每天吃玉米面和当季水果,喝的泉水。”艾沙·毛拉说。
“这儿的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生活比较安逸,邻里间处得很好。”该村负责人称,村民们普遍乐观开朗,也没有那么多欲望。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的拉依苏,1991年被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世界第四大长寿之乡。村子周边的湿地有很多泉眼,泉水四季不停,在村外两公里处汇成“圣泉湖”,不管是湖边,还是泉眼边,有不少胡杨树、槐树、榆树,许多树龄在百年以上。
当地提供的一份《2023全球人居环境村落范例申报表》显示:拉依苏泉水由昆仑雪水历经上百年层层矿化、滤净,富含锶、镁、锰、铁、锌、钙、锰等多种矿物元素,通过泉眼从地下渗出而形成,滋养着千年生生不息的村庄和这里的人们,也滋养着多种纯天然生态的农作物。
种养循环造就健康产品
中新网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曾经的沙漠和盐碱荒地,被成片葡萄园、苹果园、西梅园、桃园等果园和数千亩的农田所取代。当地利用昆仑富锶泉水的灌溉赋能,进一步凸显本地产农副产品的健康价值。
羊脂籽米种植基地是二二五团招商引资项目之一。2020年,新疆修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50万元在拉依村附近种植羊脂籽米,现已发展至3000亩。
充足的光热资源和富含硒和锶的拉依苏圣泉水,让当地种植的羊脂籽米鸡驰名中外。“在这里,羊脂籽米的生长期只有190天左右,长出来的大米色泽圆润,颗粒饱满,一年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正乾说。
“这几年除了红枣,我们还种植桃子、苹果、西梅、葡萄等2万余亩特色林果,基本上都是用羊粪施肥。”该团技术员木振林表示。
木振林所说的葡萄园所用的羊粪来自位于该团二连的津垦牧业肉羊养殖基地。
二二五团大力推广滴水灌溉设施,盘活荒地耕地,引导群众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提供给津垦牧业,打造了一个绿色生态循环的农业产业。
“二二五团为我们提供优质饲草,我们指导带动二二五团养殖户肉羊育肥,同时为他们提供有机肥,资源共享,打造循环农业,一起互利共赢。”和田津垦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办负责人汪瑞说。
“没料到拉依苏村能获此殊荣,我想它不仅有先天的独特优势,也有我们后天的努力。”二二五团党委常委、副政委周雪梅表示,2018年以来,当地在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生态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新道路。
打造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若干年前,边陲大漠旁的拉依苏村,由于基础条件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如今,小村庄的周边有大片的农田、宽阔的防沙林以及通达的交通网络,不仅带动民生改善,也改良着这里的生态。
“目前已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防护林体系;打造了春看花、秋看果,四季常绿的生态湿地。”二二五团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沈勇介绍,该团2020年以来投资近3000万元,在拉依苏泉水沟及其支流沿线两侧种植杨树、柳树、金丝榆、白蜡等生态林4000余亩,种植桃树、李树、西梅树、石榴树等经济林生态林近2500亩。
在改造的万亩“圣泉湖”湿地,清澈的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天空、芦苇、湿地连成一片。“圣泉湖”水面上,各类鸟儿在水面翩翩起舞,悠然地觅食、嬉戏。
“近年来,白鹭、灰鹤、棕头鸥等频繁光顾,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此‘安家落户’。”该团文广电中心负责人谷国文介绍,湿地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能力逐渐得到增强,这里已成当地及周边民众休闲游玩的首选地。
“二二五团以‘一村一泉’为总体框架,以‘生态+康养+旅游’为产业定位,借助自然、交通、人文等优势资源,正努力打造集‘生态居住、旅游度假、产业培育’三位一体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周雪梅说,优良的生态、安稳富足的生活、善良淳朴的民风,造就了像拉依苏这样的长寿之乡。
“世界五大长寿村之中的广西巴马、保加利亚莫斯利安等,依托长寿之乡的名号,已打响了长寿养生度假旅游胜地的品牌。”周雪梅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拥有得天独厚条件的拉依苏,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巨大。(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口岸今年出入境人员总量破千万人次
- 音数协发布《游戏产业蓝皮书:中国游戏产业发展报告(2024)》
- 肯德基开始收打包费了
- 外媒:俄罗斯一高层公寓遭无人机袭击
- 探访江苏盐城范公堤遗迹:曾经兴盐运,至今惠民生
- (经济观察)中国A股IPO压力缓释 多家企业按下“撤回键”
- 年夜饭论“套”卖 未必合消费者胃口
- 陕西完成321家机动车检验机构全覆盖检查 近半数存弄虚作假问题
- “黑科技”云集 全球数贸会首设专利密集型产品展区
- 零距离解读 山西举办晋创谷“1+5”政策包宣讲会
- 安徽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向“新”求“质” 继续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
- 今年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超4000列
- “文化艺术链”在京发布 正式启动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
- 山西省取消首套、二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 王旭东:冀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发挥展示平台和对话窗口作用
- 国际原子能机构仓促出台报告 中方表示遗憾
- 首批南非3.93万吨进口大豆广州港到港接卸
- 全国铁路货物列车运行图“上新” 陕西铁路货运能力大幅提升
- 以雪为令 浙江多地高速抗雪防冻保畅通
- 热门推荐
-
- 意大利一救护车与公交车相撞致4人死亡
- 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成立50周年庆典在马尼拉举行
- 五年,再造一个“鄂尔多斯”?
- 侯元祥等人妨害药品管理案一审宣判
- 宁夏冷凉蔬菜凭“食力”出圈 东盟需求量持续增加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广东力挺民营企业做创新主角
- 一桌没有筷子和碗的绿叶宴怎么吃?
- “悦享童年·公益阅读”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在北京举办
- 同比增长超55%!竹笋成广东农民增收“致富菜”
- 纯电B级轿车MAZDA EZ-6在南京工厂正式下线
- 2024年傅雷奖入围作品揭晓:将聚光灯打到译者身上
-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一套完备的封建帝王宫殿蓝本
- 第五届海峡两岸(福州)职工创新创业创造大赛启动
- 网友发布“三亚被宰记” 当地凌晨通报调查情况
- 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考古成果展开幕 以考古发现“还原”金中都
- “侨”见幸福 江西南昌红谷滩用心打造温馨家园
- 2023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开幕 推动传统医药产业发展
- 肿瘤患者多食黑色食品 提倡适当锻炼早睡晚起
- 广东电网启动今年首次融冰 加强对澳门供电特别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