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葫芦大家族”,新疆兵团83岁老人为何痴迷烙画?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8日电(史玉江 黄丽梅)一支电烙笔在一个葫芦上轻轻移动,留下一道道棕色的画痕。片刻,一幅构图完整、富有层次感的焦糖色山水画逐渐显现……
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称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三十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二楼的书画室,就如同走进“葫芦仙堡”。各具形态、色彩鲜艳的葫芦映入记者眼帘,有镂空的、彩绘的……小至0.02米、大到近乎1米的葫芦,经潘耀先的妙手成了栩栩如生的手工艺品。
葫芦烙画也称烫画、火笔画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传起源于汉代,后失传,清朝随又兴起。早期的烙画以小件饰品为主,随着年代的更新和历代艺人不断探索创新,现已发展到用电烙笔烙制不同作品。
“这些葫芦是我的宝贝,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它们,什么烦恼都忘了。”83岁的潘耀先如是说。
在夫子庙对葫芦烙画“一见钟情”
何以对葫芦烙画情有独钟?这要从潘耀先大学毕业后去夫子庙说起,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我和同学到南京去玩,在夫子庙见到一个老艺人就是用烙铁烙画。那时候不是电烙铁,把铁棍放在火上烧,烧烫了就烙身边的葫芦,这个凉了换另一个铁棍。”自幼喜爱书法、绘画的潘耀先回忆,“那些葫芦烙画精美无比,非常吸引我,当时就想着一定要学会它。”
1987年,潘耀先从上海到新疆支边,辗转到三十团中学任教。那些年,团场没有专门的画纸,他就画在草稿纸上;没有专门的烙画机器,他就用钢铁代替;没有葫芦,他找来与葫芦材质相当的木板练习。
“当时会这个技艺的人很少,也没有教材学,靠自己捣鼓。”潘耀先白天忙于教学,只能在晚上和节假日学习烙画。
“当时只是觉得葫芦烙画好玩,后来越画越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潘耀先说,这缘于葫芦烙画的无穷魅力。
自家院落种“原料”乐在其中
那时候没有葫芦买,潘耀先就把自家的菜地、院子都用来种葫芦。“‘菜地都种葫芦藤了,家里还吃什么呀?‘家人还为此埋怨我。”
为得到形状满意的葫芦,播种、育苗、搭架,潘耀先都亲力亲为,耐心等待葫芦开花结果。“每刮一次风,我心里也跟着紧张,生怕花朵被吹落,影响一年的葫芦数量。”潘耀先告诉记者。
天然生长中的葫芦形态各异,潘耀先还会对一些生长中的葫芦用布条塑形,每个都不浪费。
晚上坐在台灯下,潘耀先盯着葫芦眼都不眨,时间长了眼睛酸痛难忍,他就用热毛巾擦几下,然后继续烙。“那时候脑子全是葫芦,有时半夜突然来了灵感就起来拿着葫芦画。”
“亲朋好友特别喜欢我的作品,这给了我很大信心。”潘耀先说,他决定退休后一心一意钻研葫芦烙画艺术。
记者注意到,潘耀先的手上有许多伤疤,指尖有一层厚厚的老茧。由于长期坐着,老人的腿脚逐步在僵化。“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在艺术的殿堂里实现了自我价值。”
潘耀先称,天然形态的葫芦经过去皮、选材、构思、起稿、烙画等工序,才能得到一个艺术成品。“其中也有不少被雕刻坏的残次品,每年自产的几十个葫芦中只有10来个最终成艺术品。”
“烙画讲究‘细致入微’,铅笔勾出轮廓,电烙铁再游笔烫烙。”潘耀先介绍,尖头,勾画粗细不一的线条;扁片,用以渲染不同的底色。所有的呈现,全凭手中一股巧劲,这门技艺还要有一定的书法绘画基础。
退休后绘就“葫芦大家族”
退休后,潘耀先每日把自己关在十几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潜心创作,钻研技巧。他笑称,制作葫芦烙画能让自己心态平和。
“小葫芦追求巧劲,大葫芦则追求整体。每一笔勾勒回转,每一笔起承转合,都是创作中的难题。”潘耀先通过几十年的练习,何时展现豪放,何时体现婉约,已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如今,潘耀先还在该团免费开班授课,为喜爱烙画艺术的孩子们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毫无保留地分享制作经验。“我岁数越来越大,不知道还能画几年,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比收费更有意义。”面对质疑声,老人对记者说。
“学习烙画不仅能体验传统艺术创作的乐趣,还能真切感受非遗之美。而且,兵团历史底蕴厚重,与烙画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灵魂碰撞。”潘耀先说。
从1987年起,潘耀先创作的葫芦艺术作品有300余件。他的葫芦烙画还被列入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与葫芦烙画结缘40余载,潘耀先那份热爱自始至终未变。近几年,他还钻研葫芦雕刻、彩绘等新的创作技艺,让他的“葫芦大家族”丰富多彩。(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沈阳一居民家中发生液化气爆燃事故
- 拦洪削峰 河北数十座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近30亿立方米
- 武汉天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
- 柏林地方选举:基民盟优势明显 社民党遇挫
- 新方法让癌细胞死于压力
- 柴达木盆地实现找矿新突破 发现各类矿产100余种
- 专家学者齐聚重庆 共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
- 广西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 今年没有立春,不宜结婚?专家说法来了!
- 浙江义乌:外商一口气“豪买”15罐“东方巧克力”
- 上半年北京成交31宗商品住宅用地 土地面积127公顷
- “卧底”调查外卖小哥两个月 杭州精准筑起幸福港湾
- 广东储备可供2025年种植苗木约1.5亿株
- 北京东城打造“文化金三角” 隆福寺二期年底整体亮相
- 韩政府:对日本领导层参拜靖国神社或供奉祭品深表失望和遗憾
- 交通运输部:协同推进区域港口集群化、一体化发展
- 最新“MS患者生存质量报告”出炉 专家倡导早期使用高效DMT药物
- 专家指“要理性谨慎对待城市发展和都市更新”
-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
- 福建将出现较大范围雨雪天气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从南昌西到南昌东 “老”铁路人的“新”春运
- 科技助力敦煌莫高窟再续千年
- 2024年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泰国项目启动
- 山东临沂直航香港定期客运航线开通
- 20卷《中国二胡曲典》在京首发 填补音乐出版领域空白
- 中通客车被预言涨停成真,交易所通报、企业回应
- 让世界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和音)
- 2023“进博故事”全球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
- 萨尔瓦多留学生: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振兴战略令人敬佩丨风华102载·世界观
- 山西临汾通报7起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例 侯马市人民医院两次违规
- (经济观察)上半年中国外贸数据凸显五大亮点
- 《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上线
- (上海战疫录)上海迪士尼小镇恢复运营首日:人流可控、户外空位抢手
- 美方就黎以局势表态:停火协议没有破裂
- 高考生网上晒未打码准考证,警方:存在电诈隐患
- 右翼政党成瑞士议会选举最大赢家
- 跨世纪的芯片、开源软件、AI等科学技术首次评榜
- 江西赣州首次举办网络盛典 营造崇德向善网络氛围
- 今年前9个月山西省属企业研发投入约157.4亿元
- 进京求医路 这辆救护车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