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棍吊环“撸石” 浙江乐清92岁“练家子”硬核健身
中新网温州12月6日电(周健 杨海虹)眼下,随着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幸福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数据显示,到2025年,浙江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5岁左右,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占比达到25.5%。
在该省温州乐清,就有这样一位热衷于体育运动的老人——背不驼,腰不弯,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舞起棍子刚劲有力,手握吊环,干脆利落地抬腿向上十余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位“练家子”已经92岁了。
老人名叫周小香,家住乐清市雁荡镇石件头村,痴迷健身的他多年来练就一身好本领,让同龄人望尘莫及,也让年轻人自叹不如,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功夫爷爷”。
“功夫爷爷”个子不高,但身形精干,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练起健身器材来更是虎虎生风。在石件头村附近的一个小公园里,每天早上能见到他锻炼的身影:两棵树之间横着一根高约一米三左右的竹竿,他右脚轻轻一抬就压上去了;躺在仰卧起坐器上,他双手一放后脑勺,连做十余下;轻轻一跳,其双手就握住了空中的吊环,抬腿向上,不时将双腿与身体90度垂直……
“从小我就喜欢武术,练南拳,耍小四门棍,以前扎个马步或跳起来很轻松。”如此健朗的周小香仍抱怨道,“自从腿受伤后,行动就没以前那么灵活了,随着年纪增大,腿脚也使不上劲了。”
原来,十几年前,在一次务工中,周小香不慎被一根电线杆砸断右大腿,经医生手术,在其大腿内安装了钢板。出院时,医生说他的腿很难恢复如前,能从床边慢慢走到卫生间就不错了。然而,周小香不服输,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从卧床到用小推车走路,再到拄拐杖,最后双腿行走,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后来,他坚持每天健身,就养成了运动的习惯。
如今,别人撸铁健身,周小香则“撸石”。在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根长棍和两块约三四公斤重的绿色石砖,只见他手握两块石砖轻松地上下、开合举动……
“老人家很聪明,这石砖是村里铺建停车位后剩下来的,没想到被他用来当健身器材,太意外了。”石件头村“一肩挑”干部金庭岳说。
“92岁的老人能练到这程度,是在用实力展现活到老,练到老的精神,我自愧不如!”住在隔壁上詹村的乐清摄影家詹必红感慨道,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92岁的老人应该是出门拄着拐杖,走路颤颤巍巍、慢悠悠的,或是懒洋洋地坐在家门口或公园长椅上晒太阳,像周小香这样会锻炼的老人实属罕见。(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朱子故里”行朱子敬师礼迎教师节
- 考试压力山大?试试这招赶走焦虑
- “多巴胺”消费催热“色彩经济” 众品牌跟风抢热度
- 录取概率是普通学生8倍!哈佛大学“传承录取”制度遭投诉
- 第五届藏博会开幕:展西藏生态、人文、历史之美
- 中国培训儿童乘客安全认证技术师助力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
- 尹锡悦缺席弹劾案首次正式辩论
- 福建省举办“闽安-2024”地震应急综合演练
- 经典话剧《大宅门》再登国家话剧院舞台 巡演十年常演常新
- 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在新疆乌恰县同台汇演
- 加大监管力度 让职业骗薪者无漏洞可钻
- 外媒:俄乌相互发动“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抵达美国 将参加北约峰会
- 2024浙江农博会线上线下交易额超2.9亿元
- 五常市汛情转移5万人 过水农作物151万亩
- 回顾性研究证明:加强针接种可显著降低新冠重症率
- 北京打造中轴文化交通廊道 万宁桥焕新、“中央御道”贯通
- 国庆假期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多地发布最新提醒
- 中法工艺大师在沪展开“匠”与“艺”的对话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重庆涪陵榨菜:百年老字号走“新路”
- 热门推荐
-
-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行业机遇大于挑战
- 2023智博会上新加坡组团觅商机 冀共享市场机遇
- 中山古镇灯博会3月18日开展 超3500家展商积极参展
- 拉萨文旅上半年成绩亮眼
- “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启动 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广西将恢复至东盟十国首都航线
- 黄子韬王鹤润因“宠”结缘 《甜蜜的你》上线
- 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美疾控中心发布健康警报
- “塞外明珠”芦苇变形记:从“生态包袱”到“资源明星”
- 工银理财成功发行首只“一带一路”理财产品
- “文化遇见园林”:中国文化绽放光彩
- (新春走基层)广州超2万人次青年志愿者温暖旅客回家路
- 全球最大稀土原料生产基地投入运行
- 2024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交流暨关林朝圣大典在洛阳举行
- 一博物馆数件文物发霉,白斑密集,当地回应
- 德国投资外流趋势难遏
- 英国国王访问肯尼亚,将承认历史关系中“痛苦的一面”
- 受强降雨影响 黄山共关停景区43家
- 山西发现北魏家族墓地 墓主人均为男性青壮年
- 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将赴中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