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画丨朱檐长河映风华,在“锦绣太原城”拥抱过去、看见未来
中新网太原12月1日电(记者 左宇坤)煌煌祠庙,翼翼殿宇;悠悠汾河,粼粼清波。
山西太原,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这里曾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秦始皇分天下三十六郡,太原郡位居其中;西汉时称并州,为全国十三州之一;唐朝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是为北都;在宋朝被赋予“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文脉兴盛,遗存遍布,商贾繁荣,绿意无限……厚重的晋阳文化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潜力所在。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采访团来到太原,实地感受“锦绣太原城”的无穷魅力。
千年晋祠国潮起,品咂古建之美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不少历史爱好者可能都知道这句话。公开资料显示,山西是我国现存各类古建筑最多的省份,上迄唐代,下至民国,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美誉。
其中,尤以晋祠博物馆极具代表性。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晋祠保存有数量丰富的古建筑、彩塑、碑刻、楹联匾额、古树名木等,是一部记载着三晋历史的“线装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站在清澈见底、长流不息的“难老泉”边,仿佛还能听到唐代大诗人李白“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赞叹;抬眼而望,西周所植、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的“卧龙柏”下,还能听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
据晋祠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中国古代十字形桥梁的孤例鱼沼飞梁、结构轻盈的金代建筑献殿、雕刻精巧的明代建筑水镜台是晋祠古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其中,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更是闻名于世的三大国宝级建筑。
林徽因曾在《中国建筑常识》中说:“各代匠师都能运用自己的传统、加以革新,创造新的类型,来解决生活和思想意识中所提出的不相同的新问题。”如今,虚拟模型结构、信息采集、信息集成、影视手法展示等数字化技术被应用于古建筑保护中,古老的晋祠风韵里亦处处流露着科技感。
“我们通过千年古树无损检测技术,利用雷达监测等装置,对树洞和根系进行扫描,相当于给古树做了一个‘B超’。再根据扫描结果,为古树健康生长制定科学有效的复壮方案。”晋祠博物馆园林部主任白凯文说。
当下,旅游产业正在升级,保护理念与产业运营相融。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邱萍介绍,晋祠博物馆深挖三晋文化内涵、依托晋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创新引领文化遗产与传承,形成连接遗产精神与当代价值、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相融合的综合“体验式”旅游体系,赋能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晋心远扬”——晋祠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体验综合项目被评选为“2022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作为上述项目活动之一,晋祠国风文化节自2020年启动以来,至今已举办四届,创新、时尚的方式,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潮流色彩。
一泓清水入黄河,远眺明日好风光
汾河,是三晋儿女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的好时节里,万木并秀、波光旖旎,偶有飞鸟掠过。两年多年前古人“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诗句中描绘的场景,如今依然倒映在走进太原汾河景区的每一个游客眼中。
“公园成了这座城市的新标签,成了城市里最治愈的角落之一。现在有外地朋友来了,一定会带他们来汾河景区看看。”在当地市民看来,从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到公园城市,太原的变化翻天覆地。
汾河之美并非天生。一段时期里,由于河道无序开发、两岸垃圾随意倾倒,汾河太原城区段出现断流和水质污染的状况。实现汾河太原城区段全流域生态治理,是太原市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愿景。
据介绍,近年来,太原按照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的综合施治治水思路,同步推进矿山治理、造林绿化治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六大工程,努力使汾河逐步实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
在汾河治理三期工程晋阳桥段,远处西山苍茫可见,数百米宽的汾河河道波光粼粼,草地、灌木、乔木延伸到城市建筑群与远山。
在石舫南北两侧,造型各异的汾河大桥连接着城市东西,彰显着城市气质。在汾河晚渡景点,楼船造型的石舫,长28米,宽9.4米,建筑最高处离水面9.5米,船体南侧建筑为卷棚顶,北侧建筑为重檐卷棚顶,黄昏日落时景色尤其迷人。
汾河晚渡是近年来汾河景区重塑双塔凌霄、西山叠翠等“古晋阳八景”、传承城市文脉的代表之一。今年10月,汾河雁丘园的开园也一时引得游人如织。
“雁丘园周边山势雄浑、水岸景色迷人,既有‘万里层云、千山暮雪’的词意,又有野生大雁栖息,富有诗情画意。”汾河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雁丘园以“低干预、微塑造、注人文、提生境”为设计理念,建筑仿金元时期风貌,绿化以自然、野趣为主,是当前汾河两岸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落。
如今的太原、如今的山西已然成为诸多“古建筑游”爱好者的宝藏之地。正如有网友所言:“山西的好,有一种不讨好的质朴。它不外露不张扬,像一扇镇守绝世宝藏的普通大门,只有推开走进才知道其有多奢侈珍贵。”
漫步在太原最本真的、跨越千余年的情感共振中,艺术永续、文脉相传的念头便会在心中自然生长。(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茫崖地区禁止开展野外探险旅游
- 后浪潮涌 新生代企业家高素质成长思享汇在杭州举行
- “名校父母”的“鸡娃号”该如何治理
- 涉及琼粤桂云等省份,防御台风“摩羯”两部门最新部署
- 美媒调查:2021年以来美国童工劳动力呈爆炸式增长
- 2024年金砖国家信息通信与数字化转型卓越人才研修班成功举办
- 北京法院三十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近60万件 提升司法保护水平
- 古雷海关在入境船舶上截获蜚蠊6000余只
- 以色列撤销没收美联社直播设备的决定
- “虚假凶铃”频现,美国校园成惊弓之鸟
- 70余家企业赴广西寻“出海”东盟合作商机
- 国家医保局:医保码全国用户超10亿
- 拔尖人才培养 高校如何“健行”?
- 开放·向未来 | 外国网红博主带500万粉丝来海南“逐光”
- 前三季度西部地区进出口2.92万亿元,同比增长8.9%
- 天津跨境交易人民币份额首超40% 创历史新高
- (新春走基层)“星云奇妙夜”新春活动在成都科幻馆举行
- 商务部回应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磋商还存在重大分歧
-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广东和美乡村摄影比赛启动
- 今日辟谣(2023年5月6日)
- 热门推荐
-
- 江苏宿迁乡镇龙卷风灾害致5死4重伤 抢修工作有序展开
- 不掉毛不闯祸不用遛 年轻人迷上“宠物石头”
- 从“能不能停”到“不想停”,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年会
- 泷田洋二郎 :“电影是我们共通的语言”
- 打造企业共享服务链 推动平台经济服务升级
- 美研究:33万亿美债大山势必愈加庞大 美政府最终或难找到国债买家
- 强化中美航空货运市场连接 上海金鹏航空新开合肥至达拉斯货运航线
- 沈志群:推动股权投资 加大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 美媒:美国缅因州正式恢复特朗普在该州初选资格
- 在年味中感受春节的文化魅力
- 美国为逐利将世界和平置于危险之中
- 从“出圈”到“出海”: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发展
- 深谈丨2025年标志性改革举措让百姓可感可及
- 2024年河南外贸总额超8200亿元 对东盟进出口最多
- 哈萨克斯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长:期盼中方在哈增设鲁班工坊
-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越南展品经广西友谊关口岸入境
- 中国海油在南海超深水超浅层探获千亿方大气田
- 天津一化工厂突发火灾 已造成7人受伤
- 四川:挂牌督办金简仁快速路沱江大桥项目“9·13”较大事故查处
- 中央气象台:山东河南安徽江苏贵州等地将有强对流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