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着迷的不是萝卜刀,是掌控感
本文为《半月谈》2023年第22期内容
一种彩色塑料玩具“萝卜刀”近期突然爆红校园,成为不少低年级小学生新宠,并衍生出“夜光萝卜刀”“金属萝卜刀”“巨型萝卜刀”等产品。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的同时,关于萝卜刀“存在安全隐患”“危险”的讨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舆论浪潮,有地方教育部门还发布了致家长的安全倡议书。萝卜刀等网红玩具为何在小学生中爆红?封禁萝卜刀是不是小题大做?该如何看待这些“危险”的玩具?
爆红的萝卜刀,狂欢的自媒体
近期,一款名为“萝卜刀”的塑料仿刀玩具爆红,迅速风靡全国。一时间,各地的中小学生纷纷购买。紧接着,夜光版、金属版等花式进阶版萝卜刀出现在电商平台,如何玩萝卜刀的教程更是在社交媒体走红,关于萝卜刀的讨论一波接着一波。
萝卜刀源于一位在校大学生今年6月设计的一款解压玩具“重力幼崽小萝卜”,其通过自身重力实现刀体的滑动。这款玩具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后,刀刃甩进、甩出、捅刺的模仿视频纷纷出现。到9月底,萝卜刀已经在各地的校园流行开来。
“这学期开学不久,孩子说想买一把萝卜刀。”北京西城区一小学六年级家长艾女士说,“没过多久,孩子说班上很多同学都有萝卜刀了。”
半月谈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在多所中小学门口的文具店,萝卜刀被摆在显眼的位置,每把价格在5元左右,成为畅销品。在多家购物网站上,多款萝卜刀的销量已经卖到几十万把,售价从2元到上百元不等。
“看谁不爽就刀一下”“看我刀了你”……有些短视频平台,部分商家在广告语中暗含“伤人”“攻击”的意思。
与此同时,自媒体上关于“萝卜刀可以插破白纸、扎进苹果”“现在玩萝卜刀,以后就会玩真刀”等信息不断出现,还有“境外恶势力”等论调传播,让不少家长感到担忧;也有一些网友表示“多大点事”。
部分传播学专家学者表示,事情发展至今,相关话题发酵,各种声音都有,其中可能存在着煽动情绪、恶意炒作的营销号,加剧家长的恐慌情绪,或者挑起两极观点的对立,最终演变为一场自媒体的狂欢闹剧。这也是需要警惕的“危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人都要保持冷静,情绪不要被“拉着走”。
尽管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多地教育部门已发布致家长安全倡议书,要求青少年学生远离萝卜刀。
让孩子着迷的不是刀,而是掌控感
多名心理、教育专家结合学生群体中持续流行的买盲盒、盘手串、集奥特曼卡牌等分析认为,这些玩具之所以短时间内在青少年群体中呈病毒式流行,主要切中孩子的一些心理特点。
——追求新鲜、刺激,猎奇心理。受访老师认为,孩子天生好奇,喜欢尝试新鲜有趣的事物,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萝卜刀是一种新玩具,其造型圆滑,颜色鲜艳,似刀又不是刀,而刀是平常孩子不能轻易获取的,它的出现很容易让孩子喜欢。
——获得掌控感。广州天河一小学心理老师肖冬梅说,萝卜刀那种简单的应声而出的单手操控,能给孩子很酷、很爽的感觉,满足了现在孩子生活中稀缺的掌控感。他们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基本都是被大人安排得明明白白,满满当当,孩子只能被动执行。萝卜刀却能让孩子感受到“我能掌控它”。
——从众心理,社交需求。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祥云指出,现在很多热销产品都是孩子在网络短视频中看到同龄人在玩,自己也跟风玩。专家认为,孩子们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和接纳,所以他们会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和喜好,以此来建立友谊和归属感。
给孩子放权,引导正确玩法
如今,校园里的萝卜刀多数已被禁止,线上的相关讨论仍在继续。尽管多方观点不同,但达成一致的共识是,关于青少年玩萝卜刀“在疏不在堵”,不能谈“刀”色变,关键在于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肖冬梅说:“禁止只会让萝卜刀对孩子吸引力变大,与其禁止不如引导。”“在学校里,老师可以向孩子们解释清楚危险所在,不能拿‘刀’捅人。”武汉市汉阳区一小学五年级的向老师说。
萝卜刀风靡也暴露出部分学生课余活动匮乏等问题,现在一些学校,课间十分钟的消失,令孩子的兴趣爱好也“消失”了。
部分专家建议,家长、老师要正视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时间支配权还给孩子,引导孩子安全地玩,高质量地玩。专家认为,要正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喜好,给予孩子自由空间,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为他们提供更多有益智趣味兼容的传统游戏和玩具,比如跳绳、拼图、风筝、陀螺等。
同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警惕资本利用网络平台对青少年及其家长的营销,以及加强对热点话题炒作营销号的治理,尤其是涉及青少年成长等话题。相关网络平台在开启青少年模式时应过滤掉相关广告,避免消极娱乐对未成年人的传播,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广州市青少年心理辅导协会会长廖新华表示,应加快儿童玩具相关标准建设工作,完善玩具分级,将儿童的心理特征、成长特质纳入其中,进一步把儿童玩具的设计、生产及销售等环节置于严格监管视野下,为青少年玩具上一个“心理保险”。
发稿前,半月谈记者走访多地文具店,发现萝卜刀销量有所下降。“前段时间很火,这两天听说学校不让玩了,来买的小孩明显变少,当然也有可能是小孩们玩腻了,风头过了。”武汉市武昌区一所小学门口文具店老板肖先生说。
半月谈记者:廖君 熊翔鹤 王莹 郑天虹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打好能源保供“组合拳” 让居民过冬暖意融融
- 国际诗人在浙江共写青春诗篇《在中国富春江上》
- 中国铁路春运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
- 山西长治陶器墓考古报告:极可能是新的东周墓葬集中分布区
- MLF超额续作 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天津提速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长17%
-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军事援助
- 成都新津至广西钦州班列开通 拓宽成都南向出海通道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基地设立
- 促进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 山西印发推动消费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 2024年“游购乡村”系列活动启动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村里来了个“CEO” 浙江平阳运营“老手”进村帮忙鼓钱袋
- 手炉:故宫里的古代“暖宝宝”
- 消博会消费热力攀升,自贸港开放成色更足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山东省政协委员聚焦“新三样”产品出口建言献策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
- 延吉机场单月旅客吞吐量首破20万人次
- 专家谈全球发展倡议进展:以行动为导向 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心针”
- 菲律宾宣布8月8日至14日为“菲律宾太空周”
- 医疗界话人工智能:临床研究与商业开发前景广阔
- 热门推荐
-
- “大戏看北京”展演季闭幕 北京人艺经典《李白》再上演
- 卖“疯”的马面裙,最大推手是曹县?
- 岸田文雄长子将辞去首相秘书官一职
- 天津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系列活动:关注妇女需求 提升幸福指数
- 通用电气(GE)医疗在天津启动创新研发中心建设
- 湖南东安加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保险业半年唤醒“睡眠保单”七百三十余万件
- 美国3月就业趋势指数下降至116.24
- 2024年国防工业科普讲解大赛成功举办
- 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花垣“锰三角”变“绿三角”
- 瑞典将再为乌克兰提供34亿克朗军事援助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汤建伟:建议加快新能源游览排筏产业升级
- 广东首批“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创新基地正式授牌
- “版权让你听见世界” 天津首批“无障碍”作品上线
- 名校取消绩点,学生可以不“卷”了吗?
- 北京地区困难毕业生可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
- 中蒙签署合作备忘录 深化妇女儿童发展合作
- 年轻人“精致抠”:苦行僧还是理性消费?
- 搭便车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判?江西高院发布典型案例
- 湖畔实验室发布年度创新成果 构建“科技+产业”正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