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团缘”:爱上一个人 恋上一座城
最近,24岁的幼师王昕茹和男朋友正准备选个好日子登记结婚。她的“准新郎”是一名消防员,长春共青团是他们的红娘。
两年前,王昕茹和男朋友相识于共青团长春市委“青春团缘”婚恋交友活动上。这场单身青年联谊活动由共青团长春市委与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同举办。活动邀请了长春市的青年消防指战员、企业女职工、青年教师等160多名单身青年参加。通过互动游戏、心动告白、才艺展示等3个小时的活动,当场有13对青年牵手成功,这其中就有王昕茹和她现在的男朋友。
“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近年来,为落实《吉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中关于青年婚恋工作的具体要求,助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让更多青年爱上长春、留在长春、扎根长春,共青团长春市委打造了“青春团缘”婚恋交友品牌,专门为单身青年搭建拓宽交际、展示自我和结识朋友的平台。
改变以往零散、内容传统的婚恋活动形式, “青春团缘”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婚恋服务模式。线上开发了“青春团缘”微信小程序,单身青年可以在上面发布个人婚恋信息,与感兴趣的异性朋友进行线上互动。
此外,共青团长春市委还整合了酒店、婚庆、摄影等恋爱、结婚全链条服务资源,发布在“青春团缘”小程序上,为单身青年提供了便利、多样的优惠服务。不仅如此,作为“团字头”婚恋交友平台,“青春团缘”小程序还通过“婚恋观”栏目发布引导单身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可读性文章。
“青春团缘”项目负责人、共青团长春市委青年发展部郝宇光介绍,目前,“青春团缘”小程序覆盖了长春市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100多家单位,注册单身青年4000多人次,通过小程序线上互动牵手的单身青年已超过700对。
“月月有活动,场场有牵手”是“青春团缘”婚恋交友项目的自我定位。每个月,举办2-3次线下活动,并提前通过“青春团缘”小程序进行活动信息发布及报名。
今年中秋节前,共青团长春市委举办了一场以读书分享为主题的交友活动。 男女嘉宾互相自我介绍后,就开始手持各自喜欢的一本书,分享给大家。每位嘉宾分享完之后,可以和有意牵手的对象交换书籍,彼此在书中扉页留言。
青年律师李玉(化名)是第一次参加单身联谊活动,读书交友的形式让她印象深刻。李玉喜欢这种方式,她觉得通过分享一本书,可以大概了解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修养。在这场活动上,李玉“牵手成功”,双方愿意进一步继续了解。
如何能让团组织的青年婚恋服务项目有公信力和吸引力,是共青团长春市委一直在尝试和探索的问题。
为了搭建安全、可靠的交友平台,单身青年在注册“青春团缘”小程序时,要以所在工作单位或是所属的县(市、区)级团委为分群,各级团组织的团干部作为红娘,负责单身青年个人信息真实性审核。
在为青年交友提供安全保障之外,设计新颖、跟得上潮流的主题和内容,是提高单身青年参与度的直接方式。 在很多参加过“青春团缘” 线下活动的单身青年看来,团组织举办的联谊交友活动,“靠谱儿”“稳妥”“有趣”。
为了更专业地为单身青年提供婚恋交友服务,共青团长春市委还引入了专业团队——星冶单身俱乐部,为长春市单身青年提供服务。星冶单身俱乐部负责人介绍,“青春团缘”小程序后台运营及线下活动,都会有星冶单身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参与指导。
通过设计并开展飞盘、徒步、羽毛球、博物馆参观等青年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吸引更多志趣相投的单身青年参与,提高交友的成功率。据统计,截至目前,线下参与活动的单身青年有1000多人次,200多对单身男女青年牵手成功。
同时,为了提高报名嘉宾的参与度和体验度,“青春团缘”的每场活动设置在40人到50人左右。逢传统节日和特殊节点,也会举办数百人的交友联谊活动。
为了提高交友成功率,“青春团缘”的红娘们还根据青年的年龄、行业、兴趣爱好等,进行个性化推荐和邀请。
不仅如此,“青春团缘”还开设婚恋讲堂,邀请婚恋专家和心理咨询师授课,帮助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提升青年爱的体验和爱的能力。
今年上半年,王昕茹和男友正式见了双方父母,还在长春买了婚房。因为职业和交友圈子,王昕茹很少能接触到同龄男生。她也曾想过注册市场上的婚恋交友软件,但因为不确定信息是否真实,一直没有尝试。不仅自己通过“青春团缘”找到了另一半,王昕茹还把这个交友平台推荐给了周围的单身朋友。
而让王昕茹觉得更贴心的是,在相亲牵手成功后,“团团”还有后续跟进服务。例如,定期了解双方相处情况,并给出一些建议和帮助。最近,王昕茹的“红娘”得知她要登记结婚,还和她约定领证和结婚时,由“团团”义务提供跟拍服务。
现在,每场联谊活动在线上发布没多久,名额就会被抢完,这让很多注册的单身青年感受到“青春团缘”的“火爆”。“青春团缘”凭借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信息共享、个案牵线等服务,成为越来越多长春单身青年优先选择的婚恋平台。
“拓宽单身青年交友渠道,提升服务青年质量,期待更多单身青年通过‘感情留人’扎根长春,为长春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共青团长春市委书记张有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行政总监张四化:忘不了那一夜藏族少年们的眼泪
- 广西宾阳县将推出民俗盛宴 千年“炮龙”舞动龙年
- 外媒聚焦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重建信任、加强合作丨世界观
- 武铁推出两款高铁旅游计次票 方便旅客出游
- 沈白高铁并入沈阳北站第二阶段转线施工全面展开
- 疫情期间儿童如何做好防护?这些要点家长务必牢记
- 2023年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554.88吨 同比增16.37%
- 焦点访谈丨新产品、新技术齐聚服贸会 “服”利全球共享
- 新疆伽师盐碱地何以种出“甜蜜产业”?
- 【我们的家园】遇见国家级非遗觉木隆藏戏:戏韵悠扬,传唱不息
- 春节前瓜子订单迎高峰 这里的加工企业24小时不停产
- 河北涿州受强降雨损坏的省级文保单位抢险修复基本完成
- 北京地区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 父女并肩“战”高考:考场内奋笔逐梦,考场外保电护航
- 山西汾酒集团原董事长离世 曾是国企改革闯将
- 财政部:延长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
- 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区:禁止开展旅游、探险、穿越等活动
- (第六届进博会)新加坡贸工部官员:数码化具有推动全球贸易的巨大潜力
- 智慧农情 数字赋能 西安智慧农情监管平台正式发布
- 首届“鲲鹏”奖获奖书系面世 见证中国科幻青春新力量
- 热门推荐
-
- 上海专家创新以新型微创治疗技术成功救治难治性癫痫患儿
- 深圳文博会:“美丽工坊”展品现场交易额突破百万元
- 中新健康|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完成罕见肿瘤样钙质沉着症切除手术
- 海南澄迈:“农旅融合”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 德研究机构:德国2023年对华直接投资创新高
- “汉语盘点2022”在京启动
- 中国儿艺新戏《长江女神,你愿意做我的爸爸吗?》首演聚焦爱与生命
- 任长箴、周轶君携手泰康推出微纪录片《学会老》,探讨“如何老去”哲思
- 中欧班列“长同欧”首发 吉林省再增对欧物流通道
- 宁夏二季度加开3条“牛奶图定班列” 打造高效运奶新通道
- 江西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 新能源公交车辆总量占比达80.52%
-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将启幕:难忘江源之美 讲好澜湄故事
- 袭击特朗普枪手作案动机仍不明 FBI披露调查最新进展
- 极端天气频致停电故障 闽人大代表建议加强低洼地带电气设施建设
- 中泰签署互设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意向书
- 最新民调:超30%亚裔美国人认为过去一年遭受仇恨犯罪
- 202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闭幕
- 广西推进重点外贸增量项目 特色产品争相“出海”
- “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山西岚县邀客赏花海观民俗
- 北京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拆除制度“篱笆” 促进要素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