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资深中医裴正学:守传统探变迁,传棒“Z世代”
中新网兰州11月28日电 (闫姣 王牧雨)86岁的甘肃省文史馆馆员、全国名老中医裴正学,活跃在临床一线已有60多个年头。从“三个指头一个脉枕”望闻问切的陇上名医,到拥有数十万粉丝“隔空问诊”的线上“医学活字典”,他坚守传统中医的“原味”,也探索中医“旧瓶装新酒”积极求变,见证了医学行业的变迁。
生于中医世家,坚守祖传医术的“原味”
裴正学是甘肃天水市武山县人,家中祖辈三代从医。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就将《医学三字经》《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等医学著作背得滚瓜烂熟。大学期间,他主攻医学,还阅览、翻译海外医学经典。上班后,他一边潜心钻研医术,一边著书立说,多次引起国内及日本、美国业界学者的关注。
“网络看病,我不赞成,这是拿生命当儿戏!”裴正学说,传统中医就是要面对面望闻问切、把脉问诊。11月下旬,中新网记者在其甘肃省肿瘤医院工作室采访时,对他极力反对“线上中医”的态度感到疑惑。早在2011年,他和学生就在微博上解答各地网友的医学问题,并将此归纳总结成书出版。
《裴正学的医路人生》为上述疑惑作了解答。他在自传中提到,“开微博的目的就是给业内同行提供思路,促进学习和钻研,并非在网上治病。网上治病缺乏辩证基础就容易出现问题,反而会形成很多不必要的事故。”
裴正学每周坐诊6天,一天的门诊量在60至70人,他都一一把脉、开方。很多人劝他“退休”,但他以“演员不能离开舞台”为喻,说明看病医人对其重要性,他要用一辈子坚守中医。
作为中医药重要发祥地的甘肃省,像裴正学一样坚守中医本源的大夫不在少数。他们虽顺应时代变迁,懂得用信息化手段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理念及养生技巧,但也牢牢守住了传承千年的中医精髓。
中西医结合“求变”传统中医 扩大阵地破局门户观念壁垒
裴正学学中医也学西医,更根据个人经验将中西医结合,提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西药为辅,中药为主”十六字方针,这在当时重工业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医越纯越好”的传统观念下,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
先后用自主研制专方治愈几例白血病患者令裴正学名声大噪,患者来源也从甘肃扩大至全国,甚至有少量国际人士千里迢迢寻医问药。为惠及更多患者,在兰州企业家宋建的支持下,他参与创办“裴正学中医药研究院”,促进临床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开发,也从社会上广招有医学基础的徒弟,打破门户观念壁垒传授其“独门秘方”。
“我们接下来还想将裴老的医学学术思想推广至海外。”如今负责裴正学大多社会活动的宋建介绍说,裴老目前有千余名弟子,广泛分布在全国,以及英国、德国、加拿大、阿联酋等国,借助他们的力量,向海外翻译推广裴老的医学著作,进一步传播中医药文化。
记者于一个周中的下午在“裴正学中医药研究院”看到,诊室外,多名患者坐在等候区;诊室内,裴正学询问患者后,脱口说出医学口诀“汤头歌”,围桌而坐的弟子们迅速记录,并及时整理成药方递到抓药区。
来自兰州市七里河区基层诊所的侯淑亮今年49岁,得知裴老招收徒弟前来报名学习。她说,“裴老给我们授课从来不看课本,他的知识都已经内化于心,尤其千余首‘汤头歌’,让我们能轻松有趣地记牢枯燥的医方。他对于学生的问题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能从他这里学到很多东西。”
古老中医焕新生:“旧瓶新酒”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日渐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裴正学的徒弟也不乏“95后”。28岁的张婧来自武威,她根据自身学中医的经历,说明中医越来越“热”。在她看来,最近大火的“中医+奶茶”养生饮,让中医从“良药苦口”变得“良药可口”,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中医康养,强身健体的同时治愈内心。
裴正学用“上工治未病”的中医理念分析了古老中医焕发的新现象。他说,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保健,他也曾多次开出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的保健医方,颇受患者青睐。
“95后”徕丽是一名中医爱好者,是甘肃中医药大学的阿富汗留学生。在她看来,中医在海外非常有潜力,中亚、西亚、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立有中医馆、中医中心和中医诊所。她说,“我非常喜欢和佩服中医,想坚持学下去,以后还计划去阿富汗开中医诊所。”
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在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16个岐黄中医中心、学院,累计在海外注册中药产品200多种,诊疗患者18万人次,中医的知晓度广泛提升,在海外引发“中医热”。(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孩子鼻炎反复太难缠?中医调理有妙招
- 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15名演员获奖
- “明明是境内号码,怎么会是境外诈骗电话?”
- 俄外长:少数西方国家无权代表全人类说话
- 梁晓声谈新作:比《人世间》格局更大、更有分量
- 广州南沙花园酒店正式开业 有望成大湾区地标
- 第15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
- 加沙援助状况出现恶化迹象
- 中国贸促会:5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6
- 报告指RCEP促贸易投资较快增长 吁提升规则利用率
- “中国企业信用指数”首次发布
- 家庭教育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家长何处寻“良方”
- 今年以来北京累计返还超亿元电信网络诈骗拦截资金
- 南非卫生部:民众须加强防控应对猴痘确诊病例激增
- 直击“秋晚”台前幕后 央视频启动中秋节全天候互动陪伴
- 注入金融“活水” 助力制造业发展提质增效
- 还有两股冷空气要来?多地气温将再创新低
- 飘逸画笔 图风云人物——专访金庸“御用”漫画家李志清
- 1.04亿吨,繁忙!国庆假期铁路重点物资与日用品运输增长
- 第二届“蔡志忠漫画奖”公布评委名单及十大奖项设置
- 热门推荐
-
- 捐赠震区羽绒服被倒卖?警方通报:造谣男子已刑拘
- “最居家”暑假,如何让孩子收获高效成长
- 《大运河》“流淌”进国家大剧院 奏响跨越千年的声音
- 广州南沙发布30条优惠措施助力青创企业发展
- 孟子思想何以在西夏流传甚广?
- 北京警方多措并举护航“开学季”
- 第六届通商大会在澳大利亚悉尼成功举办
- 京津冀协同推进区域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 澳大利亚央行暂停加息 基准利率维持在4.1%
- 上海引入个体脑功能剖分技术 将开展脑疾病精准治疗
- 新漫评:声声枪响击不穿美国政治虚伪和冷漠
- 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显现
- 汇丰推30亿美元新经济信贷基金 面向内地与香港两地新经济企业
- 香港“Z世代”走进浙江宁波 探寻两地青年成长最大公约数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在穗讲述技能成才故事
- 美媒:党争不休 美政府“关门”问题仅被推迟解决
- 漫画云南|向云端,山那边,有一种风情叫云南
- (新春见闻)网上年货节火热 特色商品受“Z世代”青睐
- “时间银行”+环保行动:“95后”台湾社区营造师的服务新探索
- 山东出台26条“确定性”措施 对冲外贸外资发展“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