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推进区域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大运河北京段。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中新网北京1月2日电 (记者 杜燕)如何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从今年起,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三地建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制,构建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体系。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来,取得哪些重大成果?今天,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2017年8月18日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组,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文物局牵头,包括7个区、29个部门等成员单位,专门负责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五年来,北京在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持续推进文化之河建设,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突破性进展。白浮泉遗址完成腾退,以此为依托规划建设了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目前公园一期已完成主体建设,未来将与昌平滨河森林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大型运河文化展示区。万寿寺周边搬迁腾退顺利完成,持续开展万寿寺保护修缮,坐落其中的北京艺术博物馆2022年9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一期已具备开园条件,融展览展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为一体,打造以持续考古为特色、学者与公众共同参与的历史文化场所。运河文化创作百花齐放,以大运河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和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一部完整展示大运河文化的大型辞书《大运河文化辞典·北京卷》出版。
——持续推进生态之河建设,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大运河北京段涉及的断面实现全面监测,主要河段水质已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完工,建成了甘棠、榆林庄船闸和新武窑桥,改造及新建滨水绿道50余公里,设置景观广场及亲水平台20余处,满足游人亲水、观景、休憩等多样化需求。萧太后河(朝阳段)全线河道实现贯通,高标准建成马家湾湿地公园,新增水域26万平方米,实现“水清、岸绿、景美、蕴深”的治河示范。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全面亮相,建成了约80万平方米的景观廊道,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持续推进发展之河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更加彰显。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积极创建京东唯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展景区设施全面提升改造,其中,“三庙一塔”景区2022年9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和剧院外立面实现亮相,未来将成为大运河沿线文化新地标。台湖演艺小镇聚焦特色演艺、戏剧产业孵化、沉浸式主题娱乐等功能,加速成为城市副中心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版块。
——持续推进民生之河建设,市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持续提升大运河沿岸景观风貌,形成了一批滨水休闲空间。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建成开放,这是核心区内唯一一处城市湿地,公园北侧的郭守敬纪念馆重新开放,开馆当年入馆人数突破10万,成为北京小微博物馆界的“流量明星”。完成了大通滨河公园绿化美化建设工程,以通惠河为轴线,规划了生态景观区、文化展示区和体育健身区,新建约18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极大提升了周边市民的生活品质。顺义新城生态休闲公园竣工开放,规划了水岸风情、休闲度假、湿地游憩、趣味运动等景观功能区,为市民提供滨水休闲、文化传承、游憩娱乐的活动场所。
——持续推进融合之河建设,沿线地区交流合作更加深入。与天津、河北建立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同会商机制。2022年6月24日,北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游船通航,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次迈出重要一步。连续三年与杭州市共同举办“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两地签署了《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合作机制框架协议》,明确了双方共同开展文化活动、产业合作等工作机制,开创以文化建设促进区域合作新模式。
负责人表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北京注重系统推进,大运河沿线7个区、29个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围绕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开展工作,并在创新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利用疏解腾退空间提升文化功能、完善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力争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那么,京津冀如何协同推进区域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负责人指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北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建立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同会商机制,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共建共享,比如,北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签订《北运河开发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北运河联防联治;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合作,连续三年举办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以运河文化为主题,整合沿线文化、旅游等各类资源,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传承弘扬运河文化。
负责人指出,2022年11月25日、11月29日和12月1日,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会议,通过《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均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下一步,三地将按照《决定》建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大运河及沿线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小镇等文化资源,构建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体系。加强大运河文化数字化展示,推动大运河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航空轮胎跑出中国“加速度” 仿生合成橡胶是如何炼成的?
- 人行青海省分行:指导该省金融机构对接重点企业实现全覆盖
- 河北新年活动“开锣” 携手京津探索多重节日体验
- “私人陪游”兴起,江苏消保委:应持审慎包容态度并及时引导
- 《预制菜 术语和分类方法》等两项团体标准发布并开始实施
- 土耳其地震灾区损毁严重建筑物已达61722座
- 清雅荥经·第十四届“十月诗会”举办
- 悲伤的数字!美国341名“9·11”救援人员死于后遗症
- “童趣童传承 喜迎中国年” 天津市第十六届娃娃庙会热闹开街
- “美丽中英”摄影大赛在伦敦启动
- 美国总统拜登之子被判有罪 拜登回应!
- 湖南建设中医药强省 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布局
- 黑龙江省首艘入级推拖船“贾巴尔”顺利联检出境
- 关注孕期用药安全 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 新疆铁门关市红花进入采收旺季 草红花成“致富花”
- 八所知名院校共同成立高校影视(戏剧)专业教育联盟
- 清凉经济作引擎 湖南沅陵玩转水“魔方”
- 山东发挥资源优势 助推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科研人员抓住羊肚菌真菌性病害的“真凶”
- (第六届进博会)为发展“添绿” 可持续发展验证助力酒店业高质量发展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河曲:探索多元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 好客山东献上庆龙年“专属套餐” “搅热”文旅消费市场
-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公益讲座点亮星灯与爱同行 助力心智障碍儿童提升能力
- 江西结束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赏灯游园品年味儿 第三届北京南宫新春赏灯游园夜开幕
- 刘丹领衔话剧《而我们将永不分离》首演 诠释诺奖得主经典作品
- 朱亚明三级跳远获第四名【 中国军团开赛三天仍无奖牌进账】
- “中原粮仓”河南秋收逾九成 冬小麦播种将启
- 上海高铁崇明站预计今年开工 效果图公布→
- 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摩根士丹利期货(中国)有限公司
- 新西兰央行四个月内第三次降息
- 新疆兵团公安食药环侦部门集中查办一批典型案件 为企业挽损4300余万
- 广州中山纪念堂完成25年来最大规模修缮工程
- 西延高铁西铜段“四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 四川西昌:建昌古城何以焕发生机?
- 第二届六盘山红色文化旅游节在宁夏固原开幕
- 经济观察:让“超长黄金周”更好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 广东化州市举办首届农民运动会
- SS24中国国际时装周致力深度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