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力荐橄榄油:端杯喝油不多见,“油”香也怕巷子深
中新网兰州11月12日电 (闫姣 王牧雨)11月上旬,中新网记者实地走访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时看到,这座白龙江畔的山城随处可见“油”,常见人们榨油、售油、购油,但端起杯子直接喝油却不多见。为了让武都橄榄油国内知名、国际有名,武都推广“油文化”,以油待客,端杯敬油,普及“植物油皇后”“液体黄金”的健康理念。
有人形容当地橄榄油的品质,“吃武都橄榄油,做健康中国人。”这句话的底气在于,武都橄榄油斩获国际国内数十项奖项,甚至打败了油橄榄故里所产橄榄油,出口至韩国、西班牙等地。但在人们看来,武都橄榄油“油香也怕巷子深”,离出圈还有一段路要走。
“山地小轻轨”保鲜橄榄油:从采摘到出油100小时上餐桌
武都橄榄油品质优源自几大特点:纯手工采摘,保证油橄榄鲜果的完整和新鲜;加工设备先进,100%采用先进的连续式橄榄油冷榨设备;走上餐桌时间短,最快可在鲜果采摘后100小时内走上消费者餐桌;国内引种油橄榄时间较短,病虫危害少;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完善,保证国产橄榄油新鲜度;多酚类物质、天然营养素含量高,无添加剂和溶剂残留。
这两天,武都区大规模油橄榄果成熟,迎来采摘季和榨油季。记者在武都桔柑镇贺家坪村油橄榄基地,看到了农户纯手工采摘和快速运输的现场。68岁的村民赵社英和同伴将垫子铺在地上,防止从树上掉落的果子磕着碰着,“采摘一棵大树需要一两个小时,小树只需10多分钟至半小时,采摘完立马交给油橄榄果收购商。”
油橄榄种植地山路崎岖,道路狭窄,采摘果实运输靠人背畜驮,像赵社英一样的老人交果子耗时耗力。为解决该问题,当地官方引入单轨运输机,一次可载重220公斤,且可在山地前进倒退、转弯行驶、随时起停,大大提高了油橄榄果从田间地头,走向企业加工车间的速度。
据武都区提供数据显示,该区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修建山地单轨运输机轨道涉及54个村60公里,创新研发并投入使用电动采摘机100台,有效降低了产业发展成本,提升了产业机械化水平。
在甘肃时光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作人员将收购来的整框油橄榄果按照比例倒进设备,进行自动化投料、挑选、清洗、粉碎、榨油。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赵海云接受采访时说,“从鲜果投料到出油,全程冷榨不到一小时,最大程度保留了橄榄油的营养成分,也保证它的新鲜度。”
如何才能得到高品质的橄榄油?赵海云接着说,油橄榄果果皮是转色或紫色,果肉呈转色或淡白色时,得到的油质量最佳。但根据食客不同口感的喜好,也会将不同品种的果子进行混合投料,从而中和橄榄油的苦味和辣味,得到市场普遍认可和喜爱的橄榄油。
好油源自好种:武都油橄榄种质资源基因库引进百余品种
好油需好果,好果要好种。近年来,武都区建成油橄榄种质资源基因库,引进油橄榄品种133个,承担国家重大油橄榄项目科技示范和推广任务。经过引种选育的新品种奇迹、豆果、阿尔波萨纳、莱星、鄂植8号产量、出油率和产值翻番,出油率最低的豆果17%,最高的奇迹23%,平均出油率20%。
“种质资源库不仅收集了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海外优质油橄榄种质,还选取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种质,引进的种质占七成左右,本地品种占三成。”赵海云说,2022年,陇南还深入开展航天育种合作,将油橄榄种子搭乘神舟十四号飞上太空,开展空间诱变实验,为油橄榄的研发提供了原材料,进而推动该产业高质量发展。
赵海云站在种质基地,指着一株从希腊引进的油橄榄幼树举例称,它在武都的生长性状和结果性状都表现不错,丰产,出油率高,甚至比原产国的表现还要好,深受农户喜爱。
据武都区官方发布消息,该区良种繁育能力不断增强,建成规模以上良种繁育基地12处,培育奇迹、豆果、阿尔波萨纳等优质种苗1200万株,2023年可出圃良种苗木400万株,苗木销往四川、湖北、云南等地,市场占用率达70%以上。
“对于前期不注重品种,造成油橄榄树不结果的情况,后期通过高接换优,改良成结果性状好、产量好、抗病性、抗寒性好的品种。”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闫仲平介绍说,每年3月至5月进行嫁接,水肥条件达标的情况下,三年就可恢复挂果,“目前,农户们都实实在在掌握了这门技术,保证现有的油橄榄都是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
截至目前,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其中武都区栽植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2023年预计油橄榄鲜果产量达到5万吨,生产初榨橄榄油7000吨,产值突破35亿元,惠及28个乡镇、320个村、21万余人,主产区民众人均油橄榄产业收入达4000多元。(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厦航开通福州至首尔往返直飞国际航线
- 江苏无锡停车管理有暖意 为市民留足“一碗早面”时间
- 90后科学老师用塑料瓶做火箭 16秒视频播放近百万
- 中外嘉宾北京共论冰雪经济如何“四季升温”
- 中国能源大省山西:破立并举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 “课改中国行”走进福建泉州 传统文化促教学质量提升
- 现代化应急救援装备亮相羊城 民众争相打卡救援“黑科技”
- 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安全底座 360安全云入选工信部示范项目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24年春季预测报告发布
- 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总体稳健
- 病人被关磁共振舱近三小时,不只是粗心
- 哈尔滨机场加密至南萨哈林斯克往返航班
- 广东851株一级古树和名木实现“天眼” 视频监控守护全覆盖
- 持刀伤人事件中挺身而出 苏州将追授胡友平“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 《柳叶刀》刊发专辑呼吁社会以新方式看待更年期
- 商务部介绍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情况
- 每天出口上万件 乌蒙山区“镇雄制造”衣制品畅销东南亚
- 浙江建德聚力汇智 打造新乡贤“带富”新样板
- 民生直通车|解决线上消费和服务维权新问题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 盲童们的足球梦
- 热门推荐
-
- 标普全球维持香港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为“AA+”
- 这里的镇街干部“上门问事” 已解决问题1.41万个
- 西江1号洪水过境广西梧州 超警水位2.34米百余渡口停渡
- 人民大学报告:未来十年“紫领”人才需求将超过3100万人
-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世贸组织体系正在遭受侵蚀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2级地震 震源深度25千米
-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 杭州今年将全面开展西湖龙井保护专项行动
- 台风“派比安”来袭 广西交通运输部门多举措全力防汛防台
- 专家研讨数智戒烟: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帮助戒烟?
- 北京怀柔“花式”普法满足群众法治新需求
- 广州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诸多领域领跑全国
- 烟台养马岛:“东方夏威夷”焕新颜
- 开学了,孩子们的营养餐该如何搭配?
-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沿海登陆
- 国宝见证丰收 山西30件文物追寻重现中国农业文明的演变轨迹
- 优化支付服务丨外币兑换服务全面升级,便捷高效迎宾客
- 四川: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启动
- 新春走基层丨非遗在传承中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