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免赔”能否成惠民保升级新方向?
本报记者 邹倜然 本报实习生 周婷怡
阅读提示
近期,多款“0免赔”惠民保产品上线。相比其他产品,“0免赔”将特定情形下惠民保赔付门槛降低为0元,给参保人提供了更多保障,有助于解决参保率不足问题。不过,“0免赔”能否成为惠民保升级的更优方向,仍有待市场检验。
“0元起赔,用低投入撬动高保额。”8月1日,“杭州市民保2024”保障生效,这是一款在全国首创特定情形“0元起赔”的惠民保产品。
近年来,惠民保以其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等优势迅速推广。不过,惠民保产品通常设有一定的免赔额。相比之下,“0免赔”惠民保更有吸引力。它能否成为惠民保升级新方向?作为一种带有普惠性质的保险产品,它有哪些创新?又如何更加“惠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0免赔”惠民保应运而生
6月25日,由平安健康承保的“杭州市民保2024”开放参保。相较于2023年,除了89元的普通版外,今年还新增了129元的升级版。升级版特别针对28种特定严重疾病和意外住院,将免赔额降至0元。
所谓免赔额,就是参保人在发生医疗费用时需要自行承担的最低费用限额,只有超过这个额度的部分才能获得保险公司赔付。
目前,市面上的惠民保普遍设有1万元~2万元的免赔额。而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约2亿人次,次均住院费用为7674元。其中在二级、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6205元、2943元。这些医疗费用通常低于惠民保的免赔额,因而无法获得赔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0免赔”惠民保应运而生。它取消了免赔额的设置,意味着参保人即使只产生了较低的医疗费用,也能够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从而提高了保险的覆盖面和参保人的受益可能。
据悉,“杭州市民保2024升级版”的住院基本医疗报销年免赔额仍为2万元,但对恶性肿瘤、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严重慢性肾衰竭、冠状动脉搭桥术等28种特定严重疾病和意外住院实行“0元起赔”。这些疾病的普遍特点是疾病高发、病情严重、治疗费用高。杭州市民保方面表示,“0元起赔”让被保险人在面临较为常见的住院费用时,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赔付。
值得注意的是,“0免赔”惠民保并非杭州市民保的独家“专利”。被视为“沪惠保”兄弟产品的“沪补保”也于近日上线,其多项责任同样实现“0免赔”。
降低免赔额成惠民保发展趋势
中再寿险发布的《惠民保的内涵、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与2021年相比,2022年惠民保产品的平均免赔额呈现下降趋势。报告认为,这一变化的背后,其实是惠民保正面临个人参保率不足的问题,这成为当前惠民保发展的核心难题。
“许多参保人因未达到赔付门槛而感受不到保险的实际益处,这降低了他们的参保动力,进而影响了保险产品的持续性。”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表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降低免赔额或成提高产品吸引力和民众感知度的有效策略。纵观近年来惠民保发展历程,超过70%的产品在续保时降低了免赔额,这已经成为惠民保发展的一大趋势。
浙江大学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副所长张翔表示,降低免赔额是惠民保产品创新的重要一步,它直接回应了参保人对于更易获得赔付的期望。通过这样的改进,保险公司可以提高参保人的满意度,同时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那么,直接将免赔额降低为0元,能否成为惠民保新的升级方向?张翔认为,“0免赔”不是惠民保的主流产品,由于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成本问题,此类产品目前还无法不加限制地普遍应用。
是否为更优升级方向有待检验
“0免赔”产品虽然为参保人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但也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风险控制要求。保险公司可能需要采取提高保费、加强健康告知、调整赔付比例等措施来降低风险。在业内人士看来,“0免赔”是否是一个更优的升级方向,仍有待时间的检验和市场的反馈。
一方面,目前,“0免赔”产品的医疗数据尚不完善,这对保险公司在风险评估和定价策略上构成了挑战。另一方面,这类产品在开发和推广上也面临困难,由于更高的保障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保费,这会给人们接受保险产品带来一定影响。
惠民保作为一种带有普惠性质的保险产品,其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等共同努力。业内人士指出,保险公司在开发“0免赔”惠民保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风险控制、产品设计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产品长期稳定发展。
张翔建议,消费者在投保“0免赔”惠民保产品时,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包括保障范围、赔付条件、责任免除等,以确保所选产品能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他还提醒,由于“0免赔”产品在1万元以下区间的赔付比例并不高,消费者在构建个人保险组合时,应考虑将“0免赔”产品与其他类型的保险产品相结合,以获得更优的成本效益和更有针对性的保障。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饿了么联合香河园街道共建“小蓝灯放心社区”,助力养老服务数字化
- 韩国法院对尹锡悦签发逮捕令 所涉罪名为“内乱头目”
- “图书直播”成常态 流量如何变“留量”?
- 各地积极应对台风、降雨天气
- 两部门:2月份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等地存在阶段性大风和雪灾风险
- 2023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颁奖 141件产品脱颖而出
- “工作队”来了三年 云南砚山平远“大乡村”变了样
- 2023年金融反腐盘点:百余名干部被查、信贷领域成重灾区
- 央企赋能 智能制造为千年古城寿县注入新动能
- “杏花村·汾酒的故乡”摄影展在日本东京举行
- 上海邀东北游客赴沪观光旅行
- 点亮“夜京城”文化地标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解锁新体验
- 外媒:科威特首相向国家元首递交内阁辞呈
- 泰国宋干节期间旅游业收入超1400亿泰铢
- “法国风筝之都”迪耶普举行中国风筝体验活动
- 深化一体化发展 沪苏浙皖签约十个合作项目
- 北京证监局对中国银河证券出具警示函
- 中国与东盟城市代表共话经贸合作
- 第37届科技周活动在天津开幕
- 技术支撑赋能 广西闯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壮乡路径”
- 热门推荐
-
- 广西加快打造服务“东融”、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综试区
- 中经评论:“在一起”格局需再打开
- 欧盟加强与拉美经贸联系,难在哪儿?
- 水果整体价格后期将逐步趋稳
- 中证协召开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暨全体委员会议
- 山西长治:卡通“消防螭吻”“救援螭吻”今起代言“火焰蓝”
- 福彩开奖公证员都要负责什么?
- 韩执政党将举行紧急会议 讨论尹锡悦“有序退出”计划
- 邮储银行践行信用惠民 引领线下消费新风尚
- 以煤为基、向绿而行:2024“哈密能源之问”成功举办
- 柬埔寨最大公立医院启用
- 近郊游走热还需冷思考:不少项目服务能力参差不齐
- 2379.8万人次 哈尔滨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保持东北第一
- 新疆阿拉尔市:景区提档升级 多业态让游客尽兴
- 中国科协发布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 聚焦创新生态链
- 服务业新动能加快成长
- “希望搭上中欧班列的‘顺风车’”
- 中国A股周二反弹 证券板块表现亮眼
- 甘肃酒泉农特产品从乡村“深闺”俏销他乡
- 徐州梆子戏代表性传承人燕凌:做演员要有天赋更要肯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