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大学毕业生扎根大漠 书写“化工报国”的无悔青春
中新网沈阳11月7日电 题:沈阳化工大学毕业生扎根大漠 书写“化工报国”的无悔青春
中新网记者 王景巍
达日罕乌拉苏木,地处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腹地,这里人烟稀少,荒芜寂寥,冬夏温差可达80度。2009年,我国首个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落址于此,一批批沈阳化工大学毕业生也陆续扎根于此,他们远离家乡亲人,年复一年踏实苦干、勇于追梦,坚守在祖国北疆能源建设一线,践行着“化工报国”的无悔青春。
开垦黄沙中的“南泥湾”
“大风,沙尘暴,沙子打在脸上真是一个疼……”杨志勇在回忆第一次走进浑善达克沙地时,仍记忆犹新,“眼前的荒凉令人震撼,人困黄沙中,真有点开垦南泥湾的感觉。”
杨志勇是沈阳化工大学96级毕业生,辽宁葫芦岛人。2009年,他毅然辞去离家更近的化工企业,成为大唐克旗公司的第一批员工。冬季的大漠,北风呼啸,寒冷异常,大雪没过膝盖。每次出现场,杨志勇和工友们裹着最厚的羽绒服也无济于事,“没想到这里这么冷,那个时候我甚至想到了铁人王进喜,既然来了就不能退缩,咬咬牙,坚持!”
“有一次,厂里运煤的提升机坏了,上不去煤,就没办法取暖,我们几百人就靠着人力上煤,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夜里硬是坚持了三四个小时。”杨志勇说,那个时候环境非常艰苦,但是没人叫苦叫累,还都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学习工艺技术。越是艰苦,越是团结;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这就是化工人的意志。
锻造攻坚克难的“生力军”
“我们的使命就是将劣质褐煤转化成清洁天然气,为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首都的天更蓝。”沈阳化工大学2010级毕业生刘洋刚到企业时满怀激情。
甲烷化工艺是生产煤制天然气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刘洋到来之前,这项技术的成功实践还属于国内空白。为将甲烷化工艺吃透,刘洋一句一句翻译了英文设计文件,提出了多个技改优化项目,仅甲烷化催化剂升温还原优化就将原设计的45天,缩短到了29天,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2012年7月28日,甲烷化装置终于产出了合格天然气,标志着全国首套煤制天然气项目甲烷化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当时感到非常自豪,就像是赢了一场胜仗!毫不夸张地说,你问我的生日是几号,我可能想不起来,但是这些胜利时刻,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啊!”
他们永葆激情、追求卓越
在煤制天然气的生产流程中,甲烷化是最终工序,气化则是第一道工序。所谓气化,就是将原料投入到气化炉中生成粗煤气,以及焦油、氨水、氨气等附产品。
冯志强,沈阳化工大学2011级毕业生,他高大魁梧,一脸的阳光。在气化中心的十多年里,他工作认真负责、善于动脑,“排放废气之前要利用氨气进行脱硫处理,过去需要采购氨气,现在气化中心可以将分离出的氨气回送到动力中心,不但节约了脱硫成本,还生产出硫酸铵产品。”冯志强兴奋地说,“化工处处都是宝,我的工作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寻宝’。”多年来,冯志强参与了气化中心每一项工艺流程的技术改造,为企业创价值、在国家能源建设一线留下自己的足迹,就是他最大的追求和幸福。
“衣服被汗水浸透,混合着难闻的气味,但我们没时间考虑这些……”黄婷婷是沈阳化工大学2010级毕业生,她负责的是分析检测工作。为了保证数据的及时性,黄婷婷经常要守在生产一线。在气化中心试车阶段,她和同事在几百度高温的气化炉旁的分析室里奋战了一夜。
由于是试车阶段,气化炉的运行并不稳定。一次取样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拧开了阀门后,一股煤气水喷涌而出,真是毫无准备,从安全帽到衣服,喷得到处是煤气水。”黄婷婷说,“那股味道,真是没法形容。”下班后,黄婷婷要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洗去这一身难闻的气味,而是赶紧跑到食堂吃饭,“真是饿坏了,吃饱了就睡了。”这一年,黄婷婷才24岁,她稚嫩的身躯已然扛起了重担。
2019年,大唐克旗公司黄婷婷带头开展创新工作室工作,这是对她多年来全身心投入检测工作的肯定。“创新就是颠覆过去的方式,追求更大的卓越,这给了我很大压力,也让我始终保持斗志。”这两年,黄婷婷参与创新项目10余项,助力企业获得CNAS实验室认证。
十四年来,这些来自沈阳化工大学的化工人筚路蓝缕、筑梦荒漠,用奉献与担当擦亮了“首都经济圈”绿色发展的底色,绘就了祖国新能源事业的广阔未来。他们散尽芳华,甘作“一块砖”,在黄沙中支撑起绿色能源保供的重任。(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中国品牌节女性论坛将于4月8日在郑州开幕
- 世界花卉大观园 蝴蝶兰瀑布迎客
- 【透视】美国根本不知道反省!美媒:反亚裔的仇恨并没有减弱
- 美卫生机构首次就枪支暴力发警报:构成公共卫生危机!
- 天津自贸区与新加坡劲升逻辑集团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 重返冯雪峰家乡:“傲骨如雪 笔墨成峰”
- 在长城脚下村落 美国青年感受多元中国
- “小竹笋”出国门 江西乐安做优做强竹笋产业助农致富增收
-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福州新区 感受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印度一军事基地发生枪击事件致4人死亡
- 李冰冰:每个人都努力生活着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 “最美公路”广西旧州枢纽互通展工程师设计匠心
- 央行: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 多位美学专家浙江杭州倡议:促社会美育高质量发展
- 旅游收入57.58亿元 “五一”小长假游客天津玩转“海陆空”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康:蜜柚产业升级成就“致富果”
- 国家医保局:逐步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第19届“古井贡杯”全国新闻界网球大赛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 当好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 开通运营18个月 中老铁路交出亮眼成绩单
- 热门推荐
-
- 舌尖上的“一带一路”,真香!
- 合成生物产业加快布局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内外兼修 “世界白茶发源地” 福建福鼎做足“福鼎白茶”发展文章
- 浙江宁波一装潢材料市场发生火灾 消防正在扑救
- 江西首个地铁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 和美乡村入画来
- 【锦绣中国年】上海:璀璨光影贺新春
- 江西萍乡万龙峡漂流人员落水致1死1伤 项目已停业整顿
- “政府+链主+园区” 山西晋城:高效打造光伏装备特色产业集群
- “京帆”徐展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拟明年投用
- 接种疫苗 预防流感的第一道防线
- 撤军进程已开始 美军将在9月15日前全面撤离尼日尔
- 杭州首个国际影视城启动 3000余平方公里“全域取景”
- “敦煌医学数据库”首发 含敦煌古医方原版高清图
- 沙漠边缘筑起绿色屏障 致敬创造奇迹的他们
- 既不“与粮争地”又能带动增效 小荠菜如何长成数十亿元大产业
- 收藏300余件“古董” 浙江海盐一村民将住处建成博物馆
- 一部家训,留下绵长回响
- “不用预制菜”成卖点 “用预制菜”别成盲点
- 越忙越肥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 心理咨询师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