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贤”徐九斤:四十余载播种乡村“影像种子”
中新网海宁11月2日电(张煜欢)“我的人生就是用一部部电影‘摞’起来的。过去这40多年我只干了一件事,就是为村民放电影。”一笑起来眼睛便眯成一条缝,一聊起电影就打开了话匣……对于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沈士电影放映队队长徐九斤而言,是“热爱”与“责任”,支撑着这数十载的乡村放映电影之路。
近日,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2022年度“最美乡贤”学习宣传活动公布名单,扎根故土、播撒乡村“影像种子”的徐九斤位列其中。
一个人撑起一块银幕。40多年来,徐九斤用胶片和光影为乡村百姓留下美好的时代记忆,35万公里的风雨兼程,一个人的不懈奔走,他用电影之美照亮了和美乡村的精神共富之路。
20世纪80年代前后,全国各地纷纷组建了流动电影放映队。有些摄影基础的徐九斤被选入了当地的沈士文化站,成为一名乡村电影放映员。
“那一年我22岁,当时做梦也没有想到,放电影居然会成为陪伴我一生的事业。”徐九斤说。
两根毛竹,一块白布;机器一亮,万人空巷。在那个年代,拷贝是极为稀有的资源,一部电影拷贝要在几个村子之间进行“接力式放映”。热情极高的村民会争着替放映队“跑胶片”。每到一处,围观的村民就会自动让出一条道,高声喊着,“片子来了,片子来了!”
徐九斤向记者回忆,当时的露天电影票价一两分钱。那时,他拿着30元钱一个月的固定工资,就靠肩上一根扁担,挑起100多斤重的设备,走上几十里土路。至今他还记得,自己放的第一部电影是《保密局的枪声》;放得最多的电影是《少林寺》,一连通宵放了许多天。“虽然累,但我很享受被那么多村民围着的那份快乐,看见大家看电影时脸上映射出的光芒,我很自豪。”徐九斤说。
但随着时间来到20世纪90年代,在开放浪潮下,电视机不再是一件“稀罕物”,一时间,露天电影也风光不再。由于电影放映场面不再热闹,电影放映队也纷纷解散。在此背景下,徐九斤的不少同事纷纷改行,原本热闹的电影放映队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当时徐九斤的妻子劝他,“要不把这些(放电影的)东西卖了吧,开个小工厂,还能赚点钞票。”但热爱电影的徐九斤,还想再“坚持一下”。
三年后,电影放映逐渐让徐九斤入不敷出,于是他只能顺应潮流办起家庭工厂。但在办厂之余,他并没有停下放电影的脚步。只要附近百姓有需求,他就骑着摩托去放电影。
“我逐渐意识到,优秀的电影对于农村老百姓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我还是要把电影在乡村继续放映下去。”感受到心中热爱与肩上责任的徐九斤,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四处筹钱买了几台放映机、几大箱电影拷贝胶卷,成立起了一个人的放映队——“九斤放映队”。
此后,他总给农村敬老院里的老人免费放电影,将一些经典的好电影送到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农村老人中间;他还给在杭海城际铁路施工的工人放电影,让大伙儿的业余生活充满欢声笑语,不少工友高兴地说:“在工地上看电影还是头一回。”
2003年前后,国家开始大力鼓励农村放映电影,徐九斤的“事业”也迎来“第二春”。2006年,浙江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放映综合试点省份,浙江农村大地上的“影像种子”破土而生,茁壮成长。
在时代春风下,徐九斤的放映范围也逐年扩大,从海宁延伸到了周边的嘉兴桐乡、杭州余杭甚至宁波等地,从村里到学校,从企业到敬老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总行程已超过40万公里,共放映3万多场电影,观众达700余万人次。
为了让一代代村民真切了解到电影发展背后的故事,2015年,作为乡贤的徐九斤还在当地建起了一家民间电影收藏馆——九斤电影珍藏馆,场馆面积达1000平方米,免费向公众开放。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会陪着父母走进九斤电影珍藏馆,触摸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也为父母寻找儿时观看露天电影的美好记忆。
这位农村电影放映员40余年对乡村电影的坚守,也打动了电影圈内的众多艺术家。2020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首届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在海宁许村镇科同村举行。郭凯敏、刘劲、江平等一批电影艺术家,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电影文化,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农村电影放映员也来到现场,银幕之光照亮了乡村的夜晚。
40多年来,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但徐九斤对在乡村放映电影的热忱之心始终如一。
“这次能入选‘最美乡贤’我十分荣幸,未来我会把这一荣誉当成新的起点,发挥好乡贤的正能量,继续丰富乡村文化精神生活,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只要有一个百姓爱看电影,我都会继续放映下去,无怨无悔。”徐九斤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千人宴”变花生毛豆宴是在自毁旅游招牌
- 韩国执政党党首:总统宣布实施“紧急戒严”是错误的
- 全球进入“烧烤模式”?WMO: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将创下新纪录
- 报告:北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环比保持微幅增长
- (经济观察)系统性风险怎么防?专家列出五大重点关注“清单”
- 自动售卖机过度索取个人信息,何谈合规?
- 外国游客三亚乐享中国长假:从跟团游逐渐转向自由行
- 打击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启动
- 两家公益机构为西藏捐赠取暖器、棉被等物资
- (第六届进博会)彭森:数字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
- 湖北软件业彰显硬实力 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 青海“三北”工程六期重点项目已全面启动
- 2023年1月至7月川渝黔在建铁路项目加速推进
- 中国电影再出发,在确定的信心中启程
- 欧洲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压力
- 云南开启绿色发展新“铝”程 电解铝产能将破800万吨
- 2023“多彩贵州”国际摄影展在柬埔寨巡展
- 国潮马面裙走红高校毕业季
- 舒兰牺牲常务副市长记录十几页抗洪笔记 抽屉堆着止疼药
- 海南文昌加快商业航天产业链布局
- 热门推荐
-
- 让生命“终归”自然 生态葬如何走得更远?
- 各行各业“撸起袖子加油干” 共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 海内外艺术家纸艺精品杭州展出 1.4米高折纸白犀牛亮相
- 新警赵紫恒的“春运初体验”
- 国家能源局: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9亿千瓦
- 饭菜不涨价被罚,高校食堂岂能沦为“逐利场”
- 民宿专家齐聚“林都”伊春 共探森林康养民宿前景
- 辽宁计划投资近千亿元实施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 广西“积分+清单”治理乡村 :鼓励村民参与 为基层松绑
- 昌九高铁昌北机场站顺利封顶
- 2023·新丝路物流论坛在德国杜伊斯堡举行
- 海南本月起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
- 北京养老护理员专业化水平增强 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人才建设
- 暖心服务“职”等你来 送岗位、送技能 助力受灾群众就业
- 玻利维亚东部公路一大巴坠谷 已致7死34伤
- 揪出“网络水军”,也别忘了其“客户”
- “00后”藏族列车员:丽香铁路开通一周年 家乡与世界相连
- 助力女性发展 新疆妇联发布2024年17项重点工作
- 前三季度我国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
- 墨西哥总统批评美国人权报告 呼吁美国学会互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