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盛的送托需求为何最后打了折扣 破解送托难题需要多方发力
原标题:家门口托育机构不放心 去单位送托路太远
托有所育 期待解锁新模式
近日一组关于单位办托的数据引起了关注:一边是超八成人愿意送托,一边是近半托位闲置。旺盛的送托需求为何最后打了折扣?记者调查发现,职住分离、通勤时间过长成为制约单位办托的因素;而对于家门口的托育机构,有些家长则担忧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专业老师,在送和不送之间左右为难。送托之路“卡”在哪儿,怎样才能把资源布局和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多方发力。
送托之困
通勤不便 报名后仅来八九个娃
“我现在是进退两难。”乐融儿童之家承办了本市多家单位的托育服务,经营都处于苦苦挣扎中。相关负责人这样描述自己的困境:“能成功竞标我们觉得很光荣,说明我们的品牌和服务得到了认可;在办托过程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家长和孩子对我们的需要,这是我们继续工作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由于入托孩子少,导致我们在不停地‘输血’,要靠情怀支撑着。”她以承接的某家单位为例,“我们的场地和人员服务20个孩子没问题,但现在入托的只有八九个孩子,最少的时候只有三个孩子。”而在前期的调研中,这家单位有意向参加托管的家庭有近80个,预报名时也有30多人。
招不到孩子并不是因为服务质量不好,家长们的点赞给了她很大安慰。“主要是因为职住分离。”她分析,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刚好住在工作单位附近;大部分人的路上通勤时间要一个小时左右,对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通勤半个小时之内的家庭大多不以私家车作为通勤工具。
乐融儿童之家面对的困扰不是个例。有数据显示,目前本市共有单位办托24家,共提供托位1055个,实际入托儿童仅579人,入托率不高的问题很普遍。
期待 能不能把“优惠”向周边开放
为了让托育机构生存下去,各方一直都在努力。“比如,有的单位就为我们减免了租金和水电费,但是以现在的招生状况还是很难覆盖我们的人力成本。”乐融儿童之家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努力促成单位托管服务向周边单位及社区开放,但还有不少阻力。“比如收费标准是否要跟本单位内部的员工一致,孩子出现意外伤害各方责任如何划分。”一家单位工会负责人坦言。
“要不然从政策方面给予更多补贴,要不然拓展我们的招生渠道,否则运营面临很大困难。”乐融儿童之家这位负责人说。
送托之忧
门槛不高 有的一线老师还在实习期
家长们对托育机构的另一个担心则与专业人才有关。有业内人士透露,有的托育机构为了节约成本,甚至雇佣实习生来做一线老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厉育纲观察,当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托育机构备案时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育婴师证或保育师证等,但这些证书考取相对简单,有的短期就可以“速成”,入职门槛并不高。
市政府印发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提出,本市支持普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开设托育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到2025年,全市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婴幼儿托育等专业布点达到5个以上。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走在了前列:今年,学校在早期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的基础上,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早教托育人才培养添砖加瓦。除了基础公共课,新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包括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回应性照料、常见病识别与预防、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托幼机构管理实务、家园合作共育等;此外,学生还要经历见习以及多次实习。
色彩淡雅的地垫靠着落地窗铺设,几十把小椅子有趣可爱;约一米高的木架上,绘本、玩具、奥尔夫乐器等次第排开,手工绘画作品琳琅满目……步入学前教育学院的校内实训基地,就像来到了敞亮温馨的托育园所。实训基地内,几位学生正专注地各自练习。一名学生跪在CPR(心肺复苏术)专用模拟娃娃旁,为“他”做着心肺复苏。不远处,另一名学生将颜色形状不同的积木分成几堆,微笑着示范讲解,仿佛面前正坐着一排懵懂幼儿。
实训基地内还有上百个娃娃,内置了芯片,能够模拟婴儿在饿了困了尿了等不同状态下的哭声,训练学生的回应性照护技能。
支招 应给托育人才提供晋升通道
厉育纲认为,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提高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度,“进行招生宣传时,常听到考生和家长问,毕业后是做什么呢?是去做月嫂或者育儿嫂,还是去做保姆?”她介绍,参照之前已有的两个专业,对口就业率在95%以上。“只要学生不是特别挑剔,就业前景应该说是很不错的。”
她也建议参考部分省份培养养老护理员的做法,“实施免费或减免学费的政策,鼓励更多学生报考。”此外,她认为还应明确托育人才的职业晋升、职称评审的通道,从而加强从业人员的稳定性。
送托之急
规范不够 有些统一配餐让家长忧心
虽然有关部门对托育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在落地实施过程中,很多机构在设施设备、卫生健康、安全防护等方面都达不到要求。有家长吐槽,自己家门口的托育机构统一配餐,没有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需求设计饮食方案。
中国儿童中心家庭养护支持中心托育主管杨印认为,未来还需要出台更多的规范及指导性文件,来指导托育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她曾参与制定的《全国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预计不久就会亮相,她说,“类似的全国标准既可以作为国家监管各省市质量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托育机构提升自身质量的一个抓手。”她表示,通过使用这个工具,机构就能对照查找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不断提升自身的托育服务质量。
作为从业人员,她也期待更多的指导性规范出台,“比如0至3岁婴幼儿的发展指南和服务规范等等。”
解困 更多灵活便捷的模式正推广
不可否认的是,托育服务机构高昂的价格也拦住了不少家长的脚步。可喜的是,街道办托、社区办托的新模式近期已在本市试点展开:全市首家街道“托儿所”在位于丰台区六里桥街道的北京市社区儿童中心开班,西城区首家社区托育班在德胜街道新风街1号院儿童活动中心正式开班。未来,更多灵活、便捷、实惠的托育服务模式将在本市进一步推广,纾解更多家庭的带娃困境。
送托之利
认识不足 部分家长不了解托育价值
“孩子还那么小,早早送出去让别人带,多不放心。”然然马上就两岁了,今年9月被妈妈送进了中国儿童中心家庭养护支持中心。入托前,姥姥曾强烈反对。在杨印看来,老人的声音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看法。“托育服务是什么,对儿童发展到底有什么价值,在家里面抚养和送到托育机构到底有什么不同……很多家长对托育服务的价值、意义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入托率。”
不过,然然入托一个多月后,姥姥很快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感受到了很多在家里感受不到的快乐,就连周末也闹着要上学。其他孩子家长也对孩子入托后的变化深有感触,“入托不久就能自己独立吃饭,而且养成了非常好的生活习惯。”
有家长担忧,在儿童形成安全感和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将孩子交给外人抚养,会影响孩子跟自己的感情。对此,杨印认为,孩子与家长的依恋关系取决于陪伴的质量。“孩子是可以有多重依恋的,爸爸妈妈本身陪伴质量很高的情况下,孩子又与外界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对于孩子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事。”
反馈 上过托班的娃不易有分离焦虑
杨印从幼儿园那里也得到了很多的正面反馈。幼儿园普遍反映,与同龄孩子相比,上过托班的孩子不会有很强的分离焦虑,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服务能力也都有更为出色的表现。她认为,社会应加强对于送托优势的宣传倡导,“只有让更多的家长看到托育给儿童早期成长带来的重要作用,家长们对托育的必要性才会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本报记者 牛伟坤 魏婧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风“摩羯”逼近粤琼 广东逾万名海上养殖人员上岸
- 中国在申请加入CPTPP上有何新进展?商务部回应
- 帮助有心理危机的人走出困境 快手上线种太阳计划
- 一块画布打开心扉 中美青年共绘鼓岭天空
- 葛剑雄:中华文明兼容并蓄 广泛吸收外来文明长处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福建:画好山水画,探索“点绿成金”新路径
- 警惕“看人下菜”的粉红税
-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愿与中方开启两国各领域合作新局面
- 文化中国行 | 千年古城焕发传统与现代双重光芒
- 红枣地里摸爬滚打 新疆兵团“95”后发明智能红枣联合收获机
- 证监会就《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等6项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马来西亚将对国内旅游巴士开展大检查
- 为老师减负不是一句空口号
- 红土地上振兴路:“黄金花”摇身变成“致富花”
- 山西布局能源革命全球试验场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乡村的“马术俱乐部”:在乡村振兴路上“撒欢跑”
- 2023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举行主题采风看片交流会
- 2023年“国际茶日”:中国茶亮相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聚焦“三农”:如何夯实乡村振兴“耕”基?
- 感受热气腾腾的中国(神州看点·迎新春特别策划)
- 热门推荐
-
- 呼伦湖春季水鸟回归2万余只 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
- 非法拦截、喷胡椒水……45页报告揭露美国一州警方不当行为
- 第四届黑河寒区试车节启幕
-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发布2024音乐季
- 30多岁正当年,找工作怎么就被嫌弃了?
- 央行: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累计操作超过1000亿元
- 中新健康 |100余名医疗专家汇聚重庆 促肝癌治疗走进“微创时代”
- 《半熟恋人2》分寸之间、果敢相爱
- 全方位扩大内需利好世界经济
- 初三语文测试阅读材料造成不良影响 成都新都发通报
- “政府+链主+园区” 山西晋城:高效打造光伏装备特色产业集群
- 印度列车脱轨相撞事故已致288人死亡 数百人受伤
- 有效成分含量不及正品十分之一 上海警方侦破制售假劣辅酶Q10功能性食品案
- 工信部:将发布新版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指南
- “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这些网上流传的说法靠谱吗
- 《三体》总制片人:我们只是拓荒者
- 美国加拿大对白俄罗斯发起新制裁
- 尺素金声 | 3.8%有厚度,掂掂“土特产”的含金量
- 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公布 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 杨澜等亮相星空演讲2024·益起讲专场 分享责任和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