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民众送别大熊猫“叻叻”:“愿你给更多人带来快乐”
中新社新加坡12月13日电 题:新加坡民众送别大熊猫“叻叻”:“愿你给更多人带来快乐”
中新社记者 王鹏
12月13日,新加坡河川生态园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欢送会,主角是当地的动物明星——首只在新加坡出生的大熊猫“叻叻”。数千名当地居民来到这里,在“叻叻”回中国前见它一面。
2012年,大熊猫“嘉嘉”和“凯凯”从中国四川来到新加坡,2015年首次交配,经过多年尝试,“嘉嘉”最终于2021年8月14日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诞下“叻叻”。“叻叻”的名字由数万新加坡人投票得来,“叻”源自新加坡旧称“石叻坡”,音同“乐”,寓意生于新加坡永远快乐无忧。
这只出生时只有200克的大熊猫宝宝,经过两年多成长,体重已达70公斤。按照协定,“叻叻”2岁后需回中国参与繁育计划。当天的欢送会后,“叻叻”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隔离和归国训练,并计划于2024年1月16日乘飞机回中国。
当天上午,兽舍大门打开后,“叻叻”踱步而出。它对饲养员布置的纸飞机感到好奇,一番打探后,打开“行李箱”吃起了竹笋,全然不顾几米外的“长枪短炮”。
为送别“叻叻”,河川生态园大熊猫展区设置了拍照点和投放告别信的邮箱。6岁的新加坡女孩林宜蒽来见“叻叻”,并画了一幅“叻叻”的肖像,“我今天来送‘叻叻’,希望它回到中国快乐。”她害羞地对中新社记者说。
12岁的饶佳颖一大早也和爸爸妈妈赶来,特并意穿上熊猫T恤。自从“叻叻”出生后,饶佳颖会定期来看它。“你给新加坡带来快乐,希望你回到中国后,给更多人带来快乐。”饶佳颖曾去过成都,还在成都都江堰熊猫谷做过一天义工。
对饲养团队来说,自从一个月前确定了“叻叻”回中国的日期,他们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着手培训“叻叻”离开妈妈独立生活。
新加坡万态保育集团生命科学和营运副总裁兼首席生命科学官、兽医博士曾文豪说,按照自然习性,大熊猫幼崽2岁后会被妈妈驱赶,独立生活。如今“叻叻”已经适应了独立生活,“它就像一个大学生,要离开妈妈去读大学,开始自己的人生旅程了。”
“叻叻性格冷静,很聪明,接受训练快,能适应新环境。”负责照顾“叻叻”的新加坡万态保育集团副动物管理员郑婷妮说,近期经过5次培训,“叻叻”已适应了运输箱的环境,能够在里面进食和休息,从而减轻长途运输的压力,“有一次我打开运输箱,它甚至不愿出来,在里面睡了40分钟。”
作为“叻叻”最亲近的人,郑婷妮笑言“两年多来看‘叻叻’比看自己的孩子还多”。她也将随飞机送“叻叻”回中国,“我很高兴陪它进入成长的另一个阶段,中国的饲养员一定会好好照顾它。”
“因为我现在忙着准备‘叻叻’回去的过程,不会想太多,等我从成都回到新加坡,看到‘叻叻’不在的时候,到时候肯定会比较心酸。”郑婷妮说。
“中国的大熊猫繁殖计划充分利用了迁地保育和原地保育合作伙伴的力量,我们共同开展工作。”曾文豪透露,“叻叻”回到中国后,他们会继续照顾好“凯凯”和“嘉嘉”,计划明年让“嘉嘉”休养一年,再跟中国大熊猫专家讨论,看接下来是否再继续繁殖。
新加坡地处赤道地区,气候与光照时间与有四季的国家不同,为大熊猫的保育和繁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因此,近年来新加坡与中国合作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如探讨熊猫繁殖和光周期的关系等。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秦文也肯定了“叻叻”为两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就在上周,中新两国宣布将互免签证,未来会有更多中国游客来新加坡看望‘嘉嘉’‘凯凯’,也会有新加坡朋友到中国成都看望‘叻叻’”。(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大理海东镇突发山火 当地正全力扑救
- 发力特种钢材 湖南娄底“老钢企”以“新应用”促转型升级
-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宣布进入最高级别战备状态
- 看到网友晒这些,就知道快过年了
- 关于五年制高职你应该了解这些
- 业内专家:中国游戏出海趋于系统化成熟化
- 全球首款 中国首制!江海直达型LNG加注运输船完工交付
- 中企向葡萄牙交付首列地铁列车
- 美国货运列车又脱轨 适逢“毒列车”公司高管遭问责
- 韩媒:驻韩美军基地因怀疑有爆炸物引发骚动,暂未发现异常
- 四川陕西等8省市将遭遇暴雨或大暴雨 中国气象局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 超强外放+超长续航 全新vivo Y300正式发布
- 台风“摩羯”来袭 海南岛交通出行、景区运营受影响
- 出境游复苏 东南亚多国期待中国游客到来
- 第三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将启幕 齐聚多位知名导演、演员
- 绿豆汤加点“料” 消暑效果更持久
- 新春走基层|“每一次检修都有意义” 他在高原修风机 点亮城市一盏盏灯
- 华为:生成式AI驱动移动产业走向全面智能化
- 第九届亚洲儿童绘画展(东盟专场)在沈阳启动
- 2024佳木斯农机展销会启幕 智能农机站“C”位
- 热门推荐
-
- 物价运行保持基本平稳 供求关系有望总体稳定
- 5起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被通报 10人获刑 最多12年
- 塞罕坝“二次创业”年度目标任务确定:森林覆盖率达82.5%
- 天津:17245人参与防汛救灾 各项物资供应充足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长沙:工厂化养蚕如何让传统桑蚕产业“破茧成蝶”
- 美国华媒:美国青少年为何要演绎中国经典?
- 普京:特别军事行动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 黄永玉的乡愁:“我的家乡就像自己的被窝”
- 首次走出京津冀 第十三届恭王府“海棠雅集”走进浙东唐诗之路源头
- 安理会未通过要求在加沙停火的决议草案 中方:感到极大遗憾
- 贵阳国际陆港开行“黔链达”海铁联运首发专列
- 福厦高铁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计划今年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 广东多地用饿了么买药可以刷医保了!广深两地接连启动线上购药医保支付服务
- 中国高原病专家聚青海 共商民众健康问题解决方案
- 江西做优增收致富新产业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何文波:钢铁业、金融业的深度融合空间无限
- 别让“大胃王”吃播卷土重来
- 中新健康丨探访雄安首家三级综合医院:每一个环节都融入智能化元素
-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全国10省12市乡村振兴情况调研
- 农业农村部:完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适度放宽调控绿色区间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