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民众送别大熊猫“叻叻”:“愿你给更多人带来快乐”
中新社新加坡12月13日电 题:新加坡民众送别大熊猫“叻叻”:“愿你给更多人带来快乐”
中新社记者 王鹏
12月13日,新加坡河川生态园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欢送会,主角是当地的动物明星——首只在新加坡出生的大熊猫“叻叻”。数千名当地居民来到这里,在“叻叻”回中国前见它一面。
2012年,大熊猫“嘉嘉”和“凯凯”从中国四川来到新加坡,2015年首次交配,经过多年尝试,“嘉嘉”最终于2021年8月14日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诞下“叻叻”。“叻叻”的名字由数万新加坡人投票得来,“叻”源自新加坡旧称“石叻坡”,音同“乐”,寓意生于新加坡永远快乐无忧。
这只出生时只有200克的大熊猫宝宝,经过两年多成长,体重已达70公斤。按照协定,“叻叻”2岁后需回中国参与繁育计划。当天的欢送会后,“叻叻”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隔离和归国训练,并计划于2024年1月16日乘飞机回中国。
当天上午,兽舍大门打开后,“叻叻”踱步而出。它对饲养员布置的纸飞机感到好奇,一番打探后,打开“行李箱”吃起了竹笋,全然不顾几米外的“长枪短炮”。
为送别“叻叻”,河川生态园大熊猫展区设置了拍照点和投放告别信的邮箱。6岁的新加坡女孩林宜蒽来见“叻叻”,并画了一幅“叻叻”的肖像,“我今天来送‘叻叻’,希望它回到中国快乐。”她害羞地对中新社记者说。
12岁的饶佳颖一大早也和爸爸妈妈赶来,特并意穿上熊猫T恤。自从“叻叻”出生后,饶佳颖会定期来看它。“你给新加坡带来快乐,希望你回到中国后,给更多人带来快乐。”饶佳颖曾去过成都,还在成都都江堰熊猫谷做过一天义工。
对饲养团队来说,自从一个月前确定了“叻叻”回中国的日期,他们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着手培训“叻叻”离开妈妈独立生活。
新加坡万态保育集团生命科学和营运副总裁兼首席生命科学官、兽医博士曾文豪说,按照自然习性,大熊猫幼崽2岁后会被妈妈驱赶,独立生活。如今“叻叻”已经适应了独立生活,“它就像一个大学生,要离开妈妈去读大学,开始自己的人生旅程了。”
“叻叻性格冷静,很聪明,接受训练快,能适应新环境。”负责照顾“叻叻”的新加坡万态保育集团副动物管理员郑婷妮说,近期经过5次培训,“叻叻”已适应了运输箱的环境,能够在里面进食和休息,从而减轻长途运输的压力,“有一次我打开运输箱,它甚至不愿出来,在里面睡了40分钟。”
作为“叻叻”最亲近的人,郑婷妮笑言“两年多来看‘叻叻’比看自己的孩子还多”。她也将随飞机送“叻叻”回中国,“我很高兴陪它进入成长的另一个阶段,中国的饲养员一定会好好照顾它。”
“因为我现在忙着准备‘叻叻’回去的过程,不会想太多,等我从成都回到新加坡,看到‘叻叻’不在的时候,到时候肯定会比较心酸。”郑婷妮说。
“中国的大熊猫繁殖计划充分利用了迁地保育和原地保育合作伙伴的力量,我们共同开展工作。”曾文豪透露,“叻叻”回到中国后,他们会继续照顾好“凯凯”和“嘉嘉”,计划明年让“嘉嘉”休养一年,再跟中国大熊猫专家讨论,看接下来是否再继续繁殖。
新加坡地处赤道地区,气候与光照时间与有四季的国家不同,为大熊猫的保育和繁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因此,近年来新加坡与中国合作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如探讨熊猫繁殖和光周期的关系等。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秦文也肯定了“叻叻”为两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就在上周,中新两国宣布将互免签证,未来会有更多中国游客来新加坡看望‘嘉嘉’‘凯凯’,也会有新加坡朋友到中国成都看望‘叻叻’”。(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防不胜防!无人机成“战场新王者”
- 遇见福建:尤溪中稻百亩示范片迎丰收
- 西康高铁秦岭太兴山隧道进口至一号斜井区间顺利贯通
- 日本东北部近海发生4.6级地震 福岛等多地有震感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总台记者观察|地震、战争、制裁 饱经风霜的叙利亚正在经历什么?
- 海南702个检查组夜查全省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
- 二手交易平台乱象调查:网络欺诈真假混卖现象层出不穷
- 加大护理型床位建设力度 让失能老人有尊严地生活
- 受台风“苏拉”影响 广西9条河流16个站出现超警洪水
- 产量连续5个季度高于交付量,特斯拉产能过剩了吗?
- (第六届进博会)各国手工业者如何在中国进博会上“博”关注?
- 中国东方航空开启C919飞机首次商业飞行
- 中新健康|妇检用的鸭嘴钳,为何让她们恐惧?
- 冰城海关赴京沪全程监管 4万余只进口种禽“落户”黑龙江
- 广西来合铁路迎大规模清筛施工
- A股一公司上市首日战略投资者出借证券 证监会:未发现相关主体绕道减持
- 遇难人数已达57人 谁该为希腊火车事故负责?
- 我国覆盖面最广的省间电力现货交易系统投运
- 广州首次记录到世界濒危鸟类“遗鸥”
- 热门推荐
-
- 好评中国·作品选登:“碳”为观止的天津港,太“慧”了!
-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气候行动”漫画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 浙江文旅观察:乡镇“剧本杀”如何开辟文旅融合新路?
- 数字经济,拓宽就业新空间
- 打卡京城“万棠盛景” 陶然亭公园海棠春花文化节启动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宁波!
- 马来西亚举办阅读月 冀促进全民团结
- 《贝肯熊:火星任务》:以科幻奇想讲友情故事
- 超7000亿、超9亿!中非基建打通非洲发展新脉络
- “社会组织:推进普惠包容的发展”主题边会在日内瓦举行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加速崛起
- 洪涝灾害发生后易感染哪些疾病?如何应对?这份健康提示请收好!
- 薛寅:从学生到传承人 让徽派版画走向世界
- 吉姆·罗杰斯:期待美中加强交流互动 促进共同繁荣丨世界观
- 皖南古山村:菊花飘香丰收忙
- 助力越南基础设施建设 广西首次开行电力铁塔中越班列
- “西湖牌”莲蓬荷叶义卖重启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亮相助力
- 打造“美食名村”、培育特色小吃产业……9部门对餐饮高质量发展提出指导意见
- 学者望加大中法医学教育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探索新机制
- 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提升效能 保障和改善民生 支持经济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