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助餐,推得开还要办得好
超2.8亿——民政部10月13日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亿人,较上年增加1268万人。
随着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助餐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相关政策举措加快出台。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明确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当前,老年助餐服务发展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难题?怎样进一步推进?
助餐点增加、模式更多样
11时,北京市朝阳区水碓子社区“团结湖福寿苑老年餐桌”人气旺了起来。作为这家养老助餐点的常客,社区居民李明远早早赶来,点上几个爱吃的菜,跟熟识的老伙计聚在一桌,边吃边唠家常。
“退休后,我几乎天天来这里吃饭,不仅吃得好,时间久了跟大家也熟络了起来,一起聊聊,心里畅快。”李明远说,“现在子女都在外工作,家里只有自己和老伴儿,懒得开伙做饭。这个助餐点离家近,饭菜可口,方便又实惠。”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为解决居家老年人用餐难题,全国各地持续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根据北京市老龄办、北京市老龄协会不久前发布的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概况数据,去年北京市发展建设养老助餐点153家,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1489家养老助餐点。
在安徽省合肥市,今年启用了多家老年助餐点。“开业以来很受欢迎,前来就餐的老年人不断增加。”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学林轩社区老年助餐点工作站站长骆巧生说,助餐点全周营业,每天向居民提供中晚餐,每顿菜品6种左右,包括12元、15元、18元3种不同套餐。
据介绍,今年以来,合肥市加快实施老年助餐服务“暖民心”行动,新增超200个老年食堂(助餐点),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老年食堂(助餐点)1000余个。
老年助餐点的数量在增加,服务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福利中心推出“中央厨房”老年助餐模式,为周边小区提供集中配送助餐服务。该中央厨房负责人张风义介绍,自从采用中央厨房按需订餐、统一制餐、配送分餐、服务就餐的模式后,助餐效率明显提升,日均最大供餐能力超过3000份。
无锡市还推出智慧助餐服务,老年人刷脸即可完成选餐、结算,还能定期拿到个人营养分析饮食报告;常州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公建公助+社区食堂”“餐饮企业+社区食堂”等多层次助餐服务体系……聚焦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水平,江苏省今年提出改造提升500个社区助餐点,截至8月底已完成改造提升423个,投入运营360个。
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经过多年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在越来越多地方推开,赢得老年人认同,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助餐点布局尚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需求。走访中发现,一些地方老年助餐服务存在供给端与需求端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有些助餐点因为选址不够合理,日常客流量很少;另一方面,有的老人由于周边没有靠近的助餐点,不得不步行较长时间或乘车赶往离家几公里的老年助餐点就餐。
“我平常去的社区食堂餐食挺好,但就是离家太远,走过去将近半个小时,不太方便。”家住湖北襄阳的王东来说,“这几年身边有助餐需求的老人越来越多,每次在食堂也会碰到不少像我一样从其他社区来吃饭的,有些人吃了几次后嫌远干脆不来了。希望助餐点离家近些,让我们能在家门口吃上老年餐桌的饭。”
——部分助餐食堂饭菜种类有限,质量有待提高。“咱们老年人吃饭比较关注菜品咸淡和用油,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不能接受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但对于这样的需求,并不是每个助餐点都能满足。”今年69岁的张庆生在多个老年助餐点有过就餐经历,他说,“还有些老年助餐点宣传做得漂亮,但实际提供的菜品种类很少,菜谱单一、更换频率也低,跟广告上宣传的差别很大。”
济南大学教授朱孔来分析,有些老年助餐点固守“吃补贴”的观念,创新菜品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直接拉低了饭菜质量。“养老助餐点要实现优质服务,需要在配餐、加工、送餐、处理应急事件等各个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有些助餐点工作人员并未经过专业化培训,甚至在健康证、厨师证等相应资质上都有欠缺,很难保证服务质量。”朱孔来说。
——一些助餐点运营压力大,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曾对40家老年餐桌机构开展典型调研,结果显示,在老年餐桌运营存在的主要困难中,选择“餐费价格很难与成本同步,亏损缺口加大”的机构占比达到55%。业内人士认为,与社会化餐饮相比,“微利惠民”是老年助餐服务的主要特征,这意味着老年助餐点的菜品价格往往较低,再加上工作人员不足、客流不稳定等因素,餐费收入低和制餐、送餐成本高的问题成为助餐点持续经营的突出阻力。
“目前老年助餐点虽然遍地开花,但供需矛盾依旧突出,能够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并可持续发展的助餐点相对较少。”朱孔来说,此外,有些老年助餐点还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规范化服务不够、服务对象不精准等情况,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避免搞攀比和“一阵风”
为了更好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发展,各地相继出台政策举措,加大支持力度。
在辽宁营口,民政等部门明确以分类补助推动社区助老食堂建设、运营。营口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从三方面给予补助:一是一次性建设补助,经验收合格的由各级政府新建或改扩建的社区助老食堂,给予不超过1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二是运营补助,日均助餐人数41人以上的,给予每年4万元运营补贴。三是老年人助餐补助。
安徽合肥就老年助餐点布局及餐品种类作出部署。合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缪美表示:“我们将引导规模化、连锁化的餐饮企业加入老年助餐服务行列,使菜品种类更丰富,老人可选性更强。同时,合肥还将调整优化老年食堂选址和面积,在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前,进行充分调研论证,保障后期运营实效。”
运营机构也在积极尝试。“送餐上门是不少老人的现实需求,但过去由于送餐工作由我们自己承担、人手又少,每天的送餐数量和范围都比较有限。”朝阳区水碓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站长王月说,“今年,我们跟外卖平台达成合作,由外卖小哥为老人送餐,既提升了效率,也扩大了覆盖范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广这一配送模式,帮助更多老年人在家享受优质助餐服务。”
送餐负担减轻了,经营收入怎样提升?拓展客户群体、提高空间使用效率是关键。“在满足老年人助餐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还通过菜品创新、环境改造吸引更多客源,目前30%的客源为60岁以上老年人,70%的客源是青年人。”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复兴里社区健康食堂成了各年龄段居民追捧的“网红店”,食堂负责人胡一凡表示,“把开在社区里变成‘长’在社区中,真正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和文化,才能持久健康运营。”
专家认为,老年助餐服务具有公益属性,其发展需要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支持,同时也离不开经营者增强市场化竞争意识和长期运营规划。在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发展过程中,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习惯不同,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避免搞攀比和“一阵风”式推进,从而真正让老年助餐服务推得开也办得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0月26日第04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攀枝花加快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 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文明理应相互欣赏、和睦相处
- 湖北咸宁:“数智”赋能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
- A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破万亿元
-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绘画卷》面世
- 全球长臂猿联盟第一次合作伙伴大会在海南召开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二手房交易量占比达37.1% 创历史新高
- 超200部违规微短剧,集体下架!
- 送“智”进企 辽工大博士团为区域经济发展赋智聚能
- 山西强降雨期间共转移安置避险4万余人
- 全球青年相聚妈祖故里 探讨传播传妈祖文化
-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系列纪念封第二辑在北京首发
- 北京云蒙山景区今日开园 新添非遗文化产品店
- 春节冰雪游火爆,彰显冬奥魅力
- 北京以平台凝聚青年艺术家 文艺人才登台展成果
- “合伙人”眼中的“中国首座农民城”
- 彭震:发展“人工智能+”要以开源开放、多元多模激发创新活力
- 河南新野一小区6名居民被狗咬伤 官方通报处置情况
- 韩国4.8级地震共造成277处设施受损 含国家遗产建筑
- 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发布安卓系统“空间计算”设备
- 热门推荐
-
- 人均消费动辄数百元高则上千元,日料为什么这样“贵”
- 李在明辞去韩最大在野党党首职务 韩媒称其欲连任
- 厕位没挡板、蹲坑“头对头” 胡同公厕何时让人不再尴尬?
- 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学生预约购票服务12月12日上线
- 【C财经】中俄经贸发展行稳致远
- 8月北京二手房“筑底盘整” 利好政策有望加快市场复苏
- 山东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激活产业振兴“新引擎”
- 船老大沈华忠义举获舟山市政府25万元见义勇为奖
- 企业年金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 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开幕
- 工信部发布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A股三大股指高开
- 2023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亮相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 广电总局公布2022年重点国产电视动画项目
- 新疆哈密市第十七届哈密瓜节暨第一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于7月20日开幕
- 上半年土地市场点状回暖 房企“以销定投”谨慎拿地
- (年终经济观察)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财经官员展望2024
- 加沙地带食物燃料紧缺 慈善组织勉强维持救济
- 中资柬埔寨上达岱水电站截流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国农业机械之乡”湖南双峰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