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昔日“风沙源”变为北京“后花园”
中新社内蒙古锡林郭勒9月15日电 题:从“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昔日“风沙源”变为北京“后花园”
作者 谢雁冰 梁晓辉
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南端,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多伦湖畔野花遍地、林木葱郁。多伦县距北京直线距离约180公里,凭借着优美的环境,逐步成为北京市民的休闲“后花园”。
站在多伦湖边远眺,成片的樟子松驻守在山间,形成了一道道天然生态屏障。然而20多年前,这里却被黄沙蚕食。
近日,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2023年宣传活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寻访多伦县从“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摇身变为北京“后花园”的故事。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一到春天大风刮得满天都是沙子,根本看不见人”。多伦县村民马云平曾亲眼目睹2000年当地黄沙漫天遍野的荒凉。而当年的卫星遥感监测从高空“看见”,当时全县87%的土地被风蚀沙化,东西走向的三条大沙带已然形成,并有逐渐扩展相连之势。
从2000年起,饱受风沙之苦的多伦县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手抓禁牧、一手抓种树,采取“飞、封、造、禁、移、调”多措并举对沙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
也正是从那个新世纪的开始,马云平决定与黄沙作战。在与村里签订了3700亩的承包合同后,他带着干粮和水搬进了荒沙里的简易窝棚,全身心投入到治沙事业中,一干就是20年。
早出晚归,风餐露宿,重复挖坑、抱苗、放苗培土……在恶劣的环境里,马云平十几年如一日。“刚开始植树治沙时难度很大,经常刚种好的树苗,一场大风就吹没了。”马云平说,后来经询林业部门,先用3米×3米黄柳网格沙障进行固沙,然后再栽种树苗,成活率大幅提升。
马云平是多伦县治沙人的缩影,在越挫越勇的努力下,他们硬是用双手双脚在茫茫大漠上铺开点点绿意。
“从2000年到2010年,多伦县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多伦县政府副县长李宝山说。但当地也清楚认识到,生态建设速度相对较慢。于是在林草植被逐渐恢复、流动沙丘趋于固定后,2011年多伦县启动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开启风沙治理的提质增效阶段,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以樟子松造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30万亩,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
要想荒沙变绿洲,体制机制创新不可或缺。李宝山介绍,多伦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办法,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发动社会力量,通过花钱买活树的方式,引进区内外30多家绿化企业、组建55个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承包造林,工程验收合格后兑现造林补贴。农民、企业、合作社的多元化参与,提高了造林质量,推动了建设速度。
现如今驱车前往多伦县,满目苍翠。一片片樟子松林错落有致地覆盖在曾经的大片沙丘上,高达七八米的树木将松散的沙土牢牢锁住。
站在山坡上,指着多伦县生态修复的对比图,多伦县林草局副局长李岩说,二十年间,多伦县413万亩沙化土地中流动沙地只剩下1.72万亩,林地面积由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25万亩,“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转变让当地林业人自豪。
“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作用凸显。”李岩说,昔日的京津“风沙源”,现在已逐步成为天然避暑地、北京“后花园”。
近年来,多伦县还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
从黄沙漫漫到绿松如海,绿色已成为多伦县发展的“主色调”,县内多地建起了森林氧吧、农家乐,从京津冀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据多伦县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该县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7%,累计接待旅游人数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6亿元(人民币,下同)。
在离多伦湖景区最近的村庄——曲家湾渔村,当地村民开展起绿色乡村旅游。在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的影响下,曲家湾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300亩增加到现在的4900亩。
走进曲家湾渔村,一排排整齐的农家乐在依山傍水中透出古色古香的风韵。民宿曲家大院的主人李玉民说,他从2019年开始做民宿,“如今年收入已经能达到20万元”。
对比起过去黄沙漫天的生活,李玉民反复念叨着“植树太好了”。“很难想象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的‘金饭碗’。希望多伦县继续绿下去。”李玉民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洋弟子”学做小烧饼 一口饼香与中国文化“对话”
- 滕王阁景区北扩竣工开放 近千游客“诵序迎新”
- 泽连斯基宣布成立防空联盟:德法牵头,20国参与
-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在沪开幕
- 广东出台扩内需新政 优化广州、深圳汽车限购政策
- 尼日尔政变军方拒绝联合外交使团入境 面临新制裁
- 美国会通过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美议员:国防体系沦为牟利工具
- 西北华北等地有大风沙尘 黄淮江淮有大雾
- 进博会成果丰硕 美国食品与农业展馆签约金额超5亿美元
- 暑期多地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 让体育流量变文旅增量
- 《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为中小学语文教学解读经典做示范
- 首届黄河流域国际农产品展览会11月将启
- 中国证监会正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一揽子举措
- 让传统技艺吸引更多年轻目光
- 专家:中国游艇消费市场有万亿元级规模潜力
- 中国发布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 四川雷波警方通报“民用面包车翻坠事故”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医医疗卫生机构超8万个 数量稳步增长
- “中国核桃之乡”以野核桃为特色做大核桃产业
- 重庆港水运口岸三个港区获批开放
- 热门推荐
-
- 正畸,年轻人“自我养育”的又一种方式?
- 走进“针灸故里”浙江衢州:小银针有大智慧
- 特朗普要求美国最高法院阻止“封口费”案宣判
- 北京786名核酸采样志愿者上岗
- 以色列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 临时停火进展如何?
- 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实现贯通
- 河北衡水产业对接会37个项目签约 总投资318.7亿元
- 10个行业赛道2000名班组长入围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复赛
- 青春群像 逐梦长空
- 走进中国计量院:计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 海内外人才汇聚泉城 释放“双创”动能
- 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德崇扶南运河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的进口间苯二酚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发起期终复审调查
- G20合照发布后,网友发问:“拜登去哪了”?
- 进博集市城市会客厅(快闪店)亮相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 2023年荷兰自行车盗窃案超8.5万起
- 专家:血友病的基因治疗将成趋势
- 安徽阜阳:铁路调车场上的“争分夺秒”
- 阿富汗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暑运“成绩单”折射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