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青贮玉米收割忙 农民增收有希望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4日电 (戚亚平 陈阳阳 毛晓琴)眼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5团4万亩青贮玉米陆续进入成熟期。连日来,225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同心结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组织人力、机械,开展青贮玉米收割,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机器正在收割青贮玉米。陈阳阳 摄
记者走进225团成片高效节水灌溉青贮玉米地看到,一台台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轰鸣声,一棵棵玉米连茎带穗被卷入收割机,秸秆被粉碎、传送到运输车厢内,一辆辆装满青贮玉米饲草的运输车接连不断,满载而归。
“我今年种了300多亩青贮玉米,预计每亩产量在3到4吨左右,每吨450元。”225团种植户麦麦提艾萨·胡加西木说。
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陈阳阳 摄
青贮玉米产量高,营养丰富,种植青贮玉米不仅可增加农民的种植效益,更为粮食转化找到一个有效途径,还有利于畜产品增产,大大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225团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带动群众增收为核心,积极探索新的种养模式。以整体推进的方式,化小块地为大块条田,实行连片种植青贮玉米。
车辆装满青贮玉米饲草,接连不断运输。陈阳阳 摄
同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以大型养殖企业为龙头、农业公司为收贮企业、种草养畜为基础,形成全产业链。
为保证农民的销售利益,调动他们种植青贮玉米的积极性,合作社和企业签订青贮玉米收购协议,推行“订单种植”模式,每吨450元,既保障了企业的饲料供应,又提高了农户种植收益。
航拍青贮玉米收割场景。陈阳阳 摄
今年,225团青贮玉米从播种到收割,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收割期间,每天出动5台青贮收割机,40余台运输车辆,预计10月完成收割工作。(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特朗普宣布:马斯克与拉马斯瓦米将领导“政府效率部”
- 作家殷健灵:儿童文学写作像是登山和探险 充满挑战
- 学者郎宝如:《周易》是一部关于西周建国的历史记录
- 福建沿海167艘客渡船全部完成春运安全检查
- 纪录片《中国新疆的哈萨克人》荣获哈萨克斯坦2023年度NEWSKY WORD最佳影片奖
- 仓皇撤离阿富汗三年了 美国仍未担起应尽的历史责任
- 粤西要道阳信高速大旺垌2号隧道主体施工完成
- 湖南江永:乡村“健康专线”打通村民就医出行“最后一公里”
- 韩国国会全体会议通过“紧急戒严真相查明国政调查计划书”
- “康养晋城·中国年”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启动
- 上海-西宁-果洛代码共享航班开通
- 北京:对自行车竞速行驶行为开展严格管理、依法处罚
- “尔滨”带起了“特产大摸底”,我老家竟也开出“隐藏款”!
- 北京房山提升电网抵御风险能力 科技助力防灾减灾
- 外媒:法国巴黎圣母院举行重新开放仪式
- 中新健康 | 数百名医学青年安徽蚌埠研讨基础医学最新进展
- 湖北多地降水 武汉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 西藏群艺馆举行免费开放培训总结典礼
- 河南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保护黄河“豆腐腰”
- 广州大元帅府旧址上演旗袍秀 重现百年前历史场景
- 热门推荐
-
- 台风“杜苏芮”已致菲律宾25人死亡 超239万人受灾
- 广西国际友城青年“云端”相聚 共享新年习俗文化盛宴
- 孙其峰中国画教学文献展在天津开幕 立体呈现大师艺术思想
- 大热天这些“加湿”行为千万莫做
- 内蒙古巴彦淖尔今年首趟家电中欧班列开行
- 国家开发银行今年以来发放能源保供专项贷款超千亿元
- “定西宽粉”价高于其它粉4元左右,何以圈“粉”无数?
- 辽宁警方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专项行动 全力打击环境污染犯罪
- “锦绣西域 华美之疆——新疆文物精品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
- 社评:服贸会为世界展现全球化别样风景
- 40℃!南方大范围高温持久续航 大城市高温日历看哪里热力值拉满
- 本地游成小长假出行主流 广州周边游热度领跑全国
- 英媒:英国国王加冕典礼,他将出席!
- “蹭老式消费”背后是跨年龄共识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
- 日本2023年总和生育率降至1.2 创历史新低
- 外媒述评:西方对华“去风险”本身就是大风险
- 韩国悬疑剧《那时,卞兴莲》亮相桂林艺术节 无声电影手法演绎悬案
- 中外专家共探如何维护粮食可持续、多样化发展
- 24所中外高校代表齐聚成都 共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