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持枪、爆炸犯罪案件今年以来同比下降16%
8月22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举措成效。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全国持枪、爆炸犯罪案件同比下降16%。
群众举报
各地今年以来接举报枪爆线索1052条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亓希国指出,近年来,公安部持续开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社会面非法枪爆物品大幅压减,持枪、爆炸犯罪案件连续大幅下降,2022年已降至历史最低,我国成为世界上枪爆暴力犯罪发案最低的国家之一。
结合正在开展的夏季社会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开展新一轮为期三年的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今年6月8日,公安部牵头召开了全国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视频部署会,对深入开展新一轮专项行动进行了专门动员部署。
亓希国介绍,围绕境内制贩、网上贩卖、境外走私三个重点,公安机关部署开展在逃人员缉捕会战,挂牌督办70起重大枪爆案件。今年以来,各地共查破枪爆案件1.3万起,打掉团伙37个,捣毁窝点258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4万人。
同时,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加大边境一线和重点口岸堵截、查缉力度,加强对旅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检查,督促寄递企业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严查非法携带、运输的非法枪爆物品。今年以来,各地共收缴枪支4.3万支、子弹110万发、炸药25吨、雷管10.3万枚。
公安机关以部际联席会议名义对17个枪爆问题重点地区进行挂牌整治,会同有关部门深化网上巡查,全面清理网上贩卖枪爆物品、传播枪爆制作技术和犯罪方法等违法有害信息。公安机关部署开展枪爆物品安全检查、枪弹运输排查整治、民爆危化品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各地共排查枪爆从业单位299万家次,整改安全隐患1.1万起。
此外,亓希国介绍,今年以来,各地接到群众举报枪爆线索1052条,警方据此查破案件379起,兑现奖励26万元。
刑事政策
10月31日前主动上缴将给予宽大处理
近期,公安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依法收缴非法枪爆等物品严厉打击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的通告》,部署各地广泛张贴、深入宣传。《通告》明确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规定期限内,也就是今年10月31日前主动上缴、投案自首、检举揭发的人员给予宽大处理,逾期不投案自首、不交出非法物品的,依法从严惩处。同时,明确对举报涉枪涉爆涉弩涉刀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给予奖励,对广大群众、有关单位人员履行主动报告义务进行了提示。
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刑四庭副庭长、一级高级法官陈鸿翔说,人民法院将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政策,严格掌握政策界限,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副厅长张建忠介绍,今年1月至7月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枪爆犯罪600余件800余人,起诉3000余件4000余人。
“检察机关坚持区分情形、区别对待,依法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张建忠表示,对于社会危险性小,主观恶性较轻的因个人收藏、爱好、历史遗留等非法持有少量枪支,主动上缴枪支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情节的,依法从宽、从轻处罚,该不起诉的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源头监管
加强日常监管 严防枪爆违法犯罪“灯下黑”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亓希国表示,从近年来专项行动情况看,枪爆案件总量仍然较大。经过历年持续打击整治,虽然持枪、爆炸暴力犯罪案件降至历史新低,但每年查处的非法制贩枪爆物品犯罪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犯罪案件总量仍然较大,潜在安全隐患仍然较大。
当前网络制贩仍较活跃,网上仍有不少参与人员,“互助”购买枪支配件及制爆原料,非法制作枪爆物品用于娱乐或寻求刺激。同时,当前内外勾连仍较频繁,走私武器弹药案件反弹势头明显,近年来,少数境外人员和公司瞄准我境内五金加工成本低、工艺精的特点,大批量订购枪支配件,通过伪报方式走私出境,客观上催生一批地下窝点。
此外,目前合流问题仍然突出,大宗毒品走私贩运中多涉及枪支、爆炸物品,以枪护毒特征明显。与此同时,枪爆物品仍是暴恐分子极力获取的重要作案工具。
针对以上情况,在新一轮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将突出几个重点。
一方面将严打境内制贩,树立情报导侦理念,提升预测预警能力,升级打击技战法,突出重大案件深挖彻查,力争做到打得主动、打得精准、打得彻底。同时,严查境外走私,严防枪爆物品走私入出境。以在侦案件线索为切入点,加强国际执法合作,联合缉捕境内外在逃人员。
将严控重点领域,压紧压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加强重点平台治理,坚决铲除网上滋生蔓延土壤,加强寄递物流和货运行业安全监管,加大安检技术装备应用力度,彻底封堵非法流通渠道。
此外,将严格源头监管,加强对涉枪涉爆从业单位日常监管,严防发生“灯下黑”问题。加强对易制枪爆原材料的管控,建立完善制度措施,严防被非法获取利用。
文/本报记者 高语阳
统筹/徐锋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报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绿色信贷市场
- 阿富汗地震已致邻国巴基斯坦3人死亡
- 探访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解码新型数据中心新在哪?
- 中国影视剧何以“圈粉”世界?
- 北京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 “道中华”东北亚区域研究国际会议在大连召开
- 气象部门:热带低压将加强为热带风暴并登陆海南岛
- 一天内筛选超一亿种化合物 AI语言模型“提速”药物发现
- 露营火了,垃圾多了
- 8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4%
- 台风“卡努”逼近东北 中国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
- 云南丽江至越南胡志明市国际航线开通
- 印尼马拉皮火山一天内发生3次喷发
- 女性怀孕期间大脑区域如何变化?国际最新研究有重要发现
- 专访《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翻开”中国动画“回忆录”
-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举办
- 京城滑雪场“开板”倒计时
- 通航首颗“国产心脏”获颁型号合格证
- 西宁—阿拉木图中亚班列开行
- 浙江南浔:“田秀才”探索农业种植新“稻”路
- 热门推荐
-
- 江苏扬州为城市书房立法 推动书香城市建设
- 小儿腹痛寒湿积 大雪温脾化寒湿
- 三亚南繁耕地配发“电子身份证” 数字化助力高效监管
- 美解禁乌使用美武器纵深打击俄罗斯?克宫再回应
- 2024,如你所愿!
- 俄乌局势进展:乌克兰今年GDP预计增4.7% 俄称在南顿涅茨克打击乌军
- 传承历史文脉 重庆“母城”渝中持续推进城市更新
- 清代“避暑山庄宝玺”首次在承德避暑山庄集中展示
- 闽剧文化惠民演出在福州举行 “梅花奖”得主献演
- 谢留卿等艺术品特大诈骗案二审宣判 44人被判刑
- 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
- 内蒙古去年签发原产地证书金额破30亿美元
- 上海自贸区企业以“数”论发展
- 国内学科领域首本《游艇经济学》出版发行
- 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5.09万亿元,增长9.4%
- 甘肃庆阳“海纳百川”迎客商 谋西部新能源及数据算力高地
- 流动博物馆成“流动”文化风景线
- 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
- 呈演“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初心 话剧《立场》登台国家大剧院
- “应援”有限度,追星莫“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