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青年变身故宫“讲解员”
参与实习的部分粤港澳青年,在故宫博物院前合影。本版图片/故宫博物院供图
参与实习的香港中文大学学生黄君怡向游客介绍甲骨文。
“曾经的我总是作为一名观众,游走在故宫充满历史底蕴的庞大院落与富蕴人文气息的各种展览之间,驻足流转间无不对这座人文历史的宝库饱含浪漫主义式的构想。此次再来故宫,我将完成从一名‘观众’到‘故宫人’的转变。”来自澳门的钟俊杰发出这样的感叹。
今年夏天,38名粤港澳青年来到故宫博物院的14个部门“上班”。8月25日,他们为期六周的“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将结束。
故宫已接待百余名粤港澳青年实习交流
自2005年起,故宫每年都接收港澳大学生在此实习。2017年起,故宫与粤港澳三地合作,共同举办“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每年接收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优秀青年在故宫进行深度实习活动。
“我早在高中时便了解到‘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对此非常感兴趣。听说今年的实习计划后,我便迫不及待地递交了申请表。”澳门青年陈彦蓓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考古学系,经过简历筛选和线上面试后,她如愿获得在故宫实习六周的机会。
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学生黄君怡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艺术深感兴趣,今后打算投身文博相关工作。“故宫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场所,这次到故宫实习,不仅实现了我的梦想,还给了我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以及一家博物馆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此前三届“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累计接待126名粤港澳青年在故宫进行实习交流。“我在前几届也担任过指导老师,现在还跟这些同学保持密切联系,关注他们申请到了什么学校、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实习指导老师、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副研究馆员铁铮说,“该实习计划以故宫为桥梁,与粤港澳的同学们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机制。”
学会“望闻问切” 与文物“零距离”接触
每天8点半,陈彦蓓都从神武门进入故宫,穿过黄瓦红墙,沿着内金水河,到达她所在的实习部门——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
在这里,陈彦蓓学会了对文物的“望闻问切”。在实验员的指导下,她对巴里坤县团结东路清代墓出土的丝质文物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这批丝线的工艺以及病害情况在显微镜中清晰可见”。
香港青年张仲倩则在世界遗产监测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东西六宫外檐门窗专项调查与评估工作。“绛雪轩位于故宫御花园东南侧,面阔5间,主体部分明间开门,次间、梢间为槛窗。门窗为楠木本色不加油饰,与柱、框、梁、枋的斑竹纹彩画相得益彰,是皇家宫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代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实习,张仲倩已经对故宫的门窗形制有了一定了解。
曾就读于香港大学房地产及建设系的她,过去四年在大学里的学习,以课堂授课和小组作业为主,实地考察项目不多。“繁多复杂的建筑专业术语是困住我的第一道难关。”张仲倩坦言,此次实习,她有收获也有挑战,“在故宫实习让我有机会了解到文物保护一线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使我对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
成为故宫“讲解员” 接待香港青少年
在实习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角色转变,很多人成为故宫“讲解员”、文化传播者。
“还记得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就接待了一群来自香港的青少年,带领他们认识故宫,穿梭在黄瓦红墙中讲述这里发生的故事,利用模型来展现故宫建筑的独具匠心。整个游览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故宫的点滴都很好奇,常常向我发出提问,哪怕是顶着烈日也丝毫没有减退他们的热情。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香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在文创事业部实习的刘玳菱说。
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工作人员李颖翀介绍,他们组会承担故宫讲解和接待任务,在他们组实习的黄君怡同学,第一项工作就是讲解。“我们给她讲解资料后,她很快就熟悉了讲解内容。从太和门到御花园这条路线,她走了十几遍。那时正值高温天气,走到最后,她说已经对故宫的热没有感觉了。”李颖翀说。
不仅是现场讲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的澳门青年梁志德,还参与了“志愿者讲国宝”系列视频制作。“我完成了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视频内容分别为石鼓馆的石鼓介绍、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我在制作过程中深刻了解到石鼓在历史上颠沛流离的命运,同时也了解到从前故宫的文物是如何南迁、西迁、东归、北返。作为新来的‘故宫人’,我有责任向大众宣传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有实习生将入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今年共有来自粤港澳三地的38位青年参与了本次实习计划,其中包括香港青年16名、澳门青年16名、广东省青年6名。实习计划为期六周,8月25日将举行结业式。
结业这天,将是他们依依不舍的一天。
“还记得‘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的前辈跟我说过,经历过在故宫的实习,你会把‘去故宫’说成‘回故宫’,不再把自己称作实习生,而是‘故宫人’”。陈彦蓓说,实习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对故宫的感情也逐渐加深,看着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里的“故宫人”,为文物保护标准化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让她坚定了自己研究文物和学习文化遗产的志向。
他们中不少人,有北京故宫和香港故宫的双重求职经历。
张仲倩将于今年9月入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文物修复方向的博物馆见习员。“此次交流实习给我提供了亲身参与文物保护一线工作的机会,加深了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使我对文物保护行业有了更立体的了解。”
黄君怡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义工。“由于这重身份,我来到北京故宫的时候更有一种亲切感。在故宫展览室参观时,我时常能看到一些曾借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展品。每当看到这些展品时,我都会觉得特别亲切。这些展品虽然不会说话,却无声地使两地在文化上产生了紧密联系。”黄君怡说。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门前的广场上,以玻璃设计了一条金水河。黄君怡说,“两条金水河在南北两个地方遥相呼应,而我又在这两个地方都工作过,这对我来说是特别难得的回忆。回到香港以后,我走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看到正门前的金水河,一定会再次想起在北京故宫的美好经历。”
“该实习计划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公众参与平台,不仅为故宫注入了热爱文化遗产的新鲜活力,更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实际工作展现给这些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加深了他们对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解,这样对他们将来可能把兴趣转化为事业,具有一定帮助。”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工作人员牛锎说。
新京报记者 郭薇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比暴走还有效 靠墙蹲坐可降血压
- 江西新余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 日本东电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底座已熔化
- 海南自贸港建“土地超市”促土地与项目精准对接
- 【冰雪春天】江苏无锡今年春节期间将发放8000万元消费券
- 从“星星的故乡”到”我的阿勒泰” 银川开通至阿勒泰直飞航线
- 浙江“小渔港”迎来新突破 民营船舶修造企业满负荷运转
- 综合施策保护黑土地
- 海外网评:美墨再起纷争,“隔离墙”难解边境移民危机
- 商务部: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解决中澳经贸关切
- 韩国“报勋是历史也是未来”赴沪探访独立运动遗址活动圆满结束
- 成都一中学就设置“学霸就餐区”致歉:初衷不是为了区分学生
- 中法人文合作发展论坛在巴黎举行
- 中国医学装备2023年专利申请量全球居首
- 青藏铁路不冻泉火车站首次办理旅客乘降业务
- 专家学者共话“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
- 广西壮瑶医药文化融入民族节庆 中外宾客乐享康养“三月三”
- 多所大学校园向社会开放 专家:名校应当表率
- 重点测试低温续航与充电 新能源汽车高寒测试有多严苛?
- 北京遇上消费月 沉浸式打卡这些地标景点→
- 热门推荐
-
- 新疆:文物传承千年 文脉绵延赓续
-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向西藏森林消防总队训练大队捐赠图书
- 浦东机场客流攀升 今年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全国口岸第一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打造企业共享服务链 推动平台经济服务升级
- 近400家中外企业湖南亮“绝活” 探绿色机遇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杯羊乳中的“生态密码”:中国羊乳之都如何打造立体生态循环体系?
- 贾湖遗址博物馆“亮相” 骨笛等逾400件文物集中展出
- 北京演出市场黄牛要“黄”
- 改革新政发布后 中国科创50指数连日上涨
- 突发,6.8级地震!紧急自救指南!
-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3月29日将开标 肝素类产品首次被纳入
- 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 全国大部降水偏少
- 青春华章丨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持续“上新”
- 价格创近5年同期最低,牛羊肉为何便宜了?
- 广西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南10号泊位投产使用
- 《策展人手册》:揭开“策展人”的神秘面纱
- 全国首票归类预裁定展期申请在天津落地
- 北京海淀将高质量建设中关村综保区 加快特色产业聚集
- 7月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上升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