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消费月 沉浸式打卡这些地标景点→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名城。在首都消费,少不了文化的“加持”。消费月期间,结合北京的历史文化特点,不少地标景点推出系列沉浸式活动。
从北京中轴线开始逛京城
总台央视记者 宋菀:坐着老北京铛铛车游北京中轴线,是一种什么感受呢?旅游观光铛铛车将从前门出发沿着中轴线一路前行,带乘客近距离欣赏沿途15处文化遗产。
一进入车厢,一盏盏大红灯笼尤为吸睛,车窗上方挂满了中轴线15个遗产点的老照片,配合着讲解员的介绍,游客的思绪被带入老北京的记忆当中。
在铛铛车上,游客不仅可以听快板、看风景,还可以品美食。烤鸭、艾窝窝、驴打滚,再配上一瓶热乎乎的梨汤,大家边吃边聊边看,沉浸式体验了古都北京的深厚历史底蕴。
除了坐着观光车欣赏文物古迹,游客还可以把文化带回家。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自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从过去的小众博物馆变成了热门打卡地,日均客流量屡创新高,而馆内的文创产品更是被游客追捧。
美国游客:我觉得这里的文创产品很有意思,设计的与这里的古文物很相似,古代历史和现代文明用这样一种方式相连接融合,很炫酷。
作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是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而它的配套文创——天宫藻井冰箱贴也成为馆内的文创断货王。
消费者:提前两分钟就开始抢,一直在网上不停地刷才刷到,我也抢了好几天才抢到。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在今年的精品消费月期间,在线上平台开展网上文创精品销售活动,结合线下,单日销售量最高达到50多万元。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 薛俭: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我们文创空间从今年二月份开始以来,总的销售额达到了1200万。
沿着中轴线一路往南,就到了前门东区。自2021年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这里的一批会馆旧址被活化利用,老会馆也焕发出新的魅力。
总台央视记者 宋菀: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颜料会馆,一边是会馆改造的咖啡厅,另一边则是一个小剧场,这里每周都会上演戏曲、相声、舞台剧等特色演出,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观看。
为了焕发会馆文化活力,北京提出“一馆一策”的活化利用方案,对未开发会馆旧址,进行整体制定修缮,并且结合每个会馆的特点,打造不同的文化业态。
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李焱:未来我们努力把这37处会馆保护好、修缮好、利用好,不断创新文物活化新机制,打造消费体验新空间、新场景。
乘奥运文化快车 打卡冰雪消费新时尚
进入冬季以来,冰雪经济在北京持续升温。乘着冬奥会的东风,北京冰雪消费及冰雪产业都在蓬勃发展。眼下,市场的多元供给与市民的消费意愿,来了一场双向奔赴,让奥运文化继续点燃京城的冰雪热度。
雪场还未完成全部造雪,却已引来不少雪友提前开板,这里正是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自对外开放以来,这里已经累计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而今年又有冬奥同款的新雪道即将开放,将为游客增添游玩新体验。
北京国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山地运行中心副经理 李新:我们将在12月份首次开放这条长度2163米、最大坡度达到64%的冬奥滑降雪道——瑞雪大道,这是一条非常有挑战的雪道。
游客:从冬奥会了解到滑雪是一件特别酷特别帅的事情,这个高山滑雪场特别棒。
人们对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热情不断高涨,也带火了冰雪装备消费。记者在北京一家滑雪装备专卖店看到,在工作日的中午,就有很多滑雪爱好者前来购买滑雪服、雪具等装备。
冬奥文化不仅带动了北京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让奥运周边产品销量火爆。近日,冰墩墩新年贺岁新品蛇墩墩在北京正式发售,在发售当天,众多冰墩墩粉丝排队抢购,首日销量就超过了100万元。
消费者:去年来晚了,就都卖光了。今天第一天发售,所以我就一整套都买了。
如今,冰雪消费已经成为北京消费新的增长点。今年冬天,北京还将结合精品消费月,举办“快乐冰雪季”活动,发放千万元冰雪体验券,激发“双奥之城”的冰雪消费新潜力。
北京:打造新消费里的“数字高地”
除了做好文化+消费,北京还将科技元素应用到一个个消费新场景中。有了智慧赋能,北京的特色消费空间又有哪些新变化呢?
如今,随着低空旅游的快速发展,登长城已经可以“飞着去”。作为全国首批、北京唯一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北京延庆区的空中游览项目也越来越丰富。空中游长城、高空跳伞、低空研学等多项创新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飞行的速度与激情。
北京市延庆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局长 王赢:我们将继续推出更多的特色低空旅游线路和消费场景,拓展无人机+景区、无人机+赛事等应用场景。
除了低空飞行,北京还打造了许多体验式的消费新场景。在北京的这家商场内,消费者不仅可以购物,还能潜水。这里的水深有16米,采用3D打印技术建造沉浸式潜水环境。水下造景华丽,各种科技元素尤为吸睛。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北京持续提升科技赋能消费的创新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认定31家市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覆盖跨境电商、老字号、生活消费新零售等多个领域。
北京市商务局消费促进一处处长 彭峰:我们将继续发挥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着力打造“科技+”特色消费矩阵,用科技手段赋能商业改造、品牌焕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刘颖 宋菀 王佳林 何畅)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银行业的麻烦还在继续
- 《欢乐饭米粒儿》新一季即将开播
- 东北首单保税期货交割原油国际转口业务在大连港完成
- 贵州茅台第六次获胡润品牌榜“最具价值中国品牌”
- 东西协作公益助学 海信冰箱冬日送温暖开启陇南之行
- 美政府考虑重启妇女儿童非法移民关押所 卡媒:道德污点永远不该被重复!
- 成渝、兴珞、川黔铁路启动大修集中修
- 你住我家我睡你床 主打信任的“交换旅游”你敢尝试吗
- 贵州剑河:过侗年 庆丰收 话团圆
- 探索艺术疗愈 杨元惺摄影作品展亮相北京小汤山医院
- 北京推动“阅读驿站”进社区 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 扬州兴起“全电厨房”新风尚
- 门店变驿站 北京链家联合美团为骑手送关怀
- 34部电视短片作品集中展播 讲述中国精彩故事
- 13.2万瓶“特供酒”被销毁!
- 从今年前三季度外贸数据透视经济活力 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亮点频现
- “九曲黄河 ‘晋创’未来”山西黄河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启动
- 京津冀雾霾天气持续发展 气象专家解读成因
- “瑞典一定会震惊”土耳其暗示或同意芬兰先加入北约
- 共和党回应拜登宣布竞选连任:“脱离现实”
- 热门推荐
-
-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将于7月27日访美
- 上半年中国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逾2.1万亿元
- 对话“双护家庭”:执子之手守“小家”护“大家”
- 电影《阿克达拉》在主拍地新疆昌吉州首映
- 国际热评:日本排污入海洗不掉祸害全球的污点
- 中国专家成功治疗罕见腹胀病例 获国际知名临床期刊关注
- “小糊综”的春天?优质艺人与深度内容的春天!
- 暑假生活,就是要让孩子过一段不同于学校生活的日子
- “中国砚都”推动民宿产业发展 民宿集群兴起
- 搪瓷盆蛋糕热销 “怀旧消费”起新潮
- 巴黎清理塞纳河办奥运会赛事
-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年内通行中欧班列数创新高
- 潘功胜: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一些积极信号
- AI科技守护历史,重现永乐宫壁画八百年前真貌
- “中国油茶之乡”湖南祁阳做强油茶产业
- 宁夏头茬枸杞迎来采摘季
- “数字技术”让百年长城文化遗迹“焕新生”
- CPI同比三连负,后续走势怎么看
- 晋青两地文旅“互动”:品热贡艺术 愿合作共赢
- 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乐队的海边》今日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