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建好大熊猫国家公园
前爪轻轻挠挠肚子,慢悠悠地翻身起来,转着圆滚滚、胖乎乎的脑袋望望四周……在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内,工作人员通过红外相机记录下了野生大熊猫生活的真实画面。
大熊猫国家公园于2021年10月正式设立,地跨川陕甘三省,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7月25日,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7月27日、28日,甘肃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又相继通过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如今,川陕甘三省以“四川条例+三省决定”的形式,携手建好大熊猫国家公园。
立足实际 完善保护措施
四川省荥经县的山林,漫山翠竹,溪流拍石。
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龙苍沟区域后,一条曲折的公路在崇山峻岭间延伸开来,颠簸中行车至道路尽头,除了几处科研管理用房和野化放归适应圈的金属网外,已然看不到其他人类活动的痕迹。这里便是四川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基地。
指着一片山林,四川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基地巡护员宋心强说:“这片野化放归区域,面积约3000亩,除了对大熊猫进行必要保护之外,其内部环境与大熊猫的野外生存环境几乎没有差别。大熊猫在完成前期野化训练后,在这里对野外环境进行适应。”
此前,108国道从大相岭泥巴山区域贯穿而过,国道两侧植被破坏严重,加之长期受沿途采笋、放牧等人类活动影响,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零星散落。如今,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在泥巴山大熊猫廊道108国道沿线,通过设置样方,进行主食竹更新、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监测,积极开展廊道栖息地恢复工作,加强廊道保护管理。
对此,本次协同立法也给予了明确回应,如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大熊猫的保护,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其种群繁衍壮大:开展生态廊道建设、栖息地修复,提高不同栖息地斑块间的连通性;统筹推进生态廊道连通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
统一尺度 形成保护合力
密林苍翠、虫鸣阵阵。一支巡护队从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出发,开启了一场为期3天的跨省域野外巡护活动。他们的目的地为位于甘肃省境内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
今年5月,川陕甘三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共同组织了一场跨省域的野外巡护活动。路线涉及甘肃省的陇南市武都区、文县,四川省的青川县、平武县、九寨沟县,陕西省的宁强县等地。
“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野外巡护,跨省域的协作十分重要。”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巡护员肖飞说,此前,川陕甘三省管理机构对国家公园的巡护以行政区划为界,这样容易缺少对毗邻地区的巡护投入,而野生大熊猫活动的区域一般在高海拔的山脊密林,往往就处于行政区域的毗邻地区。对此,三省决定作出规定:“三省建立联合巡护、联合执法机制”。
翻阅四川条例和三省决定,可以看出,不只是联合巡护,川陕甘还在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规定,如“三省人民政府及毗邻地区同级人民政府要共同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实施科研一体化建设”“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健全落实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系统治理 提升保护质效
盛夏7月,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巡护队又一次走进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
“在今年5月的川陕甘三省联合巡护行动中,我们发现了羚牛、川金丝猴、毛冠鹿等珍稀野生动物留下的痕迹,以及虾脊兰、杓兰等珍稀兰科植物,区域内动植物种类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一名巡护队员说。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不仅仅是保护大熊猫,也是首次以“伞护物种”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如果将保护大熊猫比作是在自然界中撑起的一把“保护伞”,那么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伞”下,众多珍稀动植物将得到更好的呵护。调查显示,2020年至今,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野生脊椎动物由258种增加至342种……
此次协同立法,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整体生态系统保护作出了规定:“大熊猫国家公园主要保护对象包括:(一)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以及同域分布的野生动植物;(二)森林、草原、湿地、河流、冰川等自然生态系统;(三)独特的自然景观、地质地貌,以及历史文化遗迹……”
完整全面保护凸显的是系统观念,是三省坚持统筹推进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不断提升保护质效。
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的入口社区,此前龙苍沟农民“靠山吃山”,伐木、采笋等破坏大熊猫栖息环境的行为屡见不鲜。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立后,龙苍沟通过发展“大熊猫”主题旅游,努力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破坏环境的行为也基本消失。
(人民日报海外版 金 歆)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春“强师计划”优待教育人才 高学历青年愿留下来
- 更多需求待满足,让更多老年人乐享运动
- 救生员如厕未报备被解聘?特殊岗位管理要万无一失
- 投资中国 开放共赢|中国新能源产业领先全球 “向绿而行”共创可持续未来
- 海南岛西南海域商渔船碰撞事故:8名失联人员均确认遇难
- 回家、突破、实现、超越……见证2023年中国时刻
- 上半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 跑出“加速度”
- 培训机构预付费资金托管“失灵”引发质疑
- 今年秋招,你遇到“AI面试官”了吗?
- 全国多地专家齐聚东北小城密山 共话产业创新
- 中国国产大飞机背后的“她力量”
- 胡德夫、陈绮贞、许巍等献唱 2024阿那亚·虾米音乐节落幕
- 海南探索“临时仲裁” 业界设计配套制度确保落地
- 中国铜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 文旅市场回暖 元旦假期江苏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
- 长沙至新加坡航线复航 一季度湘新外贸增逾三倍
- “二次元”成城市新热潮 成都动漫产业乘风破浪
- 彭绍民:行医一时,鞠躬一生
- 新加坡—四川贸易与投资委员会举行第二十三次会议 聚焦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
- 向拒收现金违法行为说“不”
- 热门推荐
-
- 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签约项目58个 总投资逾百亿元
- 钱塘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浙江兰溪兰江超警戒水位
- 美国年轻人为何不愿参军?“征兵危机”折射“美国危机”
- 山西闻喜:大棚芦笋种出好“钱”景
- 擦亮城市旅游品牌
- “上好佳”父子的“上海情缘”
- 用新方式唱老民歌 《跟着民歌去旅行》音乐会将登北展剧场
- 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开州
- “中国是真正的发展伙伴!”非洲多国领导人发帖感谢中国
- 华北黄淮江淮及四川盆地等地部分地区大气扩散条件不佳
- 北美龙虾金枪鱼每周飞来长沙
- 陕西延川新泰煤矿闪爆事故致11人死亡
- 广东台山柴火豆沙月饼:江门中秋的“非遗”味道
- 夜郎古酒262轮重阳下沙正式开启 首次开展“酿福论坛”
- 台湾市场距离大陆电动汽车有多远?
- 中国东航开通宁波首条直达布达佩斯洲际往返航线
- 美媒起底原住民学校剥削儿童残酷历史,幸存者:这是场种族屠杀
- “大同古城·中国院子”亮相深圳文博会 活化展现古城新貌
- Wind突发停摆 金融终端宕机影响几何
- 江西瑞昌全面启动水毁交通设施修复工程 保障群众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