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公交车终于恢复了”
8月17日,890路公交已恢复全线运营。图为890路下苇甸公交站,村民们排队乘车。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公交场站的院墙都被洪水冲垮。
下苇甸公交场站内,不少房屋都进了水。
890路公交恢复全线运营,途经门头沟城区,方便村民采买物资、进城办事
8月17日11点,一辆890路公交驶入终点站——下苇甸站,十几名乘客陆续下车,其中不少乘客手上都拎着大包小包的物资。受水灾影响,890路停运、区间运行多日,使不少居住在门头沟下苇甸、丁家滩、陇驾庄村等地的村民出行不便。
随着石担路、109国道等道路通行条件逐步恢复,从8月16日开始,890路公交正式恢复全线运营,从下苇甸直达北京西站南广场,途经门头沟城区,方便居住在山区的村民采买物资、进城办事。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890路及时恢复全线运营,北京公交集团第八客运分公司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保障受灾地区的公共交通尽快恢复正常。
没恢复前出门只能是“伸手拦车”
走进890路下苇甸公交场站,随处都能看到洪水过后的痕迹,院墙多处被冲毁,地面上也出现了几道裂缝,虽然院内的淤泥已经被基本清理干净,但一些角落还是留下了厚厚一层土。
场站外的公交站附近,不少村民正在清理自家屋里的淤泥和杂物。“公交车恢复运行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至少能回家看看受灾情况。”住在下苇甸村的李大妈16日就坐着890路公交赶回来收拾屋子,虽然屋内进水不太严重,但冰箱里的东西都长毛了,她花了好一阵子才清理干净。“随着道路逐步恢复,重建速度也会加快,要不了多久我就能搬回家住了。”李大妈说。
对于还住在村里的老人来说,这趟公交线路的恢复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自从8月16日890路恢复全线运营后,不少老人才第一次离开村子,去城区采买生活物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公交线路没恢复前,他们出门只能是“伸手拦车”,让好心人捎自己一段路。
在公交场站的备班室内,驾驶员王陇进正等候出车。“这两天坐车的村民特别多,很多都是老人,大家都盼着公交车赶快恢复运营。”王陇进告诉记者,8月16日,他上班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太好了,公交车终于恢复了。”
对7月31日的情况,王陇进记忆犹新。当天,他行车至冯村路段,看到交管部门将道路封闭,一打听才知道前方出现了洪水断路。为了确保安全,公交车停留在原地等待调度,而这一等就从10点等到了18点,随着雨情稳定,这些困在半路的车辆才被陆续安排停放到其他公交场站。
“那会儿山区的路都不能通行,大家也没地方去,我们停车的场站正好离我家挺近,我就把同事们领回了家,在我那里睡了一晚。”之后,王陇进和同事们很快投入到工作中,“场站受损严重,得抓紧时间抢修、清淤,还有很多同事接到了转移受灾群众的任务。”
洪水来势凶猛 幸亏人车提前转移
同样与山洪“正面较量”的还有890路线路长邓德礼。从7月29日开始,他就在下苇甸场站值守。“我们提前把公交车停在场站内地势较高的地方,洪水来的时候,顺着路过去得很快,连院墙都被冲塌了,好在公交车停在高处,没有受损,车队人员也都及时转移了。”
裹挟着泥沙,洪水在场站的院墙上冲出了好几个豁口,径直向着地势较低的办公区域而来,从发现洪水下来,到水位线上涨到接近胸口的位置,“最多只用了3分钟,脚底下好像有大鱼在撞自己,根本站不住。”邓德礼回忆说。
这两天,890路下苇甸公交场站基本打扫干净,不过墙上还残留着洪水留下的水位线印迹。看着这一道道水迹,邓德礼回忆说,当时他正在和同事挨个屋检查有无人员被困,顺手再抢救一些重要物资,最开始进屋时只需要蹚着水走,很快水就没过了腰部。
当邓德礼确认没有人员被困后,水势已十分迅猛,屋门无法正常打开,他和一个年轻的同事便赶快从窗户跳了出来。因为担心被洪水冲走,邓德礼一把抱住了一个漂过来的塑料桶,让同事抓紧自己的腰带,一点点贴边挪了出去,转移到高处时才感觉腿累得直发抖。“我在场站值守负责安全问题,当时也没顾上想别的,就是想着同事别出意外,过了两天才觉得有些后怕。”
“路抢通了,公交车也要赶快通”
890路车队支部书记宗凡说,从8月16日起,此前采取区间运营的890路恢复全线运营,目前,890路的运营车次与客运量与暴雨前的数据基本持平。
为了做好暴雨后的线路恢复工作,890路车队做了多项准备。首先是在其他场站为职工准备了宿舍,方便司机交接班时住宿、休息。同时,加强车辆检修,确保车辆性能安全可靠。车队安服部门也提前对线路情况进行反复查看,确保车辆运行时的安全,并提醒司机一些运营时的注意事项。对于受水灾影响严重的场站,也安排人员提前做好打扫、清淤工作,并进行环境消毒。
对于890路公交而言,恢复全线运营要克服的困难不仅是这些。这条线路的不少驾驶员都住在门头沟山区,由于洪水侵袭,很多人家里也遭了灾,损失严重。“考虑到这些情况,我们没有要求驾驶员们一定要克服困难保障运营,但大家心特别齐,能来的都赶来帮忙,很快场站就收拾干净了。”宗凡说。
890路驾驶员张春辉就住在下苇甸村,他家也进了水。安顿完家人、简单收拾屋子后,这位老司机便重返工作岗位,到车队场站清理淤泥、收拾房屋。“停运的公交线路早点恢复,村民的出行、生活才能有保障,大伙儿的想法就是路抢通了,公交车也要赶快通。”
8月17日上午,热心的张春辉又顺手做了件好事。由于通信企业架设的临时线缆出现松动,有两根线缆落在公交站前,影响了乘客上车与公交进站。发现这一情况后,他从地上找到一根废弃的铁丝,小心地将线缆拽了起来,用铁丝固定在路旁的电线杆上,并反复确认是否已经绑牢。“虽然这不是我们的职责,但为了让乘客出行能尽量安全些,这些事儿我们也得做。”张春辉说。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辽宁省艺术节搭建艺术展示舞台 丰富民众文化生活
- 一张电影票 承载着久别重逢的年味儿
- 巴基斯坦“犍陀罗艺术展”将亮相甘肃省博物馆
- 江西出台19项政策关爱孤独症儿童 含筛查康复教育等方面
- 北京延庆将举办多项冰雪赛事 探索冬奥遗产后续利用
- 京津冀江苏有大雾 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有雨雪天气
- 上山挖野菜被拦路收费?当地政府回应:村民自发行为,已批评教育
- “老树”西行记:画里甘肃“无古无今”
- 警惕老骗术新“马甲”! 起底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套路
- 转发不标明出处仅在评论区@一下原作者 社交平台为何频现盗图盗视频?
- 新北市中学“割颈案”一审宣判 台湾民众关注校园安全
- 美众议院通过临时预算案以避免政府“关门”
-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研讨会举办: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进入“重运营”阶段 自动充电机器人等亮相展会
- 新疆石河子300余万亩棉花机采拉开序幕
- 电视息屏休眠 怎么还在上传流量?
- 浙江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多地台风致灾风险高
- 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东盟数据服务启动运行
- 韩媒:李在明结束绝食开始治疗 或将于26日亲自出庭
- 优化支付服务丨建行客服声音里的金融温情
- 热门推荐
-
- 梅龙高铁通车带热“世界客都”梅州旅游业
- 世贸组织三十年:让更多企业和个人在世界经济繁荣中获益
- 青海产地水产品连续9年药残抽检合格率达100%
- 2024年首尔世界烟花节在汉江公园举行
- 从周杰伦到孙燕姿 这个夏天老歌手为何集中开“唱”?
- 海关总署:开展进口药品通关“一单多核”联网核查试点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科技创新盛典》启动
- 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性价比是新型消费和内需潜力释放的新特征
- 今年涓水为何多处堤坝发生险情?如何修复?专家解答→
- 北京推出多款冬季特色旅游产品及线路
- 打印文件需扫码付钱:员工来上班,办公费请分摊?
- 广播剧《我的乳娘》即将上线 讴歌胶东女性人间大爱
- 美国经济衰退警钟滴答作响
- 当代人类社交黑话图鉴:领导问这句话时你慌不慌
- 北京发布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 还在路上“卷”车技?“空中打的”不是梦
- 面对打“爱国”幌子的诈骗 要帮老年人擦亮眼
- 大学工程新专利如何为制造业升级“添把火”——聚焦高校传统工程专业成果转化
- 北京舞蹈学院上线“心相近、舞相融”中外舞蹈专场
- 经验丰富,拜登提名她任美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