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等渠道仍有预定利率3.5%寿险产品在售 退出市场或只是时间问题
本报记者 冷翠华
尽管多家险企反映,此前接到通知做好6月30日停售预定利率3.5%的寿险产品,但目前监管部门尚未正式发布相关通知,截至7月4日,仍有多款预定利率3.5%的寿险产品在售。
与此同时,也有预定利率低于3.5%的人身险产品在市场推广。与原有产品形式相比,预定利率有所下调,保单责任增加了分红。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预定利率3.5%的产品退出市场只是时间问题,寿险业必须防范利差损风险。
5月份销量大增
“目前还有十几款预定利率3.5%的人身险产品在售。”7月3日,明亚保险经纪一位销售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另一家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没有收到监管部门的新通知,虽然已经做好了停售预定利率3.5%产品的准备,但还未正式停售相关产品。
不过,也有保险公司对记者表示,目前,其预定利率3.5%的保险产品已经全部停售。
同时,记者查看多家银行App发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保险频道皆有预定利率3.5%的寿险产品在售,记者查看的6家银行App总共至少有7个产品的预定利率为3.5%。
在增额终身寿险方面,预定利率3.5%的产品保额一般以3.5%年复利递增。以一款目前仍在售的增额终身寿险为例,从第二保单年度起,年度基本保险金额以3.5%逐年递增;投保年龄最高可至75周岁,身故/高残全面保障,且可指定一人或多人作为受益人,保证财富按意愿定向传承。
预定利率3.5%的人身险产品将停售的信号来自3个多月前。今年3月份,原银保监会就向23家寿险公司发布调研通知,调研内容包含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保险公司的影响等,此后,多家机构反映,接到通知做好6月30日之前停售预定利率3.5%的人身险产品的准备。
在预定利率3.5%的寿险产品即将停售的预期下,二季度寿险保费收入明显放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5个月,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659亿元,同比增长11.02%。5月当月,寿险保费收入1864.3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5.21%。某券商非银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5月份寿险保费加速上涨,一是近期银行持续下调存款利率,客观上利好储蓄类保险产品的销售,二是保险营销宣传力度加大,加速需求释放。
已有新产品推出
“预计产品切换缓冲期有望延续。”西部证券发布研报称,三季度业绩表现与产品切换时点相关性强,如果在三季度初期完成产品全面切换,预计新业务价值(NBV)或短期承压;如果在三季度后期完成产品全面切换,则有望延续正增长态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预定利率3.5%的产品并未在6月30日统一退出市场,但全部退出只是时间问题。东吴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葛玉翔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目前市场上仍有预定利率3.5%的产品在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新产品还在陆续报备中,目前还处于过渡期;二是本次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调整也有可能采取一司一策的方式完成新旧产品的切换,但退出只是时间问题。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利率长期下行的趋势下,维持3.5%的预定利率以及持续采用高结算利率的方式无疑会累积利差损风险。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未经历过完整的利率周期,因此对于低利率环境下的寿险经营缺乏经验,对相应利率风险也缺乏足够的敬畏,尤其是行业增速换档的压力下,部分公司短视的产品策略和激进的价格竞争,不但会损失股东利益、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扰乱市场秩序。
二季度以来,险企已经在积极布局预定利率3.5%以下的新产品,做好衔接工作。目前,已有部分新预定利率的保险产品面世。例如,6月28日,某险企上线一款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与此前该公司的拳头产品相比,新产品的保险责任增加了保单分红,客户利益由固定变为“固定+浮动”模式;预定利率由3.5%变为2.5%;保额增速由3.5%变为2.5%。从客户利益来看,该产品多数年份的内部收益率(IRR)低于原有产品,部分年份加上分红与原有产品持平。
从行业层面来看,西部证券研报预计,预定利率切换后,储蓄型拳头产品包括新预定利率下的分红险+增额终身寿险+年金(与万能账户连接)。
葛玉翔认为,在新产品方面,预计险企会推出分红险等利益共享新产品,同时考验队伍的销售能力,优质头部公司有望受益。与此前重疾险炒停后长期健康险销售持续低迷不同的是,当前储蓄险业务的外部销售环境持续明显改善,预计储蓄型保险的表现不会太差。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预定利率下调的大趋势下,人身险产品可能面临涨价、预期收益率降低等变化,投保人是否应赶在预定利率3.5%的产品彻底退出前“上车”,并没有固定答案,仍需结合自身需求以及资金规划进行理性配置。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表示,消费者一定要清楚,如果自己的钱是短期资金或并不确定其使用期限,就应当慎重购买长期保险产品,因为很多产品如果在两三年内退保,退保可获得的现金价值低于所交保费,会造成亏损。(证券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谁在赚中药材钱?商家直呼“涨得太离谱”
- 中新真探:中风患者不能通过扎针放血来急救
-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签约项目64个 总金额达1063亿元
- 能工巧匠“亮绝活” 用“一技之长”书写追梦人生
- 9.5亿元项目未批先建,晋中违法占地事件调查
- 《洛阳市关林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与“世遗”保护要求衔接
- 浙江温州“百团千企”启航出海 协力扬帆共拓国际市场
- 中新健康|专家:目前有30种至40种罕见病可通过新生儿筛查发现
- 南非总统宣布改组内阁
- 菜场五花肉20元一斤,同比贵了3元
- 中国商务部:美对华滥用出口管制等措施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壮大
- 合肥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全线热滑完成
- 诱人促销暗藏诸多猫腻
- 儿童被如此戕害,这就是“美式民主”?!
- 日双向客流将达50万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2025年投用
-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同俄罗斯副外长加卢津举行会谈
- 主旋律电影:万紫千红总是春
- 促进收入恢复增长 从“账本”看财政政策发力
- 育“新”提“质”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动能强劲
- 中新健康周报|多家药企发业绩预告 万泰生物预计净利降超90%
- 热门推荐
-
- 4月中国PPI同比降幅收窄 环比有所下降
- (乡村行·看振兴)特色种植助振兴 太行山中小城胡萝卜铺就致富路
- 俄罗斯庆祝“人民团结日”
- 印度多家炼油厂以人民币支付进口俄罗斯原油款项
- 百年京张 见证铁路发展国力飞跃(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巡礼)
- 电影《反客为主》平遥全球首映 导演分享创作心得
- 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重温抗战历史
- 新!中国经济活力、潜力持续显现
- “共享单车与城市治理”系列报道:别让“用车容易还车难”
- 中法合作偶戏《镜花缘》将登北京舞台 当代视角重现古典故事
- 伊朗革命卫队:哈尼亚遭短程射弹暗杀 暗杀获美方许可
- 四川成都:“6·11”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相关责任人和单位被处理
- 好就业、就好业 江西瑞昌打造“零工市场”让灵活就业更有保障
- 超市频现多业态混搭新物种
- 中国南方电网:南方区域“绿电”供给格局基本形成
- 加沙地带民众:“安全区”毫无安全可言 每天都有人被炸死
- (经济观察)中央政治局两月两提“资本市场” 释放哪些信号?
- (八闽千姿)福建山村新发展:吃上“旅游饭” 稠岭不再“愁”
- 五角大楼:美军在红海击落胡塞武装多架无人机和数枚导弹
- 中沙(特)两国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