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新增省级重要湿地 洱海流域水源涵养能力有效提升
中新网昆明7月31日电 (黄兴鸿)记者7月31日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洱海最大的水源补给地罗时江湿地恢复保护取得进展,日前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重要湿地,这也意味着洱海流域水源涵养能力、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端,辖区内的洱海流域位于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肩负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任务。
罗时江湿地位于洱海北端,属于洱海流域,面积57.9公顷,由森林沼泽、沼泽草地、沼泽地、河流水面和坑塘水面四种类型组成。该湿地是洱海最大的入湖补给水源,其水量约占洱海总水量的13%。
“为保护洱海,保护整个洱海流域,2009年起,大理市先后争取上亿元资金用于建设、保护与恢复罗时江湿地。”大理市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科科长赵雁春介绍,该湿地建成前,是季节性耕作农田、废弃鱼塘及洱海水位涨落形成的沼泽。通过水网改建、植物优化配置、鸟类栖息地构建、恢复沼泽湿地后,该湿地现成为植被群落结构较为完善、净化功能较强的河口湿地,削减罗时江径流所携带的氮磷,对入洱海水质净化、洱海生态恢复方面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据悉,现在的罗时江湿地,动植物种类丰富,共有野生湿地维管束植物256种,记录到野生湿地脊椎动物101种,湿地鸟类66种,此外还有大量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及鱼类,成为大理市开展观鸟、认识湿地等自然教育的重要场所,也吸引大量游客到湿地周边游玩,带动当地旅游经济收益。
罗时江湿地是大理市继洱海后第二个被认定的省级重要湿地,也是云南省人工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典型模板,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宣教价值。下一步,大理市将不断加强湿地保护与建设管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国国会通过尹锡悦总统弹劾案
- “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推介交流会在吉隆坡举办
- “方便”“速度”“勤奋”……吉尔吉斯斯坦姑娘金金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 “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省下来的钱用到哪?
- 古典文学与文学景观的双向互动
- “春日经济”热力十足 “赏花+”融合焕新创造发展场景式消费新机遇
- 儿童食品“低盐”陷阱 你能过几关?
- 九寨沟景区2023年旅游接待突破200万人次
- 7月亚洲制造业PMI微升至50.5% 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 今年计划10000套!河南郑州促进房产市场“卖旧买新、以旧换新”
- “坐着高铁看中国·走进辽宁”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 突发!美国一桥梁因船撞击坍塌 有车辆和人员落水
- 形成文明养犬治理共识,刻不容缓
- 补贴范围扩至15大类 山西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启动
- 让“一老一幼”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 龙年春节档的卖相与怪相
- 中暑能否用藿香正气丸?先学会分辨阳暑和阴暑
- 外贸与共赢!秋季广交会场面火爆说明什么?
- 中证协:二季度评级机构共承揽债券产品2626只 环比增逾16%
- 海内外专家齐聚杭州西湖 探浙江饮食文化传承保护新路径
- 热门推荐
-
- 三年来 西藏那曲乡村振兴促群众增收9334万元
- 文艺“大咖”畅谈文化创新发展
- 暴雨袭粤 部分路段积水深达成年人大腿
-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 湖南东安“三带”解锁强村富民密码
- 2023年上半年德国房屋建筑许可同比下降27.2%
- 汽车圈价格战正酣,为何车价却涨了
- 2024世界闽南语金曲颁奖盛典决出全球12强名单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3月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0条 运营里程10248公里
- 俄国防部:乌军2023年多次向俄军使用美制化学武器
- 60多部新片加入 2023年电影贺岁档获高期待
- 3月份广东CPI环比季节性下降
- 档案袋不能私拆!关于个人档案你要知道这些
- 半壁印史诉江山:北京迎来巴林石博物馆
- 浙江横店年终观察:新业态折射影视业发展新趋势
- 动画版《三体》来了 你期待吗?
- 游园林、逛博物馆、打卡市集 各地特色文旅活动多姿多彩点亮花样假期
- “Z世代”“α世代”福建漳州手牵手 中菲友好薪火传
- 如何从疫情余震的不确定性中找到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