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省下来的钱用到哪?
中新网1月5日电 “可以省的钱都省下来,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乱花,集中财力办大事。”
2023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哪些钱该省?省下来的钱用到何处?1月4日,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在关于当前经济财政形势的问答中给出了答案。
此次答问中,蓝佛安在“提质增效”方面明确提出,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成效,同时加强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联动,提升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这里的第一条,就是“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上下功夫”。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早在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
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既能更好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也能率先垂范,激发全社会更加注重把财力用在刀刃上。
此次答问中,蓝佛安强调,既用好有限的增量资金,又下大力气盘活、调整存量,将使用效果不好的资金腾出来用于保重点,防止支出固化僵化,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
那么,哪里要用“大钱”?什么地方该“大方”?
记者梳理本次答问,发现有以下几点: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培育新产业新赛道;
支持提升企业竞争力;
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始终把教育作为国家战略性投入予以优先保障;
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
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
加大文物古籍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支持力度;
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总体来看,2024年,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的方向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支持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更好统筹国内国际循环。
二是调结构、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三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23年,在严峻复杂形势下,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稳定了规模、提升了质量。我们相信,2024年,中国经济仍将破浪前行、释放出巨大潜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从父辈手中接棒 黄埔精神“焕”青春
- 马斯克访华,什么信号?
-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4.76万件
- 7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2.2% 行业持续良好运行态势
- 上海:两名扰乱演唱会秩序违法人员被行拘
- 广东海事局已启动防热带气旋I级应急响应
- 广东成国内创投集聚地 管理基金规模居全国前列
- 国铁南宁局加开44列旅客列车服务端午假期出行
- 直击广东佛山特大暴雨一线 220个站点降雨量超250毫米
- 如此“放浪形骸”的妇科医生 缺德违法须严惩
- 兰州老字号照相馆里的“光影故事”:守住城市流淌的“岁月”
- 昔日盐碱地今朝“金粮仓”:吉林镇赉迎多产丰收
- 带“老朋友”看“新世界” 山西太原智慧助老守护夕阳红
- 台青爱聊大陆古装剧 河南古都寻“剧情”
- 安徽省网络信息产业首批产业工匠正式发布
- 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即将启幕
- 低空运动设备发生事故?海南陵水:非旅游行为 当事人无碍
- 盗窃等犯罪猖獗 美国零售业去年损失超千亿美元
- 青海2023年输出大宗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价值超168亿元
- 中国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 直播带货等新型广告形式“上榜”
- 热门推荐
-
- 英国将对安置或雇佣非法移民施以重罚
- 寒潮来袭 湖北咸宁加强古树名木防冻保护
- 英方炒作所谓“中国网络攻击” 中国驻英使馆:停止反华闹剧
- 广州港一季度增3条外贸班轮航线
- 2024天津音乐节开幕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展卷津城
- 英国政府推出大规模投资和减税措施
- 台青王俊闵:结缘东莞30年 深度融入大陆市场
- 海南举办暑期人才招聘会 新兴产业求贤若渴
- 2024矿业、锂电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
- 面临多重挑战 美国银行业持续承压
- 图灵奖得主:中国可以在人工智能道路取得领先地位
- 香港又一老戏骨离世,曾获封“TVB打手王”
- 外媒: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发生爆炸事件 致1死1伤
- 古郡张掖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 转动的星球、跳动的心脏 一场博览会告诉你未来课堂长啥样
- 这个旅游日,用最“野”的方式,打开云南人的餐桌!
- 2月上海南港码头入出境(港)国际航行船舶数创单月历史新高
- 突破3000万辆!2023年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
- 外媒: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北部发起无人机袭击
- “瓦格纳”总部大楼遭封锁,俄国防部呼吁士兵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