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休宁:三代“乡村邮递员” 为百姓义务送信56载
中新网合肥7月31日电(刘鸿鹤)7月31日,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石田村村民汪锡熊像往常一样,拿着一沓信件走街串巷,将一封封家书送到村民手上。2004年,汪锡熊从父亲汪恒运的手里接过这份“义务邮差”的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九年,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义务邮差”的工作,从他爷爷汪蓉舫手上就开始了,至今祖孙三代已经连续送了56年,从未要过任何报酬。
“我们村子相对较大,有7个小队300多户。当年邮递员送信不熟悉村里的情况,一家一户地找不仅费时又费事。”
汪锡熊说:“我爷爷退休后在家没事,就看看报纸,养养花。邮递员看见后,就跟他商量,没事的时候能不能帮忙送一下。从那以后,我爷爷就开始了帮邮递员送信。”
从1967年始,汪蓉舫一送就是十五年,无论是寒冬酷暑,从不落下。1982年,从黄山市歙县退休的儿子汪恒运回到石田村家中,考虑父亲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于是帮着父亲每天挨家挨户送邮件,这一干又是二十二年。
“我父亲退休后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干,他看我爷爷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就开始帮着父亲送信。”汪锡熊介绍说,“送报纸、信件还能多跟乡里乡亲走动走动,也挺开心的。我爷爷去世后,我父亲就接了这个班,继续为百姓义务送信。”
时间如白驹过隙,2004年,汪恒运老人已经80岁了,他的腿脚也不够灵便了,于是他将送信的担子转给儿子汪锡熊。2009年,汪恒运临终前还不忘嘱咐他要坚持帮村民送信,千万不能出差错。就这样,汪锡熊“走马上任”了,这一干又是十九年。
“送信一点都不辛苦。”汪锡熊介绍说,“从小我就在这个村子长大,一辈子没离开过,每家每户我都很熟悉,跟以前上山采药、种田,那还是要轻松许多的。而且从小就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我觉得这就是家风的传承,方便了大家,快乐了我自己。”
2023年6月21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汪锡熊获“中国好人”称号,祖孙三代56载接力“义务邮递员”,不仅体现了汪锡熊一家优良的家风,也是诠释了重信守诺的良好社会风气。
“汪锡熊他们祖孙三代,为石田村民义务送信,村里面都是有口皆碑的,大家对他们一家这么多年来义务为百姓送信、助人为乐,这种信守承诺的行为,都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黄山市休宁县石田初级中学教师汪红兴说。
从“雨天一脚泥”到“村村通公路”,从“一封家书”到“随时视频”,汪锡熊祖孙三代义务送信之路,见证了中国老百姓通讯方式的改变,也见证了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汪锡熊的爷爷汪蓉舫,当时送信是在20世纪60年代,那时候交通非常落后,农村里面到处都是泥巴土路,后来到他儿子汪恒运的手上,农村已经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农村的条件越来越好。”汪红兴说,“现在到了21世纪初汪锡熊手上送信的时候,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的普及,那么相对来说报纸、信件慢慢地要减少一些。从他们三代人的身上可以印证出我们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吉林大力开拓东盟市场 前2月对越贸易大幅增长
- 孩子频繁眨眼、揉眼,眼睛干涩……小心干眼症 | 呵护眼健康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归还14件柬埔寨文物
- 中国驻欧盟使团公使在欧媒发文驳斥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
- 新化山歌:梅山文化的百科全书
- 文学博物馆如何走进百姓生活
- 西藏布达拉宫年度粉刷迎“美颜”
- 白求恩逝世85周年:河北各界“穿越时空的思念”
- 粤打造世界级食品制造贸易高地
- 铁路无座票该不该打折
- (经济观察)上半年中国外贸数据凸显五大亮点
- 北京举办“世界计量日”系列活动 围绕民生关切开展计量监督检查
- 美媒:美联储抗通胀结果“令人失望” 或将再次加息
- 这场影展拉开帷幕 艺术电影有哪些重要性?
- 从爆火毕设短片走入院线,国漫《落凡尘》如何五年磨一剑?
- 中国将对锑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 纵论天下丨美方再炒“实验室泄漏论”居心叵测
- 四川三强村李娜:在梨花盛开的地方追逐田园梦想
- (“一带一路”10周年)拓合作、释红利 “一带一路”壮大“丝路电商”
- 山西大同加速建设“环首都核心算力之城”
- 热门推荐
-
- 运河文化说 | “大运河织就的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 意大利采取措施应对非法移民激增
-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 管虎:香港的新生代演员很努力
- 美媒:拜登将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告别演讲
- 2023“拉美和加勒比音乐节”在京开幕
- 美列车脱轨致有毒气体扩散事件持续发酵 政府应对引发不满
- “世界非遗”粤剧壮乡焕新生 新潮演绎走向东盟
- 从长白山到莲花山 吉林高速公路连接新的重要景区
- 海南航空开通首条海口直飞莫斯科国际航线
- 2024年高考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养龟第一村”延长产业链迎新发展
- 中巴核电合作迈上新台阶
- 四川一导游为推销商品编撰不实言论 官方通报
- “碳”路先行|煤城山西蒲县澎湃绿色新动能
- 一文教你识别“胃痛”与“胆痛”
-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美国对以色列军援超179亿美元
- 泰国气象部门发布极端天气预警,预计37府受影响
- 警方辟谣“房产中介因抢单被杀害” 造谣者已被行拘
- 天津基本实现“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