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要优秀的专业人士从事护理
“未来社会发展中需求最大最急迫的行业、职业中,我想护理肯定算一个。”这是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年护士节纪念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说过的一句话。在最近举行的协和医学院毕业典礼上,王辰院士又一次强调了护理专业的重要性。
王辰提出,老龄化社会已迅速到来,护理的重要性愈发显现,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协和作为医学界,包括护理学界的引领性力量,应当对此预做设计、预做铺设、预做安排。
一直以来,社会似乎更关注临床医学生以及医生,但作为一个完整的医疗团队,护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员。
近10年来,我国的护理事业发展迅速。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介绍,我国护士队伍总量以平均8%的增幅逐年增加,每年有30万左右的新护士加入护士队伍。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超过520万人。
为不断提升护士队伍的学历素质和专业服务能力,国家推动实施《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对护士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导督促各地医院按照床护比等护士人力配置指标,结合各地工作任务需求合理增加和配置护士人力。到2025年,全国护士队伍总量力争达到550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基层护士数量达到120万。
每个人都有疾病缠身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身边是否能有高专业素养、富有人文精神和出色才华技能的护士,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能否避免彼时烦忧,取决于今日的远虑和行动。
100多年前,协和首开中国护理学高等教育,从燕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中选拔优秀本科女生就读协和医学院护校。今年是协和首届“4+2”卓越护理人才贯通培养改革试验班的本科毕业年,他们将进入硕士培养阶段。王辰院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寄语,希望他们之中将来能够产生为护理学界担纲者。
协和医学院的“4+2”护理教育模式招收高考优秀生,强化其4年护理本科教育,推免直读2年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即本硕贯通式培养。毕业典礼上,护理学院2019级卓越班的李祎思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4年前的开学典礼上,“协和人都是‘熏’出来的”这句话让她铭记于心。4年来,她也一直在思考着,到底什么是卓越。
她在发言中说,协和前辈们虽低调朴素,卓越却体现在方方面面:是在协和护校建立之初,秉持宁缺毋滥的高标准;是在炮火纷飞的年代,聂毓禅校长完成协和护校西迁的传奇,保留了我国护理高等教育的火种;是顺应我国时代发展需求,协和护理开办中专培养模式,依旧人才辈出;是进行专业特色课程改革,打破传统临床分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大年夜奔赴疫情第一线,铸起生命之墙的义无反顾。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彰显着“尊科学济人道”的协和精神,更书写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不朽画卷。
“所谓护士,就是护佑生命之士。”在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年护士节纪念大会上,王辰指出,当一个人的健康受到影响时,当一个人的生命受到威胁乃至生命危殆时,在他身边出现的人有很多,但是其中有一类最专业、最重要的人就是医护人员。护理事业之重要,护士职业之高尚,可谓无以复加。
王辰认为,护理不是只用一些寻常的生活技能照顾人的简单劳动,而是以科技、人文、社科的多重专业方法来照护人的,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而协和医学院“4+2”学制的意义,就是向医学界、学界,向全社会昭示护理学是一个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都有密切联系,内涵深厚的重要综合学科,社会需要优秀的专业人士从事护理。
在协和医学院4年的学习生活中,李祎思体会到,勇于追求卓越,也是一种卓越的体现。在她看来,无论是再次回归校园,开启科研训练,精进专业本领,或者是走入临床,来到患者床旁,践行“勤慎谨护”四字真言,卓越都将是她永远奋进的目标,更是前行的动力。
此外,她也提出,卓越意味着不只关注于当下,更是思考和眺望未来。如今的医学早已不局限于疾病本身。王辰院校长曾提出,“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的全面健康照护理念,从健康促进到疾病控制、康养结合,多学科的融合发展,才能更好提升人群健康。而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的身影必不可少。
一种工作、一个职业如果兼具了重要性、高尚性、专业性、实践性、艰苦性,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护士既有高强度体力劳动,又有因高度责任心和专业性所带来的脑力劳动,因此,想要做好护理工作,实属不易。
王辰院校长对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有着极高的要求。“相比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护士,我们的护士、专科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都能够达到或超过最发达国家最优秀医院同样位置者的水平,我们才能够不负国家、不负民族”。
他说,协和就是要出一批能够真正代表世界护理水平的护士,应当在护理的学术上、实践上、学科建设上、护理事业发展上,在促使护理行业和职业得到社会更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能够为中国乃至世界护理界的发展、护理事业的发展打开一扇窗、探出一条路、引领护理界走上阳光大道,从而更好地照护国民和人类的健康。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旅客高空呼吸困难 航班乘务组紧急救治
- 中国科技馆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培训第二期在北京开班
- 统计显2022年欧盟人均浪费逾132公斤粮食
- 湖北算力和大数据产业初具实力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 “90后”新农人“接棒”父辈 智慧茶园助农增收
- 宿白诞辰百年:钟于石窟,安于云冈
- “1杯奶茶87条数据”,小微消费场景不能成信息保护死角
- 当外国朋友“邂逅”中国节日:“花样”过元宵 感受地道中国年味
- 【央广时评】完善床边、身边服务 让老人家居家养老更安心
- “发现最美铁路”走进东北地区:在白山黑水间感悟发展之美
- 海南畅通医保异地结算方便“候鸟”老人在琼就医
- 永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共议全球可持续发展
- 2024年1月我国地震、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造成228.9万人次受灾
- 2023“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收官展映落幕
- 中国启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
- 江西德兴:民警深夜与时间赛跑 成功挽救母子俩生命
- 广西柳州开展“环卫开放日”活动 探秘垃圾去哪儿
- 北京革命文物保护成果显著 利用数字技术展示逐步增多
- 欧洲议会施压要求塞尔维亚封杀俄媒,扎哈罗娃:“荒谬”“邪恶”
- 全国劳模孙峰:脚踏技术实地 仰望创新星空
- 热门推荐
-
- 尼日利亚男足任命新主帅 意在晋级2026年世界杯
- 驻华使节两会说丨“中国的任何进步都将有益于全世界”
-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率先开展数字化认证工作
- 多地能见度低 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 扬州博物馆里寻“年味”:感受生肖文化魅力内涵
- 机器人辅助帕金森病手术 创伤小效果好
- 浙江义乌新一轮国贸改革有何不同?“深化”成为关键词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国内旅游暑期有望迎来全面复苏
- 以“税治”促“新质” 北京税务部门创新服务助发展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华北地区将迎来明显降雪天气
- 新生虎宝宝!华南虎种群再添新“丁”
- 健康与美如何兼得?这场发布会聚焦“头等大事”
- 以军称对黎巴嫩南部部分目标发动空袭
-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家具与木雕卷》问世
- 德国总理朔尔茨:德国对乌克兰援助总额已达168亿欧元
- 柬埔寨西部一座弹药库发生爆炸 20名士兵死亡
- 北大女生包丽案:男友以虐待罪一审被判三年二个月
- (乡村行·看振兴)河南潢川推“三产”融合发展 乡村绿色食品企业“领跑”
- 广州海幢寺住持:期待以外销画为代表的文化促进中西交流
- 大卖场改头换面 商超站在新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