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媒体人打卡内蒙古博物院 感受中华民族发展史
中国日报网7月13日电(记者齐磊 陈昕钰)7月12日,“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内蒙古站火热开启。中外记者首站打卡内蒙古博物院,参观展陈的馆藏珍品,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形成的历史脉络。
内蒙古博物院展陈的件件珍品背后都有悠久的历史,吸引着外籍媒体人时时驻足,得以窥见这片草原曾有的不凡经历。
从旧石器时代的“大窑人”,到新石器时代的“红山人”,再到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人”,一直到后来的北狄、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回鹘、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汉等民族,在我国北方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这些历久弥新的文化遗产,揭示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升华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诠释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据介绍,内蒙古博物院收藏有古生物化石、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15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600件套,国家一级文物650件套。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从《繁花》到《大江大河3》,爱上“请回答90年代”
- 尼加拉瓜遣返21名洪都拉斯囚犯
- 网红“近视神药”暂停网售 相关公司销售模式将迎挑战
- 站上7.1万美元 谁在助推比特币的“疯狂”
-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李甲栈师徒传承展“瓷海扬帆”
- 中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宣布调整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
- 新研究显示运动降低肝病死亡风险
- 新质生产力、新科技、新动能“加速跑” 书写着高质量发展“春天的故事”
- 大型地方史诗剧《天宠湖南》首演 创新传播湖湘历史
- 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持续向好 OCC2023关注“元宇宙心世界”
- (“一带一路”10周年)探访新疆阿拉山口市:中欧班列昼夜不息 跨境电商日益兴起
- 2024晋中首届青年影像社交主题活动举办
- 海关总署: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尼日利亚花生进口
- 埃及开罗一建筑物倒塌导致至少8人死亡
- 儿童文学作家王勇英用独特生命体验为孩子带来多彩童年风景
- 美媒:科技行业领袖警告AI可能给人类带来“灭绝风险”
- 青岛即墨回应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已制定方案 将组织施工
- 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上线
- 网络攻击和数字监控使美深陷全球信任危机
- 证券业并购重组升温
- 热门推荐
-
- 受台风“海葵”残涡影响 桂东桂南部分江河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 “成年人的少年宫”持续走红“一课难求”
- 四川优化超龄等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
- 杜德伟佛山演唱会开票
- 韩雅玲:把房颤综合防治和长期管理措施落实到临床实践
- 中国音数协:数字文化产业正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菲律宾寻求与柬埔寨达成大米供应协议
- 龙行龘龘!2024年总台春晚主题、主标识正式发布
- 中赞各界共商农业合作再上新台阶
- 三星堆265件(套)古蜀文物亮相北京
- 要求“不见一片落叶”,别再难为环卫工了
- 祥鹏航空昆明至曼谷往返国际航线将复航
- 纽约时报广场百万人雨中迎新年
- 聚焦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多元共建 研究团队建言发挥多方作用
- 地质师陈依伟:升级打怪“拿下”页岩油
- 北京新年第一天阳光唱“主调” 最高气温2℃左右适宜外出活动
- 中新健康 | 苏打水=碱性水?记者实测12款苏打水,仅7款呈碱性
- 马来西亚空军训练事故致2死1伤
- 中国再保:上半年服务国家战略重点领域风险保额140.5万亿元
- 湖南祁阳课后服务百花齐放 学生“菜单式”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