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为何这么热
近来,京津冀多地多次冲破40摄氏度高温,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目前我国热的地方主要是京津冀地区,南方长江流域反而没有那么热。京津冀这么热,原因比较复杂,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全球变暖。”
有人将高温的直接原因指向厄尔尼诺。世界气象组织(WMO)7月4日发布称,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出现厄尔尼诺条件。WMO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在新闻稿中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气温记录的可能性,在世界许多地区和海洋中也可能引发极端高温。”
厄尔尼诺,指的是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表层海水每隔几年出现异常升温的周期性气候现象。WMO指出,这种现象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到12个月。这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但它发生在被人类活动改变的气候背景下。
魏科认为,此番京津冀高温,厄尔尼诺条件提供了一个“小扰动”。他解释说,厄尔尼诺年往往会造成北方干旱,可以说与高温有“弱相关”。但是,从极端温度的统计结果来看,以往的厄尔尼诺年北京没有明显的高温异常。因此他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对于北京等地的高温应该算是“火上浇油”,究其根本,导致极端天气的原因还是全球变暖。他指出,今夏热的不仅仅是中国北方,“环球同此凉热”。今年6月,墨西哥、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多地温度超过45摄氏度。6月21日,伊朗扎博勒最高温度达到50.8摄氏度。他认为,极端高温天气在各地反复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只是全球变暖表现形式的“前奏”,“以后可能45摄氏度才算是高温”。
而高温只是“灾害套餐”的“冰山一角”,全球变暖还将带来暴雨、洪涝、干旱、山火、更强台风、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等。
“人类已经全面进入灾害频发的新阶段。”魏科介绍,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2000-2019》报告,过去20年,极端高温事件大幅增加232%、洪涝灾害增加134%、风暴增加97%、山火燃烧增加46%、干旱事件增加29%。简言之,全球变暖,会让“湿的更湿,干的更干”。
魏科曾多次在科普中提到气候系统“临界点”的概念。如果人类活动“一切照旧”,其引起的增暖到2100年将达到4摄氏度以上,全球气温将突破气候系统各个主要临界点,地球的宜居性将被彻底改变。
“远方”的困难和眼下的高温让人难以冷静,特别是“入伏”在即,不少人问:“入伏之后会更热吗?”
对此,魏科解答:“入伏之后是否会更热,和区域有关。华北地区入伏之后会迎来雨季,雨下得多温度会降下来。南方梅雨季节结束,温度可能会上升。”
他说,应对极端天气,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各国早预警、早行动。建议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多关注弱势人群、户外和高温天气劳动者的权益,提供公共的避热中心,尤其是在高温橙色和红色预警期间,开放公共活动中心、图书馆等,使户外工作者能避开正午最酷热的天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费翔:老派的温柔
- 西媒:乌克兰加入欧盟“长路漫漫”
- 商业向善,“郎”久为功!古蔺遭受「7.27」暴雨洪涝灾害,郎酒股份捐赠1000万元抗洪救灾
- 俄国防部:在莫斯科州上空摧毁乌克兰无人机
- 外国专家:中国以创新促发展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 菲律宾山体滑坡事故现救援奇迹 一名儿童获救
- 浙江文旅观察:宋韵,一定是复古吗?
- 江苏扬州举办崔致远祭享活动 120多名韩国崔氏后人扬州祭祖
- 菲律宾棉兰老岛洪灾已致14人死亡
- “功勋铀矿”展新颜 华媒代表郴州感受小镇怀旧时光
- 广东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5项
- 工信部:1-10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同比增长16%
- 刘慈欣科幻漫画宇宙主题展长沙开展
- 南昌工匠打造“样式雷”建筑纪念馆:让“工匠精神”永续传承
- 致敬文学交流 仲夏文学之夜活动举办
- 三亚上半年接待过夜入境游客31.98万人次 增长2.65倍
- 两岸数字经济电商产业园揭牌 台青盼抓住“电商”发展机遇
- 能装逾16000个标准集装箱 华南地区建造的最大集装箱船交付
- 青年科学家苏萌寄语学生:科学陪伴成长、实现太空梦想
- 中秋档老片受宠喜剧最香 假期三天票房累计3.7亿
- 热门推荐
-
- “一带一路”十年之变:中国民企共建幸福之路
- 科技视点:更加通用的人工智能有望实现
- 名家共襄盛举,助力红色基因数字化传承
- 【专家学者话新年】旅游业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新引擎
- “阳了”不能到岗会被减薪吗
- 商务部:中国新能源产品受欢迎不是“补出来的”
- 短途游、高铁游 崛起为主流趋势
- 6·18”网购遭遇问题如何维权 法院提醒:正常拆封查验不影响无理由退货
- 天津滨海机场通报无人机致航班大面积延误
- 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与园林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 重访太湖溇港:世界级水利灌溉遗产何以活在当下?
- 京城600岁老街重装亮相 赓续历史文脉、焕发城市活力
- (新春走基层)诗歌电影春晚走进福建海岛
- 颜值刷新 幸福升级——库车“龟兹小巷”蹲点报道之三
- 潘功胜出任第十三任央行行长,过去一个月都做了哪些大事?
- 与时间赛跑的梨园“田管大戏”
- “三九天”浙江大部最高气温超20℃ 阴冷天气将上线
- 青海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稳步增长 总产值超47亿元
- 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发射升空
-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北京铁路警方办理各类案件61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