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门户”青海海东:文化及生态游厚积薄发
中新网青海海东市7月2日电 题:“青藏门户”青海海东:文化及生态游厚积薄发
作者 张添福 潘雨洁
素有“青藏门户”之称的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是黄河流域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之一。
近日,记者走访海东市多个区县,感知这座“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城市”的魅力。
油嘴湾:名不见经传村落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联合老支书、老党员甚至发小等13人,2016年,任臣义返乡创业,在家乡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麻吉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观光木栈道、旅游公测等基础服务设施,开始打造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
2017年7月建成时,虽然小打小闹,但短短四十多天时间,接待游客六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万元。“发展效果很好,油嘴湾一下子成为互助县乡村旅游的热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任臣义说。
“其实,那时候进入麻吉村的巷道,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任臣义对参加全国主流媒体青海海东行暨“乡村振兴看海东”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介绍,“村庄面貌很落后,村子在全县上百个村落里特点不明显,既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特色资源,我们起步也很艰难。”
此时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期,至2018年,政府累计配套资金千万元,实施村里污水管网建设、村庄风貌打造、23户农家乐的提档升级、村道柏油路面建设……麻吉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森林乡村”,成为青海省五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
“村民利用闲置资源和手艺自行经营乡村小吃摊点,20多户村民在家里经营农家乐,我们也在打造高端民宿和体验游乐项目……”任臣义说,通过油嘴湾,直接带动村民300多人从事乡村旅游,间接带动村民达500多人。
发展红利让村民共享,任臣义说,通过油嘴湾,村里实现荒山荒坡变成资产,村民资金变成股金,村民也变成产业的股东。
2023年,油嘴湾取消门票限制,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任臣义说,将重点补充和提升内部消费项目,打造敞开式乡村旅游景区,成为游客想来就来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目前,海东市为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已建成一批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游集散中心、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自驾车营地等配套设施,建成五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9个。
记者从青海省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获悉,自2013年海东市撤地设市的十年,当地牢牢牵住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这一牛鼻子,精心布局“一圈三线百点”生态旅游发展空间,海东“一圈三线”全域旅游总格局基本形成。依托现有交通路网,做优做大河湟民俗文化深度体验旅游圈以及乡村生态暨沿大通河旅游线、乡村人文暨沿湟水河旅游线、黄河文化旅游风情线。
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大观园”
手工艺品坊、文创商店、茶楼、戏院、寺庙、戏楼、作坊、农家院……虽然不是节假日,但记者实地走访青海省海东市的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时,客流量不容小觑。
平安驛是河湟民俗文化主题园区,是青海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特色步行街。此间以祈福文化、驿站文化为灵魂,以大众创业、三产融合、本地农产品加工为特色,通过深度挖掘项目地的历史、建筑、饮食、传统工艺、传统演艺等文化,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具有传统文化风貌和地域特色属性的旅游综合服务展示区。
今年春节期间,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15天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而在五一假期,此地举办电音节,五天吸引30万人次的游客。
“我们这里被誉为‘行走的博物馆’。”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唐旭天介绍,在此,可以品尝河湟特色小吃,领略各民族的建筑风格,观赏非遗演艺,购买非遗产品。
如今,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拥有商户183家。唐旭天说,“我们没有重复烹调同一种小吃的商户,招商时几家一同比拼,只选最好的一家。”
唐旭天介绍,干板鱼是当地特色小吃,顶峰时期,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油炸干板鱼的商户,年营业额超过300万元,而一家酸奶店,在旅游旺季销售上千碗酸奶不成问题。
走进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十三家作坊中的辣椒作坊,香辣味道扑鼻而来。唐旭天说,“我们用传统石磨碾磨青海和陕西的辣椒,再根据来客的需求掺配,既能保证辣味,又不失香味。”
而在醋、面、油、豆腐、酸奶等作坊,设置“前店后场”,即游客在前店可以挑选商品,在后场可以参观加工流程。
“抓住一个人的心,就要抓住一个人的胃。”唐旭天说,旅游的六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吃”排在首位,“所以我们希望省内外游客到了这里,嘴里有嚼的,眼里有看的,耳里有听的,走的时候有拎的。”
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互助县威远镇、乐都凤山新城、循化撒拉尔故里、街子镇历史文化名城、民和官亭镇……据悉,海东市诸多特色小镇建设以河湟文化为引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双引擎,通过构建三产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农业+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精准扶贫”的典型项目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平台。
青海省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十年来,当地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价值链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2022年三产增加值达255.06亿元,是2013年的2.28倍。特别是当地推动文旅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2.5%,并获得“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城市”荣誉称号。(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经济观察)中国楼市“银十”升温 现多重积极信号
- 拉萨列车旅客突发疾病 同车军医紧急救援
- 2024年我国贷款利率稳步下行
- “海南自贸港将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依据青年特点和需求提供高效就业服务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新兴产业持续较快增长 企业设备更新稳步提速
- 江苏开展非法社会组织线索有奖举报:属实线索每条奖励千元
- 韩国国会举行梨泰院踩踏事故一周年追悼会
- 优酷发布“港艺振兴计划”剧集片单,携手TVB邵氏寰亚等共创新港剧
- 南非:严重雷击致约堡部分地区面临“水荒”
- 数十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西九江 共话“长江主题”文艺创作
- 数字经济撑起“半壁江山” 山东加速布局新型工业化
- 韩媒:尹锡悦预计将在总统官邸关注弹劾案投票
- 山西明确30天婚假,各地婚假、产假有多长?
- 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完成刀盘焊接
- 新闻1+1丨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怎么防?怎么治?
- 致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雕塑展开幕
- 让古老杂技文化既火又“活”
- 重磅!世卫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 全球专家学者齐聚江苏盐城 探讨滨海区域可持续发展
- 热门推荐
-
- 海地总理亨利辞职
- 聚焦“艺术图书+”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 上海国际艺术书展开幕
-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在西安启动
-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
- 业内人士: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步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 广东电网累计组织超4.5万人迎战“摩羯”
- 国家邮政局:1-4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68.0亿件
- 300名中外代表齐聚长沙 共议中非经贸合作和企业社会责任
- (身边的变化)旧街成新景 浙江温州城市老巷激发“夜经济”新活力
- 保障能力增强、技术装备突破 我国原油稳产基本盘进一步夯实
- (走进中国乡村)安徽霭里村:好生态优颜值 “小山村”变身“明星村”
- 整体经营业绩边际改善 沪市公司完成2024年三季报披露
- 算力建设改变“小、散”局面 打开AI应用新范式
- 年终经济观察:中国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破题”
- 交通银行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群体支付便利性
- 和评理 | 中美相处之道关键在于平等相待
- 阿富汗临时政府内政部附近发生爆炸
- 美国拉阿根廷加入关键矿产“小圈子”,专家:企图在关键矿产领域打压围堵中国
- 工信部:加强核酸检测等医疗物资生产调度和供应保障
- 2023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天津收官 超1.7万人参赛规模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