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旅市场迎“开门红” 1068.5万人次春节畅游山城
中新网重庆2月18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18日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2024年春节假期(2月10日至17日),该市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全市过夜游客接待量为238.29万人次,同比增长66.9%。具体到A级景区,截至2月17日18时,130家纳入监测统计的旅游景区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068.5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04.3%。
在重庆中心城区景区中,磁器口古镇凭借130.3万人次的客流量,成为春节长假的“人气王”,名列第二的洪崖洞吸引107.1万人次。歌乐山烈士陵园共揽客20.6万人次,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游客数达到11.8万人次,长江索道吸引11.2万人次打卡。
在5A级景区方面,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颇具人气,揽客达75.5万人次。此外,黔江濯水景区的游客数为15.3万人次,南川金佛山游客数为13.9万人次,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游客数为13.3万人次。在大足石刻景区,诚意十足的新春福利、丰富多样的社教活动及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吸引13.1万人次体验打卡。刚刚晋升5A级景区的涪陵武陵山大裂谷的游客数也达到6.5万人次。
长假期间,重庆市的文旅消费活动同样精彩纷呈。
当地推出新景区景点115个、旅游新项目新产品90个、特色旅游线路80条;各级文化场馆、休闲街区等场所推出主题活动1000余个。其中,全市各主要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共安排演出313场,涵盖戏曲、话剧、杂技、曲艺、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方言喜剧、儿童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累计接待观众约9.31万人次。
与此同时,一些民众选择走进文化馆、图书馆等场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过一个文化年。
假期中,重庆共有42家公共图书馆、41家文化馆免费开放,到馆人数达197.86万人次,线上服务126.7万人次。全市共开展群文活动474场,111.65万群众参与活动。
在重庆科技馆,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普“年货”备受欢迎。该馆利用科普资源优势,精心策划开展“三龙龘龘 逐梦未来”主题科普活动,以时空为线索,分“传统龙”“科技龙”“未来龙”和“科趣新春”四个板块,吸引6万余人次体验趣味科学的魅力。
此外,重庆各区县还开展各项非遗主题活动120余场次,吸引30余万人次参与。(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边检助力广西北部湾口岸首批鸭毛整船高效进口
- “0糖0卡”的赤藓糖醇,真的会损伤心血管吗?
- 浙江区域观察:“AI+科创”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
- 3000点!沪指大涨3.61%,全市超5000股飘红,成交破万亿
- AI换脸“造黄谣”涉嫌什么罪名?律师解读
- “没学过汉语将是一大损失”
- 10月份中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0%
- 新玩法提升消费新体验 优质供给注入新的活力
- 山西受暴雪天气影响:交通受阻、景区闭园、多地停课
- 声声龙舟鼓浓浓乡土情 浙江瑞安制鼓生意兴旺迎端午
- 诺奖经济学家:中国气候政策助力电动汽车领域获得成功|世界观
- 拜登:美国未来两艘航空母舰将以克林顿和布什命名
- 宁夏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 气象部门启动应急响应
- 拜登:正考虑澳大利亚提出的撤销对阿桑奇起诉的请求
- 俄官员:打捞起一名失事米-8直升机机组成员遗体
- 第三届“一带一路”茶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会议在福州举办
- 牧区歌与马
- 吉林舒兰受灾乡镇恢复生产:果园开门迎客
- 山西文化遗产灾害综合风险监测评估与预防性保护策略研究项目启动
- 首都航空即将开通北京直飞马尔代夫航线
- 热门推荐
-
- 中国美术馆特别推出《长征组雕》庆“八一”
- 《浙江儒学通史》丛书发布 首次以通史形式梳理浙江儒学
- 马来西亚媒体与湖南广电合作 将协力打造新节目
- 内蒙古首笔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落地
- 中法医学专家上海聚焦医学转化、促进创新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鲍威尔称降息渐近
- 宋朝“全民皆商
- (走进中国乡村)新疆创客打造“梦工厂” 传统工艺品“破茧成蝶”
- 院士直播“遛恐龙”:寓教于“逛”,科普真香
- 舞蹈诗剧《东坡》在四川眉山正式发布 首演定档
- 壹基金组织10余支队伍参与京津冀暴雨洪涝灾害救援行动
- 广东潮州获授“世界工夫茶文化之乡”称号
- 中国船舶大连造船签署2型10艘原油船建造合同
- 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在迪拜举行
- 轮椅舞者狄文科:我不能走路 并非无路可走
- 北京地铁1月8日起取消乘客测温
- 2023宁夏国际房车联展在银川开幕
- 香港与青岛两地画家同绘40米水彩长卷讲述“双城故事”
- 江西安义借“铝博会”助力铝型材及门窗产业转型升级
- 首都中外家庭共度国际家庭日 共享科学“家”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