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到更香的国产猪肉?,美味“密码”在这里
要论中国饭桌上的第一“肉”,猪肉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细软的纤维,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还含有较多肌间脂肪,让猪肉无论在煎炒炖熘,还是烹炸熬煮间,都能肉香满溢。
在猪肉食用史上,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是推动猪肉成为饭桌肉类之王的关键人物。苏东坡曾与佛学造诣极深的老朋友陈襄大侃:“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
到了明朝,民间食用猪肉更加普遍,皇宫大内的御膳房也出现了“烧猪肉、猪灌肠、猪臂肉、猪肉包子”等猪肉类食品。
中国是最早驯化野生猪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四川更是全国的养猪大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时至今日,“生产成本高、猪肉品质差”却一直是四川省生猪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围绕“产肉性状遗传和营养调控基础”开展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全球最主流、使用频次最高的猪基因组数据库资源,揭示了调控猪肉产量和品质的规律,取得了重大突破。
产肉性能与猪种基因大有关联
“目前,我国食用最广泛的猪肉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西方商业化的品种,还有一类就是我国地方品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金龙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解释道,每种猪品种不一样,毛色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产肉的性能也不一样。“针对包含国内外品种在内的10个代表性猪种,我们对基因组信息进行了描绘,相当于给这些猪的基因组解密。”
“这个数据库叫做Ensembl数据库,也是在生命研究科学领域全球公认度最高的数据库。我们在解析了10个代表性猪种的基因组信息之后,相关基因组数据也被收录进该数据库中。”金龙说,其所绘制的世界范围内产肉性能存在差异的10个代表性猪种基因组信息,已成为全球最主流、使用频次最高的猪基因组数据库资源。“Ensembl数据库中总共收录了全球科学家上传的13个猪种的基因组信息,而我们解析的基因组占到了这里面的10个。”
想要培育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必须要针对猪重要经济性状(比如产肉量、肉品质等)从基因的角度进行科学研究。金龙直言:“只有弄清楚这些基础,我们才能把理论注入实际的新品种培育上去。”
用时十年找到优良猪种“密码”
在研究成果中,金龙所在团队系统解析了影响不同猪种产肉性能差异的关键基因组变异;明确了43个重要候选基因影响产肉表型的分子机制,并从三维基因组和DNA甲基化等多个层面解析了其调控机理,为产肉性状遗传改良和营养调控提供了丰富的新靶点。
此外,该研究还明确了营养对64个产肉基因的调控作用,揭示了营养与基因互作调控猪肉产量和品质的规律,发现营养调控的阶段效应,明确了母子一体化营养的重要性。
金龙举例解释道,对猪种产肉的调控,除了明确基因组遗传信息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营养调控。“吃得好坏,吃什么种类,怎么吃,提供怎样的营养,实际上都会影响猪的产肉情况。”
猪的生长,一般取决于饲料、饲养条件以及防病治病,在64个产肉的基因受营养调控规律明确之后,研究团队还发现了在猪饲养过程中母子一体化营养的重要性。金龙说,明确了母子一体化营养的重要性,是说从母猪受孕之后,就需要有营养去干预了,否则小猪出生之后可能长不好。“根据产肉基因作用的规律,我们就能明确如何制定营养方案,充分发挥它的遗传潜力,让小猪长得更好。”
相关研究成果的得来,川农大畜牧学科用了十年,其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件,5篇代表性论文分别发表于《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Research》等高水平期刊。
实现国产高品质“猪肉自由”
掌握了良种猪的基因密码后,培育新的品种是团队即将开展的工作。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引进了大批国外优秀猪种,由于外种猪瘦肉率高、长得快的优点迎合了国内极大的市场需求,外种猪被大量繁殖,压榨了原本属于本土猪的生存空间,直接导致了十个左右本土猪品种的灭绝以及二三十个本土猪品种的濒临灭绝。
数据统计,作为世界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第一大国,2022年,中国生猪出栏7亿头,生猪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更与国民体质息息相关。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其实很明确,在了解这些基因如何对产肉性状进行影响之后,就可以将其应用于培育新的品种了。”金龙进一步解释道,理清了表型形成背后的基因理论基础,在培育新的品种时,就能清晰知道要达到目标,需要改变哪些基因。
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获悉,专家组评价认为,“构建了全球最主流、使用频次最高的猪基因组数据库资源”为我国生猪种业创新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为生猪“良种+良法”高效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畜牧学基础研究和学科发展,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的转化应用,将有力促进我省生猪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最终培育出能长得快,产肉性能高且肉品质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猪品种,是畜牧行业从业者特别是猪育种追求的终极目标。”金龙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截至11月末银行机构与187个企业和项目签订贷款合同共计287.11亿元
- 东巴文汉文合璧《创世纪》知识库发布 探索立体呈现少数民族文字
- 第十届沈阳卧龙湖冬捕季启幕 六大板块燃爆今冬
- 俄罗斯库尔斯克州遭袭后进入紧急状态!已致31人伤
- 历史峰值 春节期间哈市累计接待游客1009.3万人次
- 福州沉浸式实景文旅演出“出圈” 游客隧洞里感受闽都文化
- 今日芒种,穹宇壮阔,烟火正浓
- 中俄两国家庭在绥芬河共庆母亲节
- 非法排污?补种珊瑚607株!
- 京剧文化之旅特展将亮相服贸会 现场首发京剧主题智慧地图
- 广西靖西:百香果基地育苗忙 多举措保多方共赢
- 深江高铁全线首节段钢梁架设完成
- 境外低价游、免费游小心是个陷阱
- 湖南岳阳钱团间堤发生管涌险情:已成功封堵3处
-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 中芭明星首席邱芸庭等将倾情加盟第十三届“芭蕾创意工作坊”
- 拼开户更拼缴存 银行掀新一轮个人养老金客源战
- 印度突发列车脱轨事故 已致4人死60人伤
- 多地加大补贴力度 促进汽车以旧换新
- 广西法院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受理银行卡纠纷案11.49万件
- 热门推荐
-
-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多文版新书发布会举行
- 记者Vlog丨土耳其“粽子”东咸西甜
- 业界人士:滑雪行业发展需培养更多终身滑雪者
- 以员工“参股”规避劳动关系打错了法律算盘
- 26国高级官员厦门共研蓝色经济合作
- 多国专家将赴渝话“减抗” 会议成果将带上联合国大会
- 万里山河路 | 黄河岸边的金色画卷
- 非遗体验促交流 首都中外家庭共度国际家庭日
- “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展览正式开展
- (乡村行·看振兴)非遗腌菜走出国门 江西南昌做优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地水质长期保持Ⅱ类及以上
- 广西9条河流9个水文站出现超警洪水
- 从数据里读懂“中国信心” 高质量发展呈现万千气象
- 《新千里江山图 壮美陕西》入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 春节期间网络支付交易持续增长
- 近500支龙舟队挥桨竞渡 湖南怀化传统龙舟赛集中展现特色龙舟文化
- 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问题再次引发国际原子能机构会议关注
- 安徽马鞍山、芜湖、铜陵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 【中国那些事儿】南非记者:进博会为非洲企业搭建了展示产品的绝佳舞台
- “空气好得能卖钱”: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绿色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