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女品酒师:告别化妆品香水,跻身国家队
“千杯不醉”是大家对“白酒品评师”的惯常想象,但在日常生活中,来自甘肃省陇南市一酒业公司的85后女品酒师郭涛红、张娟却鲜少喝酒。
除此之外,她们不能吃腥、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还要告别化妆品、香水以及香味明显的洗发水,以便对自己的味觉、嗅觉进行保护。
生活“佛系”,与之相对的是工作中的“热血”:她们是公司品酒师中进步最快的年轻人——2020年,郭涛红在甘青宁三省品酒师大赛中摘得桂冠;张娟则在今年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从外行到内行,从业务小白到国家队的评委,靠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也靠“将不凡做成不凡”的信念。
郭涛红告诉记者,她是徽县本地人,所以选择在离家较近的酒厂工作,最早在办公室做文员,后来在酒库做保管。其间,对酒慢慢有了好奇心,2008年厂里选拔品酒师,她毫不犹豫报名参加。
张娟也不是科班出身。2007年,酒厂首次在兰州招聘,引进20名大学生,张娟是其中一员。早先在单位,她从事文职工作,两年后,“舌头‘阈值’比较广”的她以第一名成绩通过品酒师选拔。
不同于刻板印象中,“男性更适合品酒”认知,目前,该酒厂7名国家级品酒师中,女性占了4名。张娟分析,这与女性更严谨细致、细腻耐心有关。有国外研究显示,女性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嗅觉体验,以建设性和精确的方式对这些感官输入进行分类和命名。
然而,要将品酒作为职业,还要跨越重重挑战。入行后,两名年轻女孩才知道,白酒品评不仅靠天赋,还要靠经验。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微生物环境造就不同风格、不同香型的白酒,品酒师要多了解、多积累,借色泽、香气、口味、风格等进行综合判定。
品酒师还要对酿酒工艺有深入理解。她们一面熟记理论知识,一面在公司安排下,到车间从事生产工作,将制作白酒的各个步骤烂熟于心。公司还请了资历很深的师傅“传帮带”,同时送“苗子”去外面的专业培训机构、知名酒厂参观、学习,并购买了市面上几乎能见到的所有酒品,供大家品评。
取样、编号、眼观色、鼻闻香、口尝味,再一遍遍分析口感,揪出细微差别,反复记忆。遇到不懂得的知识,时刻翻看书本、找老师请教,直至熟记所品尝的每一杯酒的“前世今生”。之后,在本子上、电脑上以及脑海中建起一个“文件夹”,按特征将酒样归类。
每天都要品评四五十个酒样,有的还是酒精度达六七十度的原酒,“很有刺激性”,喝着喝着就会“鼻腔又疼又麻”;测评新产品,还要故意喝醉,模拟顾客的“醉酒反应”……两名西北女孩表现出少有的韧劲,咬牙克服种种困难。她们享受“抽丝剥茧”的快乐,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2020年,郭涛红、张娟参加国家级白酒评委考试。这在业内具有极高含金量,每5年评选一次,评审过程十分严格:参评选手要经过公司级、市级、省级层层海选,才能入围决赛。
决赛现场,考评又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实操侧重考察评酒能力,分3步进行:第一步是标香型,有5杯酒,可能是不同香型,也可能有重复香型;第二步是分质量,5杯酒出自同一系列、但品质参差,需要打分、写评语;第三步是重复试验,分两轮进行,第一轮上5个杯子,盛不同品质、不同品牌的酒,第二轮再上5杯白酒,其中有一杯与前一轮中的一杯相同,需要将相同酒样辨别出来。
“越往后越难,尤其是最后一关,不仅要记住前后两轮10杯酒各自的品质,还要在大脑里即使建档、挨个比对”,张娟心里很快就有了正确答案,她说,这份“肯定”,源于自信,自信则源于多年的坚持。
她们早已练就“绝活”,只是看、尝、闻,就能判断不同酒种的质量优劣、产自何方、酒精度几何。
同事们记得,一段时间,两个姑娘练习练到“着魔”,递给她们几杯水,她们都能“揪”出来是白开水、还是矿泉水、蒸馏水。
勤学苦练,让她们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在获得最高职业认证的同时,承担起更多工作任务——负责公司原酒验收定级、上市产品的酒体设计、出厂把关。
“获聘国家级白酒评委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能够为消费者酿制出一款适合的高品质美酒才是我一直的追求。”张娟说。
郭涛红则表示,顾客的选择,是对公司产品的信任,也是对公司产品质量的考验。作为掌握酒“密码”的品酒师,她们更应该以始终如一的“匠心坚守”,守护消费者的舌尖安全。
2019年,公司部门重组,郭涛红被任命为酒体一室主要负责人,有了更大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公司提出要对星级系列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品质的要求后,她第一个请缨,带领研发小组成员,将千百种基酒不断配比,推出更受市场欢迎的畅销产品。2022年,她被任命为公司研发部副主任,从技术型人才走向管理岗位。
郭涛红和张娟两人还变身老师收徒授课、以“评委”身份多次参与甘肃省及外省组织的白酒品评大赛、在多地策划了多场酒文化展销品鉴活动,在不断积累个人经验的同时,做酒文化的“推广大使”。她们盼望着,更多普通消费者在喝酒之余,更多了解中国白酒的历史、传承,以及隐含其间的礼仪、文化。
“品酒师不是一个神秘职业,只是将白酒的层层精彩和细节调配平衡。”郭涛红说,“这也如同人生,历经酸甜苦辣,回味悠久绵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旅游投诉中心揭牌成立
- 江西一“熊猫血”男童患溶血性贫血疾病 多方联合救治
- (新春走基层)四川绵竹:千人巡游让清代名画《迎春图》“动”起来
- “非遗广西”丛书新书发布 全方位展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与海共生 2023中国(霞浦)海洋文化摄影周开幕
- “小县城”藏着“大文物” 县级博物馆如何“突围”?
- 特鲁多证实加拿大军用直升机坠河事件致2人死亡
- (乡村行·看振兴)特色种植助振兴 太行山中小城胡萝卜铺就致富路
- 传承非遗文化 培育技能人才
- 山西加强汛期煤矿安全防范 全面开展汛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 首批试水9门课名额“秒光” 夜校里体验“新人生”
- “数字政府”助力政府职能转变 行业专家以“数”建言
- 俄央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上调经济增长预期
- 创新赋能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亮点多
- 携手向未来 2025上海香港联会年会在沪举行
- 2022中国(沈阳)韩国周暨“唯美食最西塔”中韩美食节启幕
- 12月10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0.9%
- 柬埔寨副首相考察西港特区建设:欢迎世界各国投资者
- 钟睒睒不建议长期喝绿瓶水!科普博主向市监局举报农夫山泉
- 江苏5月1日起入汛 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 热门推荐
-
- 新冠药物“供需两旺” 药企全力保供
- “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经贸与人文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第六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收官 名家同台共竞演绎经典佳作
- 失信者能“花钱修复”信用记录?不能,警惕欺诈
- 深耕“一带一路”新机遇 中国客车为“互联互通”提速
- 第100只破壳而出 濒危物种瓯江鼋迎来“重生”
- 中国万亿冰雪产业加快形成,新疆会成为新的增长极吗?
- 春节假期前三日北京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达22.8亿元
- 珠江流域维持防汛防台风、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如新曾润海:创新科研,为消费者提供悦享美丽与健康的解决方案
- (新春走基层)陕西榆林:秧歌“闹”新春 非遗显年味
- 各地创新暑期文化供给 文旅融合受欢迎
-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将迎来第25万名游客
- 山西公安开通高考、中考考生身份证制发“绿色通道”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
- 青海藏乡基层工作枝叶关情:助耄耋老者圆梦、救先心病孩童
- 灾害天气多发,如何保障”菜篮子”?
- 吉林与马来西亚沙巴州在多领域合作升温
- 广州警方通报多车碰撞事故:肇事司机已被控制
- 长三角“万亿城市”增至9个,占全国比重超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