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者能“花钱修复”信用记录?不能,警惕欺诈
郭子源/经济日报
“交钱,我帮你修复信用记录。”听到这句话,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相信还是警惕?近期,多地金融管理部门发布公告,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不法分子的“征信修复”骗局,防范个人信息泄露以及资金损失。
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钻了借款人“不了解征信知识又急于贷款”的空子。何为征信?“征”字,征集之意;“信”字,指的是信用或信用记录。所谓征信,就是专业化的征信机构,依法采集、保存、整理并提供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其本质是信用信息服务。目前,大部分信用信息归集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这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为商业银行、用户本人提供查询服务,为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其他法定用途提供有关信息服务。
信用记录是每个人的“第二身份证”。打开个人信用报告,你能看到两大类信息——你是谁、你的信用状况如何。前者包含了个人的基本信息,如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这些信息的主要生成路径是,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金融机构向系统上传信息。后者涵盖了多项信用历史记录,具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个人贷款信息,如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还款记录等;二是信用卡信息,如信用额度、还款记录等;三是为他人提供担保的信息,如担保金额、被担保人的实际贷款余额等。
建立征信体系的目的,是让守信者获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对于守信者来说,每一笔按时还款都将变成他的信用财富。拥有了信用财富,就具备了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信誉抵押物。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之所以愿意向小微企业主发放个人信用贷款,看重的往往不是住房、厂房等有形抵押物,而是良好的个人信用这一无形抵押物。同理,对于失信者来说,“失信记录”将成为其借款的阻碍。
失信者能否“花钱修复”自己的信用记录?不能。在相关法规文件中,“征信修复”概念从未出现。所谓的“征信修复”,是不法分子实施欺诈的幌子。消费者如果误入圈套,向不法分子支付高额费用,肯定会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一,个人信用记录并未得到修改;第二,不法分子卷款失联;第三,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倒卖,甚至“被贷款”“被负债”。
信用记录虽然无法通过花钱来“修复”,但可以通过良好的信用行为来“涵养”。这其中包含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借款人偶尔一次忘记还款,只要发现并及时还款,征信不受影响。目前多家商业银行采用的规则是,信用卡逾期三次才会影响征信。第二种情况,借款人没有按时还款且已影响征信,这时,只要借款人还清全部欠款、罚息,相关不良记录将在五年后被自动消除。
爱惜你我的“信用名片”,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养成科学的借贷习惯。不论消费还是借贷,都应坚持量入为出,不过度。借贷前,借款人要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贷款是用于必要开支还是炫耀式消费?如果用于必要开支,合理的借款金额是多少?我的还款能力如何?借贷后,借款人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使用贷款,切忌将资金挪用至非法套利领域,否则既要面临违法违规风险,又要承担无法按时还款等失信后果,得不偿失。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五一”小长假太铁创历史纪录 增开百趟客列助旅客出行
-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电网低碳绿色发展的“广西路径”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童车之都”崛起秘籍:“小童车”也有“硬功夫”
- 中国利用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
- 韩军方消息人士:朝鲜在韩朝非军事区“修建屏障”
- 中国驻印尼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招待会
- 海内外专家学者福建三明共论朱子文化传承
- 国家癌症中心: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稳步提升
- 江苏常州一企业发生粉尘爆炸致8死8伤
- 全国铁路6月15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5大类20家单位 上海启动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
- 商务部:望美方将“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等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
- 北京语言大学“跨文化论坛2022”举行 为国内外比较文学学者搭建交流平台
- 以色列军方要求加沙城110万居民在24小时内向南撤离
- 网商银行彭博:“每年新增用户中有80%是经营生产的首贷户”
- 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稳定增长
- 互助养老进行时:以“时间之约”让银发无忧
- 文献资料、手稿真迹等展现中医名家刘树农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 七夕节,聊聊不同国家的婚礼传统
- 拥抱大湾区
- 热门推荐
-
- 吉林栖息地保护成效显著 水鸟云集虎豹不断扩大领地
- 天津口岸首次开展矿产品保税转口贸易
- 程派经典京剧《陈三两爬堂》福州献演
- 外媒:特朗普团队人员推开国家公墓人员 美国陆军罕见表态
- 新闻观察: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深化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治理
- 安徽铜陵楼房坍塌事故现场:第二名失联人员被找到
- 外媒称爱尔兰或出现“最年轻”总理
- 山西大学生“村官”:防汛救灾冲锋在前 巾帼力量无惧风雨
- 2024年绥芬河中俄跨境自驾游首发团启程
- “孟中合作前景令人期待”——记孟加拉国商业、贸易和投资峰会
- 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蝶变见闻
- 刘畊宏的毽子操为啥“火了”?
- (聚焦博鳌)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海南元素很“出彩”
-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巡展至天津美院
- 宁夏社会福利院职业技能训练基地启用 助力精神障碍患者重启新生活
- 贾玲亮相上海路演 “重量不在,笑容依旧”
- 鲁台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共话新动能共谋新发展
- 克里米亚地区领导人遭“暗杀”?俄联邦安全局:已挫败
- 报告:重庆市中心城区2023年新增城市道路里程266.2公里
- 援外医疗题材剧海南拍摄中,核心场景“麦乐村”首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