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明日开启 这份赶考指南要注意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韦香惠)2023年高考将于6月7日正式开启。据教育部网站信息,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高考大幕即将开启,多地发布的一些考前注意事项,值得考生和家长关注。
这些物品严禁带入考场
6月4日,教育部在其官网发布高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考生: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高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高考期间,全国各地学子将在标准化考场、全程视频监控下为梦想拼搏,在考试结束后,考场视频录像也会进行集中回放审看,确定每一名考生有无违规违纪行为。
6月1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发布考前提示,考试当天,考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进入考点。今年高考将采取进入考点和考场两次安检。考生不将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带入考点,同时尽量不携带非必要的金属物品(如首饰等)。
今年,不少省份在考点首次配备使用智能安检门。广东省所有考点将全面采用“2+1”入场安检模式,考生进入考场须经过“两次金属探测仪+一次智能安检门”检测。
福建省实行“1+1”安检方式,即所有考生进入考点时,接受智能安检门检查无异常后,方可进入考点。在考生进入考场前,考生需接受金属探测仪检查,确保把手机、手表、电子手环、无线耳机等电子通信设备拦在考点考场之外。
多地明确考场防疫事项
5月26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文提到,考生于考前3天起自主开展健康监测,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应立即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主动联系考点所在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备,按照相关要求在考点备用考场参加考试。考试当日或考试期间出现可疑症状的,现场进行抗原检测,检测为阳性的考生将安排在备用考场参加考试。备用考场考生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据《福建日报》6月2日报道,按照“乙类乙管”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2023年高考坚持科学精准防疫,明确高考考试期间,佩戴口罩的考生在接受身份核验时应摘下口罩,以确保顺利进行身份验证。考生若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前须将自备口罩放在考场外“非考试物品暂放处”,不得带入考场。入场后确有需要的,可向监考员提出申请,由考场提供。
如果高考之前感染新冠怎么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胡洋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要尽量服用副反应较小的药物,避免因服药副反应影响高考成绩,原则是尽量服用以前服用过且未出现副反应的相关药物。要避免选择有嗜睡作用的感冒药,有些感冒药含有抗过敏成分,如扑尔敏等可能诱发嗜睡,可能对考生产生影响,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药物时需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对于考前失眠焦虑等问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范滕滕向中新网表示,考生应保持和平时一样的作息规律,不要因为高考临时调整。同时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包括安静的周边,舒适的床上用品,适宜的温度、湿度等。如果考前比较焦虑难以睡着,可躺在床上做腹式呼吸,放松身心,这样更易于入睡。
高考期间天气情况要注意
6月5日,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浙江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贵州北部等地在高考期间将有明显降雨现身,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分散的大雨,并同时伴有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有路面积水的风险,考生和家长需根据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临近预报预警信息,合理规划赴考时间和路线,避免影响考试。
预计6月7日至9日,北方高温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展,华北、黄淮北部以及西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将达35℃或以上。
大城市中,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都可能有高温现身,当地公众需关注临近预报,及时做好防晒防暑工作,高考考生和家长也需及时补充水分,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在户外,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北京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86.8%
- 重庆合川:以“统战+”模式 探索基层统战组织建设新路径
- 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访南港 探望遇害女童家属
- “新时代粤商提升工程”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广州举行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技术区三平厂房与回转场坪工程开工
- 浙港两地谋现代服务业合作共赢 签约20对项目超60亿元
- 俄罗斯经济学家:中国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地评线】天府评论:中国经济半年报增强信心与力量
- 《三体》影视化,究竟难在哪?
- 三峡船闸船舶通过量突破100万艘次
- 数字化赋能 专家学者山西太原共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多地医院约谈供应商!医药购销腐败引关注
- 政策暖风再吹 京沪楼市现“热周末”
- 美国圣迭戈动物园举行大熊猫新馆开馆仪式
- 安徽助力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
- 加皇家骑警与美FBI称挫败大规模恐袭计划 加方逮捕一男子
- 普拉博沃当选印尼总统 新政府或全力拼经济
- 未来三天陕甘宁等地有强降雨 南方酷热天气持续
- 山西泽州公安捣毁一跨区域吸贩毒网络 涉案45人
- 星纪魅族举办 AI 生态发布会,全场景 AI 生态蓝图加速呈现
- 热门推荐
-
- 数读中国 | 聚焦1.25亿跨省流动人口就医结算需求 今年以来取得这些新进展
- 42位华裔青年走进侨乡保山 加强合作实现双赢
- 2023年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3.65%
- (经济观察)海南自贸港外贸持续走强 进出口产品有“新”意
- 尤努斯将领导孟加拉国临时政府
- 巴西圣卡塔琳娜州官员盼再续“熊猫缘”
- 发展“半城郊型”经济新路 河北正定塔元庄村把“流量”变“留量”
- 吉林四平:一网感知态势“数字四平”助力城市治理变“智理”
- 纽约街头发生多起随机袭击事件 路人被当街刺伤
- 广东187个镇街遭遇强降雨
- 大连新增世界级“生态名片”——碧水青山 候鸟翔集
- 华南理工大学新增3个本科专业
- 报告称美国校园暴力和安全问题恶化 更多学生受到威胁
- “中国赛马之乡”贵州三都:“马背上的较量” 让民族文化融入生活
- 智利大火蔓延已致99人遇难 总统宣布:全国哀悼两天
- 第五轮!哈马斯和以色列继续交换被扣押人员
- 安徽局部或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 国庆假期新疆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首破百万人次
- 张家界“六月六”泼嗨盛夏 156米“最长泼水龙”亮相
- 呼吸道传染病高峰来了?“网红药方”靠谱吗?专家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