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
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健康焦点)
“提到山楂,大家会想到什么?”
“谁吃过大山楂丸?”
“大山楂丸配方里的山楂、六神曲、麦芽,哪味是主药?”
5月11日,北京市人大附中中医教室,一堂制作大山楂丸的中医选修实践课正在进行。大山楂丸是一种中药丸剂,主要功能是消食化滞、调和脾胃。同学们在认真观看大山楂丸制作视频后,便开始分小组制作。他们将事先调配好的药粉按比例加入,随后将熬好的蜂蜜倒入盆内,接着将粉团揉搓均匀至表面光滑,再将其放入模具中……在教师徐立的指导帮助下,一颗颗大山楂丸很快成型了。
《“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校园活动。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积极鼓励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让中医药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沉浸式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自信
人大附中有不少中医药文化课程,包括制作大山楂丸、制作香囊、品茶饮等,都是经过授课团队长期打磨而成。制作大山楂丸本身并非一件难事,但如何向学生传递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却需要反复提炼。
“通过制作大山楂丸,同学们熟悉了大山楂丸的成分和功能。更重要的是,必须讲清楚中药的配伍原则,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这才是课程的核心。”徐立说,让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大山楂丸的制作过程,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在人大附中中医教室里,不仅有“字里藏医”“节气养生”“道地药材”等中医药漫画、节气知识等内容,还有中医药小游戏、体验互动等项目。药柜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类药材样品,并贴上了标签。
人大附中团委书记孙京菊介绍,学校开设了中医基础与保健常识等中医药文化相关课程,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包括选修课、综合实践课、研修课等,参加中医课程的学生达4000多人次。
开设实践课程、开辟百草园、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健康知识云答题……目前,各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的“榆香本草园”,艾草、薄荷、藿香、桔梗等11种中草药茁壮成长,荆芥、鼠尾草、丹参等相继开花。同学们还设计制作了标签,介绍中草药的名称、特征、习性和药用价值等。
“这是芍药,这是白芷……”江西省南昌市胡家小学五年级学生陈汪伟,参加了两年的中医药社团,已经认识100多种中草药,学会了制香、做香包等技艺。胡家小学校长方丽媛介绍,学校设立了两个中医药社团,有近百名学生参加。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中医药基本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说,希望通过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发挥中医药文化在教书育人中的独特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自信。
结合中小学生需求特点,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内容质量和效果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谁来教、教什么”是绕不开的话题。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办公室主任袁学勤说,师资和内容是两个关键要素,要建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长效机制,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师资培训,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园中医药文化传播师资队伍,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容质量和效果,确保专业性,兼顾趣味性。
近年来,各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师资培训,壮大中医药文化传播人员队伍。
北京市海淀区组织中小学校教师参加中医药文化传播暨进校园师资培训考核,为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江西中医药大学定期举办全省中小学教师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培训班,并通过一个院校对接一所中小学校,引领大学生为中小学校组织、策划中医药文化活动。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碟子湖学校副校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负责人陈艳告诉记者,起初学校邀请一些中医师来给学生上课,但由于中医药理论深奥,学生听不懂,所以不太感兴趣。陈艳说:“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目的不是培养中医药人才,而是培养学生们对中医药的兴趣。”因此,学校从2021年开始培训自己的中医药老师。在教学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设计课程,把中医药知识更多地融入生活。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在胡家小学中医药馆,20余名学生正跟着熊春弟老师背诵歌诀,了解药食汤剂。熊老师介绍,这是胡家小学每周二和周四下午的固定社团活动,课程内容、上课方式根据学生年龄来设计,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人大附中教学团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设计了课前问卷、课堂学习单、课后调查等环节。通过问卷分析和教学评估,让教学团队不断丰富课程内容。
彰显中医药文化魅力,在全社会营造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更加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更加注重适应中小学的普遍需求,采取“活动模板+若干物料+自主组织”的方式,带动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
在2021年冬至和2022年端午节前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组织策划了“听仲景故事,品中医智慧,做冬至美食”和“端午艾草香,关注眼健康”等主题日活动,向参与学校提供活动方案和资料,包括云游医圣祠等文化场馆视频、中医药文创手工物料等,累计吸引了750余所中小学25万多人参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师生开始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了。我们希望增强文化育人功能,将中医药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中小学生。”袁学勤说。
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朱卫丰认为,应将中医药文化系统地融入中小学教材和课程。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精选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和养生保健常识,如中医药典故、健康养生、本草文化等,分阶段、有计划地融入教材和课程,并与生理卫生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有机结合。
陈艳说,可以在大型校园活动中植入中医药元素,让更多家长了解关注中医药文化。例如,在学校举办的风筝艺术节活动中,学生们用中药材拼贴风筝造型,营造了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了中医药文化在学生家长中的认可度。
方丽媛认为,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宣传中医药文化,尤其是面向青少年传播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在全社会营造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人民日报 记者 杨彦帆 杨颜菲)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藏定日6.8级地震:地貌类型及土壤特点放大了破坏效应
- 中国制造企业“出海”新故事:向“高处”发展新质生产力
- 国家医保局:排查虚开发票“一药双价”等问题
- 2024新能源及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鄂尔多斯开幕
- 冬季上火感冒 您吃对药了吗?
- 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 山西太原财政出资给个体工商户“上保险” 预计实施3年
- 美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建议对国务卿布林肯提起藐视国会指控
- 美国会就解决童工问题陷入党派斗争 议员批美政府卸责甩锅
- 嘀嗒出租车智慧出行星级体系如何助力各地出租车服务提质增效?
- 票价太贵、不提供3D眼镜……看个电影咋引起这么多吐槽
- 第11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福建漳州举行
- 江苏睢宁大学生创业:一人致富众人跟,众人跟进共同富
- 国际识局:敦促乌克兰加入北约?欧洲议会这一决议不寻常!
- “2024年世界青年看福建”在漳州启动
- 非遗传承人周丛军:一把修脚刀 四代传承人
- 虹桥商务区采取五方面措施为企业搭建“走出去”平台
- 中国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 蓝皮书:预计2024年国际油价运行在每桶70-85美元
- 西藏山南:冰川上的第332次巡逻
- 热门推荐
-
- 消博会上的专属定制带来生活“小确幸”
- 江苏私企和个体工商户超千万家 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 俄副外长:俄美关系处于极低点情况下,美方有意维持其驻俄使馆工作
- 亚洲制造业PMI连续11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 外国青年学生在华迎“国际中文日”:希望再来中国
- 从原材料大省到新材料强省,甘肃科创如何“老树发新芽”?
- 央行开展37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夏季锻炼 谨防运动性中暑
- 南美白对虾“定居”黄河边 山西永济盐碱地变“聚宝盆”
- 年轻观众为何偏爱纪录片
- 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锐财经)
- 盐碱地成“聚宝盆” 山西天镇“稻蟹共生”探索立体生态养殖
- 因“膀胱急症”,美防长奥斯汀再被送医接受治疗
- 岸田内阁支持率大跌创新低 日媒:已进入“危险水域”
- 湖北神农架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增加217种
- 京杭大运河解台船闸一号闸停航大修 二号闸单闸运行
- 99对老夫妻携手走过50春秋
- 中国电影科技:回望千山路 前行万里春
- 日民间人士:很多人对掠夺中国文物历史无知,作为日本人很羞愧
- 以色列军方称哈马斯无法被消灭 以总理办公室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