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多地“官宣”入夏 “清凉经济”走俏
中新社南京6月1日电 (记者 朱晓颖)连日来苏浙沪气温节节攀升,多城先后“官宣”入夏,由此带热长三角“清凉经济”。消暑类家电、家居用品等清凉商品走俏,清凉游、消暑游升温,亲子游、水上游等玩法被“遛娃”家庭相互推荐。
随着气温走高,风扇、冰箱、空调等制冷降温类电器,冰袖、防晒服、墨镜、遮阳帽、遮阳伞等防晒“无死角”商品,以及女士防晒膏、男士防晒喷雾、婴儿防晒霜等护肤品,在各电商平台搜索下单热度上升。
海底世界、水族馆等清凉场馆客流涌动,环湖亲子骑行、帆船夏令营、溯溪漂流、海洋公园等户外亲子产品预订量同比大幅上升。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苏浙沪含水上项目的景点的浏览热度环比增长近200%,水上乐园陆续进入营业高峰,“畅快玩水榜”“刺激漂流榜”等“打卡”热度高。
食客餐桌上,小龙虾配啤酒频繁现身,啤酒、卤味、小龙虾、凉皮、凉粉、凉面等夜宵小吃销量攀升。冰激凌、雪糍、凉糕等冷饮甜品,西瓜、荔枝等消暑水果占据了新零售店面的“封面”。
“从华东区域看,近期解暑水果销量大涨,瓜类、果切消费量同比增长210%。从长三角区域看,南京横溪小兰西瓜、句容丁庄葡萄、无锡水蜜桃、苏州白玉枇杷等爽口果类销量走俏。”盒马有关负责人向中新社记者介绍。
各地入夏后,凉风习习的夜晚成民众休闲出游的高峰时段,长三角各地打造了多元的“夜经济”场景。江苏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处长卞益斌表示,近期该省商务系统联动了45个夜间消费集聚区,以夜游、夜秀、夜宿、夜购、夜娱等消费业态,促进民众夜间凉爽消费。(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AI眼中的中国|当人类月球日遇到中国古诗词
- 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背后的多重智慧
- 除了食粥,腊八节还有什么别的习俗?
- 百年酒厂变身全天候开放街区
- 注意防暑降温!四川15市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播撒中非友谊种子的非洲“英雄”
- 高温除了要补水 也别忘了补钙
- 黑龙江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从耕到收全覆盖
- 12月4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助力2400多万户经营主体以承诺方式取得许可或修复信用
- “七彩云南·相约台湾”主题歌曲《云台谣》发布
- 红土地上振兴路:蔬菜大棚摇身变成“聚宝棚”
- 中国政府友谊奖最年轻获得者:我是老外,但我不见外 | 世界观
- 商务部:壮大新型消费,打造消费新的增长点
- 日媒:福岛核事故12年后 废弃物处理问题依然棘手
- 贵州桥梁 总是在刷新“世界纪录”
- 蔬菜价格明显回落 多措并举拎稳“菜篮子”
- 今年以来经横琴口岸出入境客流超710万人次
- 广州考古发现两汉等各时期古墓葬148座
- 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不断完善国际收支统计方法
- 热门推荐
-
- 姓氏文化为桥 两岸同胞福建福鼎叙亲缘
- “冷资源”变“热产业” 冰雪消费持续升温
- 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新高 全球市场对接“中国制造”
- 技术突破!82.7%,我国盐碱地油菜创高产新纪录
- 《大圣归来》导演新作《深海》来袭
- 央行官员:将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实体经济融资条件会更宽松
- 新疆图木舒克冬小麦返青 春季田管有序展开
- 中国(东莞)——新加坡高层次人才交流峰会举行
- (走进中国乡村)新业态焕新广西百年古村 海内外游客掀“打卡”潮
- 世卫总干事:加沙北部已无正常运转医院
- 北京“丽泽×首都商务新区”建设国际消费体验区 打造文旅新地标
- 中国葡萄酒产区首次亮相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节活动
- 京台共话基础教育:盼持续深化交流合作
- 联合国机构:加沙地带上百名新生儿面临生命危险
- “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领衔话剧《金锁记》将重回北京老舍戏剧节
- 第五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2023(癸卯)年大禹诞辰祭祀典礼在四川北川举行
- “端午”假期运输即将开启 铁路部门准备就绪
- 国内首创DSC通信分集接收系统投入使用
- 知否,知否?刷爆网络的“网红”花海了解下
- 中新健康丨从塞内加尔归来的援外医生:为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